金融衍生品复杂性与商业银行绩效:抑制还是提升
——来自16家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
2022-06-26葛世泽
葛世泽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2488)
1 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交易者、做市商,其衍生品使用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区别于一般的上市公司,商业银行需要使用种类繁多的衍生品组合,使得衍生品的使用具有更高的复杂性[1],具体来说,商业银行衍生品复杂性不仅体现在衍生品数量、种类繁多,还体现在复杂的会计处理方式。许多学者对于商业银行的衍生品复杂性进行了研究,如郭飞等(2018)[2]发现衍生品复杂性的增强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的审计费用,并在经济复杂性及会计复杂性方面都呈现相同的结论。
另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也是学者们重要的研究方向。如燕红忠等(2022)[3]认为,银行的所有制结构会对其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国有银行低于非国有银行;孙红梅等(2021)[4]研究发现,银行的绿色业务对于其当期经营绩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另外,周月书等(2021)[5]发现,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银行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无论是从银行治理出发还是其他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围绕银行绩效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对于指导银行经营实践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银行衍生品复杂性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对自身的经营绩效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文以16家大型上市银行2007—2020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衍生品的复杂性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2 理论分析与假设
2.1 衍生品会计复杂性与银行绩效
银行金融衍生品的会计复杂性具体表现为其复杂的会计处理方式。套期会计处理大致分为现金流量套期及公允价值套期两种。在将套期衍生品计入财务报表时,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在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裁量权:一是关于套期会计与非套期的判断,二是关于套期有效部分和无效部分的判断。而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套期衍生品的处理并不完全由其经济意义决定,需要参考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行判断,而这需要依赖于管理层的预期。并且,选取不同种的套期会计处理方式,对于有效套期部分和无效套期部分的处理不尽相同,不同路径将影响当期损益。如郭飞等(2018)证明,衍生品复杂性越高,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高。因此,相比一般的非套期衍生品,当银行较多采用套期会计处理时,拥有较大的裁量权。综上所述,复杂的套期会计处理方式可能为银行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一定空间。因此,提出了以下假设:
H1:相比于衍生品会计复杂性较低的银行,复杂性高的银行经营绩效较好。
2.2 衍生品经济复杂性与银行绩效
相比于衍生品会计复杂性,其经济复杂性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单个衍生品及众多衍生品的组合上。首先,从单个衍生品来看。其经济价值多依赖于底层资产,而银行较多使用非标准化的场外衍生品,其底层资产透明度较低,复杂程度较高。其次,对于整体衍生品的使用来说,繁多的衍生品种类会使得不确定的信息较多,复杂的结构型衍生品组合会大大增加其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6]。而审计师往往难以对多种复杂的衍生品信息进行严谨、准确的审查。一是因为对衍生品业务往往不够熟悉,二是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同时如Bushman R et al(2004)[7]发现,衍生品复杂性的提升能够加剧道德风险的产生。综上所述,较高的衍生品经济复杂性能够扩大银行操纵利润的空间,因此本文做出以下假设:
“在实行的过程中,按照一步步执行,不仅能够对风险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实施和执行,同时对降低风险发生率有重大作用和价值。”沈崇德坦称,这就是医院创新性地在医院后勤安全管理中引入“澳新风险管理标准”的最初考量。
H2:相比于衍生品经济复杂性较低的银行,经济复杂性较高的银行经营绩效较好。
3 研究设计
3.1 变量的选择与计算
本文以我国16家大型商业银行2007—2020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剔除了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并对主要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Winsorize处理,最终共筛选出224个样本。本文相关的衍生品复杂性数据均由手工搜索年报整理而成,其他基本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3.2 变量选取
3.2.1 被解释变量
参考张晖等(2021)[8]的做法,选取ROA作为银行经营绩效的代理指标。该指标能够较为精确地衡量银行每期的经营绩效。
3.2.2 解释变量
参考郭飞等[2]对于衍生品复杂性的定义方法,本文分别对会计复杂性及经济复杂性做出以下定义:
(1)衍生品会计复杂性
本文引入计量复杂性等级(AT)作为衍生品会计复杂性的代理变量。银行使用套期会计的种类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净投资套期及非套期衍生品。而使用套期会计则会增加当期银行衍生品的会计复杂性。因此,若银行在当期年报中披露了公允价值、现金流量、净投资套期会计的使用,则赋值为1,反之则为0。
(2)衍生品经济复杂性
区别于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所有大型商业银行均涉及衍生品业务,因此利用哑变量定义衍生品性质的做法并不适用于商业银行。所以,本文以金融衍生品数量作为衍生品经济复杂性的代理变量,包括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外汇期权、外汇期货、利率远期、利率掉期和其他衍生品等。并将样本按年度以中位数为标准进行划分,若银行使用的衍生品数量大于当期中位数,则赋值为1,反之则为0。
3.2.3 控制变量
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银行运营两个方面选取了控制变量。在宏观方面,GDP增速(GDP)及广义货币供给(M2grow)可较好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在银行方面,选取了资产规模(SIZE)、净息差(NIM)、贷款规模(LOAN)、拨备前利润(EBTP)、不良贷款比率(NPL)、资本充足率(CAR)来反映银行运营活动。
3.3 模型设定
3.3.1 衍生品会计复杂性与银行绩效
其中,ROA为银行绩效的代理指标,AT衡量衍生品的会计复杂性,其余为控制变量。同时,因样本时间跨度较长,本模型对时间进行了控制。
3.3.2 衍生品经济复杂性与银行绩效
类似于以上模型,ECO为衍生品经济复杂性的代理指标,其余为控制变量。模型同样对时间效应进行了控制。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银行绩效(ROA)的最大值为0.015,最小值为0.005,均值为0.011,说明银行业总资产收益率并不是很高,并且银行盈利能力之间具有一定区别。衍生品会计复杂性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均值为0.477,说明仍然有超过一半的银行没有使用现金流量套期、公允价值套期等复杂的衍生品会计准则;衍生品经济复杂性(ECO)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均值为0.442。净息差(NIM)的均值为0.024,标准差为0.004;贷款规模(LOAN)的均值为0.504,标准差为0.071;银行规模(SIZE)的均值为28.84,标准差为1.284;拨备前利润(EBTP)的均值为0.0189,标准差为0.005;不良贷款率(NPL)的均值为0.013,标准差为0.006。
4.2 基准回归:衍生品复杂性与商业银行绩效
由表1回归结果可知,会计复杂性(AT)的系数为0.000632,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结果表明,银行衍生品的会计复杂性越高,其经营绩效越好,二者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证实了上文的假设H1。可能的原因是,复杂的套期会计处理方式为银行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空间,并且这种操纵利润的方式难以被内、外部审计核查发现,具有隐秘性。因此,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品会计复杂性,进而进行一定程度的利润操纵,提升了自己的经营绩效。
表1 衍生品复杂性与银行经营绩效基准回归
另外,经济复杂性(ECO)的系数为0.000586,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银行衍生品经济复杂性的提高确实有利于提升其自身的经营绩效,同时也证明了假设H2的成立。可能的原因是,当银行使用衍生品数量较多时,其标的的基础资产十分复杂,不确定性较高;并且银行大多使用非标准化的场外衍生品,拥有一定裁量权。因此经济复杂性越高,越有利于银行进行盈余管理,进而提升自身经营绩效。
5 稳健性检验
5.1 运用子样本进行检验
因国有四大行具有极强的政治关联背景,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本文将国有四大行样本剔除后利用所得到的子样本再次进行回归,主要结果保持不变。
同时,重大事件的冲击也会对大型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剔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样本数据,并对剩余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发现,金融衍生品经济复杂性、会计复杂性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未发生明显改变。
5.2 增加控制变量
进一步考虑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增加可以影响银行绩效的因素,如银行存贷比以及股权制衡程度加入模型,进行回归,所得主要结论仍与基准回归相符,表明模型较为稳健。
6 结语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政府监管部门理应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及其会计准则加强监管审查,严格规范各银行衍生品的使用规模及用途。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衍生品的专业化会计处理方式,提升信息透明度。但是,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应适度推进衍生品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功能。
(2)对银行自身经营活动来说,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控。从巴林银行倒闭到中信泰富累计期权遭受巨亏,再到中行“原油宝”穿仓事件,不断为衍生品的审慎交易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应当合理利用衍生品会计准则,规范调节利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在经济复杂性方面,应合理使用衍生品组合,及时对产生的风险敞口进行对冲,不断加强套期保值等业务的风险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