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功能四项指标检测用于胃溃疡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2022-06-26张明飞陈清逸黄素云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518118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4期
关键词:胃泌素瘢痕胃溃疡

张明飞,陈清逸,黄素云(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118)

胃溃疡指的是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1]。研究表明,胃溃疡的发生于遗传、饮食、生活环境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现骨干,且近年来,本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患者常胃部疼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部分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等并发症,且存在一定癌变风险,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至关重要。胃功能四项中PGI、PGII、PGI/PGII及G-17测定,通过血液生化检验从而评估胃的消化功能,且作为一种新兴、无创的检验方法,其可避免传统检查方法的不利因素,已在临床胃肠疾病诊断中广泛应用。胃蛋白酶原是由胃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前体,包括PGI、PGII两个亚群,研究发现,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PGI、PGII水平将发生改变[3]。G-17是胃窦部合成并分泌的一种激素,已有研究证实其在胃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但目前有关胃功能四项指标测定用于胃溃疡临床治疗预后评估研究较少。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常见胃功能四项指标监测用于胃溃疡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5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22~65(47.61±8.18)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4.25±2.01)年;其中根据畸田隆夫制定的分期标准分为活动期52例、愈合期63例、瘢痕期35例。另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5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21~63(46.07±7.1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观察组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参照《内科学》[5]中胃溃疡相关诊断标准确诊;(2)存在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疼痛;(3)可接受胃镜检查;(4)近1个月内无抗菌药物治疗史、无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治疗史;(5)患者自愿参与,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多发性溃疡或复合溃疡;(2)消化道大出血者;(3)合并慢性肝炎、肝硬化、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者;(4)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家族史者;(5)肝肾功能异常者;(6)存在严重的听力、视力障碍或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7)既往酒精、成瘾类药物使用史者;(8)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9)同期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

1.3 方法 受试者均于晨起后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待血液凝固后,以300 r/min速度充分离心15 min,然后分离血清,并采用MAGLUMI X8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PGI/PGII)、胃泌素17(G-17)水平,并使用配套胃蛋白酶原I测测定试剂盒(生产批号095210111)、胃蛋白酶原II测定试剂盒(生产批号096210111);胃泌素17测定试剂盒(生产批号111200411),严格按照试剂盒内附说明书进行操作。注意冻结血清标本融解后,蛋白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匀,需要上下颠倒几次充分混匀,注意混合时避免空气接触,浑浊或有沉淀的标本应先过滤,澄清后再进行监测。

1.4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健康对照组与胃溃疡组血清PGI、PGII、PGI/PGII及G17水平;比较不同分期(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胃溃疡患者血清PGI、PGII、PGI/PGII及G17水平。胃溃疡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PGI、PGII、PGI/PGII及G17水平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功能四项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PGI、PGI/PGI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GII、G-17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功能四项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胃功能四项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 n 150 150 PGI(ng/ml)49.69±6.98 86.99±12.08 32.744<0.01 PGII(ng/ml)17.62±8.45 5.62±2.04 16.907<0.01 PGI/PGII 2.86±1.18 9.27±2.71 26.560<0.01 G-17(pmol/L)10.51±3.98 4.35±1.05 18.329<0.01

2.2 不同分期胃溃疡患者胃功能四项指标水平比较 活动期患者血清PGI、PGI/PGII水平明显低于愈合期、瘢痕期患者,PGII、G-17水平明显高于愈合期、瘢痕期患者,且愈合期患者血清PGI、PGI/PGII水平较瘢痕期患者低,PGII、G-17水平较瘢痕期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分期胃溃疡患者胃功能四项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分期胃溃疡患者胃功能四项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活动期组比较,*:P<0.05;与愈合期比较,#:P<0.05。

分期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n 52 63 35 PGI(ng/ml)30.05±5.04 43.18±4.86*58.39±6.34*#PGII(ng/ml)25.88±8.97 16.86±7.61*9.01±2.37*#PGI/PGII 1.35±0.62 2.92±1.02*5.99±1.56*#G-17(pmol/L)12.87±3.58 7.05±1.99*5.96±2.37*#

2.3 观察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胃功能四项指标变化 经系统治疗后,患者血清PGI、PGII、PGI/PGII及G-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胃功能四项指标变化(±s)

表3 观察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胃功能四项指标变化(±s)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 P n 150 150 PGI(ng/ml)49.69±6.98 72.69±8.71 25.237<0.01 PGII(ng/ml)17.62±8.45 10.88±5.98 7.974<0.01 PGI/PGII 2.86±1.18 5.21±2.99 8.954<0.01 G-17(pmol/L)10.51±3.98 6.82±2.87 9.210<0.01

3 讨论

胃溃疡作为临床常见病,其存在胃镜及黏膜活检是目前确诊胃溃疡的首选方法,其可明确疾病病变位置、分期及良恶性鉴别,且对于合并出血者还能进行止血,但该检查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由于胃的形状特殊,胃镜观察时存在盲区,造成检查的局限性,加之胃镜检查时,镜身需要从口腔插入,经咽喉部进入食管及胃内,对咽喉产生的刺激,给患者身体上造成一定痛苦,加之胃镜检查费用昂贵。X线钡餐监测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只能对疾病进行定位诊断,即明确病变部位,而无法进行定性诊断,即无法了解病变情况以及为何种性质的病变[6-8]。血清学检查作为一种操作便捷、无创、价格低廉的一种筛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各类疾病早期诊断中。目前,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胃泌素水平测定作为胃部疾病早期血清学筛查指标已得到临床认可,其能够间接反映胃粘膜损伤情况[9-12]。

根据生化及免疫活性特征的差异将胃蛋白酶原分PGI、PGII两种亚型,其中,PGI是唯一由胃粘膜腺体合成分泌的,PGII是除了胃黏膜腺体分泌外,胃窦、十二指肠Brunner腺均可分泌,且不同的阶段其分泌量也存在差异性。因此血清PGI、PGII水平可反应胃粘膜腺体及细胞数量,同时间接反映胃粘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研究认为,PGI可用于评估胃酸分泌能力,当胃酸分泌降低时,PGI分泌减少;PGII的存在会促进胃酸分泌[13]。胃泌素是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其与胃酸分泌也存在密切关联,其具有促进胃酸分泌、胃肠道粘膜生长、调节食管括约肌的作用,继而发挥调节消化道功能,维持消化道结构的完整的作用[14]。胃泌素的释放主要依赖胃肠激素及胃肠腔内因素,临床通过检测胃泌素水平来判断胃肠黏膜功能情况,胃泌素偏高多与胃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15]。而人体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胃泌素95%以上是α-酰胺化胃泌素,其中80%以上是G-17,其可经胃窦腺体分泌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是G细胞功能的一种特殊生物学标志。既往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I、PGI/PGII明显较健康人群低,而血清PGII、G17水平较健康人群高[16]。结合本次研究,观察组血清PGI、PGI/PGI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GII、G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活动期患者血清PGI、PGI/PGII水平明显低于愈合期、瘢痕期患者,PGII、G17水平明显高于愈合期、瘢痕期患者,且愈合期患者血清PGI、PGI/PGII水平较瘢痕期患者低,PGII、G17水平较瘢痕期患者高(P<0.05)。本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均提示胃溃疡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胃功能四项指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本结果中,150例胃溃疡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血清PGI、PGII、PGI/PGII及G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初步说明,可将血清PGI、PGII、PGI/PGII及G17指标检测作为评估胃溃疡预后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综上所述,胃功能四项指标水平与胃溃疡疾病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能够作为评估患者疾病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且目前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其价值逐渐被了解,但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充足,加之目前缺乏明确的标准,大多数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单一一种疾病研究尚,故需在往后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选取更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猜你喜欢

胃泌素瘢痕胃溃疡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怎样治疗和护理胃溃疡?
吸烟对胃溃疡患者有什么危害
“胃溃疡”反复发作警惕胃泌素瘤
胃泌素-17 无创检测胃部疾病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
手术治疗胃溃疡90例临床疗效观察
健脾益气方对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大鼠血清GASEGF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