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接受视角下高中现代散文教学研究

2022-06-26李婧斐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

李婧斐

摘要:散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主要聚焦在散文教学,而现代散文一直是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体,现代散文语言风格唯美,感情充沛,形散而神不散,通过学习教材中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目前的现代散文教学还存在着文本解读浅显,学生接受困难等问题,因此文章基于文学接受理论,对高中现代散文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文学接受理论;现代散文;教学

引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现代散文是各类文体中的教学难点,也是高考中阅读理解的重要内容,不容易把握。前人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文学接受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但是基于文学接受理论研究高中现代散文的文章较少。因此文章从文学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立足于文学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审美体验”理论进行研究,探究了文学接受理论在高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文学接受理论与高中现代散文的概念界定

(一)文学接受理论

文学接受作为一种实践性的阅读活动,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具体化过程,是由读者、作品、作者等主要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结构关系。文学的阅读欣赏使得潜在的作品成为现实的作品,展现出活生生的艺术世界,从而凸显文学的真、善、美的价值,发挥文学的重要作用。文章主要立足于文学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审美体验”理论进行研究。

文学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①。

伊瑟尔提出“召唤结构”是指“作品内容、形式、意义上的未定点、空白点及否定性,构成了作品多层面的开放性结构。”② 宗白华认为中国文艺作品注重空灵与虚实,赋予作品生命感召力,这有助于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因为“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的活跃,是死的,没有生命的”。③

“审美体验”是指在文学接受中读者自身储存的经验同作品所表现的经验之间产生呼应与共鸣,在这种状态下,读者发现了自己未曾留意的日常生活经验所包蕴的意义与内涵,现实的经验由此得到超越,具有了某种难以言传的韵味,由此普通的日常生活经验成功地转化为独特而又深刻的审美体验④。

(二)高中现代散文

我国语文教育界所指的“散文”,大致沿用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的界定,“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说明文、议论文、科学小品等”。这里的 “说明文”、“议论文”是指“具有文学意味”的说明文、议论文,比如有些社论、报告、演讲辞等,称为“文学性的散文”。

高中现代散文是指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其特点是体裁广泛,语言精炼,情感丰富,内蕴深厚,主要类别有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二、文学接受理论在高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形成期待,引导学生探索文中意义

1.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现代散文的期待值。高中阶段学习现代散文主要学习其中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现代散文具有文美的特性,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特殊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如庭院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盛果图,利用这些图片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冲击,创设出一种悲凉萧瑟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文章前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对文中的景色有所期待,产生阅读兴趣,从而对这篇散文理解得更为深刻。

现代散文还具有真实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对于每一篇现代散文的作者、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写作背景都要详细地查阅资料,创设出与学生的客观生活相连接的情境,使得学生对文章产生期待。例如教师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散文之前,需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也就是“三·一八惨案”之后,作者追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所写。这篇散文通过写刘和珍的事迹,塑造了刘和珍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爱国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哀悼与怀念之情。教师通过介绍背景,从追求真理,热爱祖国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真理的渴求与对国家的热爱,创设悲愤情感的情境,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一个整体认知,从而提高学习这篇散文的期待值。

2.重视积累

“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预先对作品展开想象。学习语文积累是很重要的,通过生活经验与文学知识的积累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感,拓展学生自身的“期待视野”,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散文,提升学生的文艺学术修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够帮助积累情感和生活知识经验。所以在高中现代散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代散文课文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通过教读《记念刘和珍君》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的事迹,学习刘和珍身上追求真理、勇于抗争、热爱国家的高尚品质。

当然,除了利用教材中的现代散文阅读积累来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建构完整的现代散文知识系统,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生活,以积极的態度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加以领悟现代散文作品,现代散文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经验,面对同一景物或者人物,每一个人依其独特的境遇都有自己的感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样的,学生多积累生活知识经验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

(二)填补空白,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语言

1.进行想象

现代散文具有不确定性与含蓄性,留有空白,等待读者去解释、填补、想象。现代散文反映的是作者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情感,一般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括大量的气氛的渲染、情调的表现、节奏的变化、色泽的润饰、比喻的运用、象征的描写等,这就必然要留下空白。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贴近学生,利用生活常识开启学生的想象力,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文中语言进行再欣赏、再创造。例如《荷塘月色》中,作者是这样写荷叶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荷叶比作舞女的裙;在写荷花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句中运用了拟人、博喻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荷叶与荷花的图片,在视觉上填补语言上的空白,让学生以这些景物为中心,对作者笔下的荷塘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审美感受,引导学生领悟文中哲理

1.反复诵读

读者每读一次现代散文可能都会有新感受与新发现,现代散文中潜在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感情,通过读者反复诵读,积极思考,才得以实现。通过反复诵读、欣赏,读者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感受,现代散文的意义才能够被唤醒,成为“活”的文学作品。读者在反复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语言的欣赏,而欣赏语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诵读也就是读者发出声音朗读,读出音调进而读出情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能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读课文,对文中的语言进行分析,感受作者的情感。

《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性散文,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文章,思考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再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在赏析语句的过程中,作者一人走在小路上,月光淡淡的,心中是平静的,学生可以带着舒缓之调、愉悦之情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在夜晚,在淡淡的月色下踱步的悠然自得。作者在写荷花与荷叶之时,“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像闪电般”,学生应读出荷塘的幽静之美。对于文章中第六段最后一句话“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热闹之声戛然而止,作者的怅然若失跃然纸上,学生在读这一句时,语气应低沉,反复诵读,读出作者的怅然若失之意,与作者情感共通。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品味文中的字词句,使得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对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深刻的体会。

2.阅读反思

学生在学习现代散文时,通常会被其优美的语言打动,或者是对于其中叙述的事件感动,但是比较容易忽视作者在文章最后升华的哲理。无论是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还是议论性散文,作者在写作时都寄托了某种情感,某种哲理。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反思,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在这个基础上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使得文章对自身保持长时间的影响力。因此从审美体验上来看,领悟文中哲理,使文章产生余味也是情感共鸣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通过学习刘和珍的事迹,学习刘和珍身上追求真理、矢志不渝、勇于抗争、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这些高贵品质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学生仍要追求真理,面对学习上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追求真题,不断创新,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文学接受理论在高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影响

(一)对教师的影响

1.提高授课积极性

在现代散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使得学生对文章产生期待,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现代散文的积极性。例如《记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都是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由于学生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导致学生对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理解比较困难,在平时的课堂上只是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是现在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或是播放相关的音频,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得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学习更加积极,那么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2.积极学习新知识

在文学接受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品味文中的语言,利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深入文本,多元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深层次的内涵。以前教师按照固定的模式讲解现代散文,知识点不变,授课形式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现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但是这也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文章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积极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高中生学习现代散文。

(二)对学生的影响

1.增强现代散文阅读兴趣

基于文学接受理论,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不同于以往的现代散文的课堂,在文学接受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学生的感官都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在课堂上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想象文本的空白之处,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每一次的诵读都能够有不一样的体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学习现代散文,体会现代散文中的情感,能够加深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反复诵读与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不仅能够贴近作者的生活,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使得学生乐于学习现代散文,增强对现代散文的阅读兴趣。

2.提高现代散文阅读分数

在文学接受理论的指导下,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激发,批判思维得到了培养,能够深入感受现代散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对于现代散文有了独特的审美感受。面对不同的试卷,不同的试题,学生能够找准角度,通过分析语言进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数逐步提升。

注释

①[聯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87:340.

②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学语文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70.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3.

④《文学理论》编写组.文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83.

参考文献:

[1]张茜.接受理论视域下的部编本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20.

[2]尹莉.文学接受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3]刘思阳.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

[4]吕高桥.高中语文课堂的文学接受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王艳.开拓阅读教学的新天地[D].华东师范大学,2003.

[6]高若云.文学接受视角下的中学现代散文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