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 松林彩云间
2022-06-26孙永娇
摘要:《民宿里的中国》是一档文旅类民宿体验节目,旨在通过体验官的体验和感受,为大家展现独家的旅行攻略指南,同时以其新型的生活观念、文化态度及一种新型的社交模式向观众灌输和谐、顺应的生态美学理念。
关键词:慢综艺;庄子思想;生态美学
《民宿里的中国》是一档文旅类民宿体验节目。在挖掘中国最有设计特点、服务特点、人文特点的民宿的同时,更多地是由民宿延展到在地的乡村,体验乡村的绝美风景、历史人文、美食茶饮、非遗风物,所以自开播以来被冠以“慢综艺”“旅行”“风景”等标签。以美丽的大自然与嘉宾亲近的相处状态向观众传达出一种新型的生活观念、文化态度及一种新型的社交模式。由于节目构建出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完美状态,构建出充满人情味与烟火气的世外桃源,而成为观众们在快节奏生活与心灵休息间的平衡点,通过体验官的体验和感受,为大家展现独家的旅行攻略指南的同时,向观众灌输了和谐、顺应的生态美学理念。
庄子的生态美学理念在综艺《民宿里的中国》中的体现主要有三点:
1.美丽的自然风光
当下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业与互联网代替自然成为了社会生存的主导阵地,近代的工业革命同时是一场自然环境剧烈变革的革命,“人类中心主义”使得人类站在自然之上,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生态美学的学科应运而生,呼吁自然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地、人三者一体,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关庄子的美学思想中有关天地人的生态观点在综艺节目中亦有体现。
《民宿里的中国》第一期在浮云牧场进行录制,四川的阿坝州·浮云牧场,它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西山村,海拔2600米以上的半山腰,如“仙境”美得令人窒息,“浮云牧场,不牧牛羊,只牧浮云与姑娘”说的就是这里。浮云牧场以前叫“拉湾寨”,是美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浓郁,白空寺徒步、古式关绣课程、美式火塘等民族地方特色的景观都给予观众以疏离感和猎奇性的异域美感。第二期节目选择在了居于群山之巅的自在平江。见山见水不见屋,群山之巅的野奢度假建在湖南平江,它完美诠释着“野于外奢于内”,独有的丹霞地貌像极了一幅山水画卷。万壑千溪,山石林立,潇洒而又壮美。
《民宿里的中国》探寻着每处依据自然环境而建的民宿,着力建构着一个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如在荧屏中旅行了一番,给予观众以想象的空间。缓慢的叙事节奏与留白化的环境拍摄,使得整部综艺具有了发散性的、想象性的空间,弱化叙事逻辑,使得整部节目宛若一首抒情诗。
2.和谐的人文状态
庄子思想中体现的人文状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人与人、人与物。
庄子对待人与人的的处世态度以于“无人之野”,游于“无何有之乡”。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在抚慰浮躁的心灵、陶冶情操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民宿里的中国》所体现出的与世无争、纯净自然的生活,与庄子适可而止、顺应自然的生态美学思想相契合。庄子不屑于“与人为徒”,在与人相处中追求“与天为徒”的境界,就是希望自己没有世俗的关系网,将自身忘情地寄托于大自然,表面是被动地逃离,实则是精神上的傲然独立,以寄情山水来保证内心的旷达与高远。
另外庄子对人与物的态度则更为明晰。即关注生命,强调大自然中一切皆有存在的权利,也就是“顺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民宿里的中国》走访的民宿皆为依山傍水,依据原有的地势而居,而非凌空虚建。人与万物是一个整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谐共处。在《齐物论》中,庄子以瞿鹊子与长梧子对话,道出理想中人与物的关系:“旁日月、携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建筑与文化与人在天地间达到和谐统一的共生状态。
3.“诗意栖居”理念与庄子思想的共通
“诗意栖居”理念属于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概念在1951年8月的《筑·居·思》的演讲中体现:人在天地中暂居,成为栖居,栖居以诗意为根基,是终有一死者在大地上的逗留方式,是人本真的存在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为本真。《民宿里的中国》以一“宿”为基础延伸人的生活范围与灵魂场地,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粘合度与亲密度,在诗意的形式与追求下植体现“诗意栖居”的理念。庄子的“道”与海德格尔的“存在”有共通之处,“逍遥游”与“诗意栖居”亦有共通之处,庄子的“道”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海德格尔强调的是回归自然的哲学思考,为人在世上的存在提供和谐的理想化的方式。在一“宿”一城的流连中体现各地的魅力,超越了主客体的二分性,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交融的自由境界。正如范亚昆主编的《民宿时代》中提到“民宿‘1.0时代’,民宿主人的梦想首先是自己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其次才是经营的民宿。”这里体现的也是人的“栖居”精神,表达着生态学者对自由与独立人格孜孜以求和对精神自由的无限向往。当下时代,人们既想坚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初心,也想融入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庄子“外化而内不化的主张”是对此问题做出合适答复。《民宿里的中国》鼓励众人积极追寻心灵的本真,又给予人短暂的歇脚之处,以不变而应万变,在民宿中短暂歇脚,休养生息,再继续投入到生活中去。
人的人生理想渗透着自然,靠近原始,感悟原始的生命,人与自然是无法割裂的,向自然的归复始终是人类生态美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庄子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让人们懂得享受真正的生活,享受自然风光,品味乐趣,综艺《民宿里的中国》正是通过人在自然中的诗意栖居,向我们展示一个逍遥自在,亲近自然的美好生活图景。
参考文献:
[1]張毅,刘魁.论海德格尔天命观中的“显”与“蔽”[J].学海,2020(06):187-193.DOI:10.16091/j.cnki.cn32-1308/c.2020.06.031.
[2]张超楠.从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看大地艺术[J].艺术广角,2020(04):80-85.
[3]李满.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J].环境经济,2021(06):66-69.
[4]尤旖芸.传播学视阈下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在慢综艺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9(14):178-179.
[5]王静.论庄子生态美学视角下的《树王》[J].品位·经典,2021(19):13-14+67.
作者简介:孙永娇(1998.03-),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