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2-06-26赵静静 蔡璐璐 杨聪慧
赵静静 蔡璐璐 杨聪慧
摘要:伴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大力推进,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日益得到改善,这使得农村小学教师的一身本领得以逐渐施展。而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构建高效阅读课堂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吸收效率,强化学生的阅读收获,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文章特此研究了一些有助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构建
引言:
当下,农村小学已经不再是落后和迟滞的代名词,一些硬件教学设施正在农村小学中逐渐被完善。在这样一片向好的形势下,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思想却未能得到及时的转变,没有表现出和教学条件改善相匹配的教学能力进步。这无疑会导致这部分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增长受阻。故此,文章提出了如下的创新性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各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启发。
一、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阅读虽然是一种学生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却仍然会因为方法和技巧的差异而出现高下之分。因此,在开展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传授学生阅读技法,帮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本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享受高效阅读的乐趣。而当学生享受到这样的乐趣以后,他们才会真正把注意力投入到阅读过程当中,自主自愿地去进行阅读。
例如,在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就要教授学生带情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共情、在情感中升华。教师可以采用现场演绎的方法,寻找几名学生来配合,共同演绎文章前半部分的对话。在彩排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每一句对话所应表达的情感讲给扮演的学生听,并且帮助学生不断去找这种感觉。而其他作为观众的学生,在听到同学的演绎以后,就能够对周恩来总理的少年大志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小组自行演绎,强化这种情感的酝酿。最后,當学生都能掌握这种富有情感的朗读方式以后,他们自然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核心情感,阅读的收获更是会远超以往。
二、小组合作分工阅读,组内分享读后感悟
小组学习是很多学科构建高效课堂时都会考虑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参与意愿,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建阅读小组,并且给学生小组需要共同完成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分工阅读之后进行组内研究讨论,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消化吸收。
例如,中国四大名著的篇幅较大,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一起阅读这些名著。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组阅读任务,让学生从《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当中任选一本进行阅读,并且要求小组共同撰写读书报告。小组阅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各自负责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阅读后进行分享;也可以是学生全部阅读完全本以后,再一起进行研讨探究。学生读完名著后产生的感悟各有不同,从中学到的知识也可能出现偏差,而经过小组讨论以后,小组内的成员就可以互相进行学习,在他人的分享当中收获一些自己未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优化自身的阅读理解。
三、课堂开展读后辩论,鼓励学生碰撞思维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吸收语文知识,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而对知识的表达却是为了消化知识,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只有经过了这样的内外循环,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因此,教师就必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表达来消化阅读所得,从而再次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效率层面的强化和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阅读《三国演义》的任务,并且在学生读完之后开展一次三国事件辩论赛。教师可以选择这本名著当中富有争议的一些话题作为辩论的主题,比如“刘备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曹操是忠臣还是奸臣?”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一方加入,然后集体讨论后各自投票选出参与辩论的队员。当两方的队员确定之后,两边的学生还可以共同讨论辩论的要点,由参赛队员负责记录。辩论开始之后,教师就可以作为主持人来主持本场辩论赛,并且作为最终的裁判来决定两方的胜负。如果有学生无法决定加入哪一方的话,就可以加入裁判团,和教师一起负责最终的打分。最后,获得裁判团票数更多的一方获得胜利。
结语
在农村小学开展语文教学,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主动承担起更重的担子、背负起更多的教育责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每一步教学规划都是奠基之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才需要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教给学生阅读的技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帮助农村小学的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积累下丰厚的知识资本,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裨益。
参考文献:
[1]李淑青.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五个环节[J].新课程(中),2017(07):4.
[2]王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效衔接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2(0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