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级化学复习“溶液”项目式教学策略初探

2022-06-26代小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溶液教学策略

代小容

摘要:项目式教学:指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学中可指以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通過问题驱动组织开展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以掌握化学学科核心知识、提高学生化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指导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利用各种资源完成项目主题,最终呈现项目成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溶液;教学策略

初三化学复习课如果只是简单机械的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很难激发兴趣和不能起到有效复习。在复习课中引入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仅能在复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复习内容进行查缺补漏、温故知新,还能够形成系统网络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发展的认知和学科素养的形成,最终建立与未来世界的联系[1]。以“溶液”复习课为例,初步探讨项目式学习视域下的初三化学复习课中溶液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以“溶液”复习课为例,分析项目式学习视域下的初三化学复习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

1、建构项目复习主题---溶液

情境引导: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很多同学有鼻炎,且感冒的时候最为明显,闭塞。有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是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辅助治疗鼻炎鼻塞问题。

设计意图:建构这个项目能够激发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同时培养囊括了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组成、溶液的配制等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

2、提出问题

问题1:生理盐水属于溶液吗?如果是,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生理盐水中还能否溶解其它物质?

设计意图:强调溶液的概念,让学生深度理解溶液的组成;溶液中出现几种溶质,打破学生的定性思维,懂得溶液可以有多种溶质。以“项目”为核心的复习课,化学概念蕴含在项目当中,可以避免单纯、枯燥地讲解化学概念。

问题2:怎样判断氯化钠溶液是否饱和?

方法一: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质量不变,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

方法二:根据溶解度计算

3、情境环节 天气变化中的溶液知识 ---不同的天气产生不同的晶体变化

问题1:在常温下,如何将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

方法一:增加溶质

方法二:恒温蒸发溶剂

方法三:降低温度

问题2:如何计算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

问题3:想要回收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如何操作?

降温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总之,项目式学习在复习课程中找到情境后穿插整个章节以及相关章节的内容,对知识进行引导整合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项目式学习倡导的是目标导向和过程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有提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肖,胡久华.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以化学教学为例[J].教育学报,2016(4):39-44

[2] 黄明燕,赵建华.项目学习研究综述——基于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4(2):90-98

[3] 康永明,陈颖,汪美荣.指向素养发展的项目式学习教学——以“可燃冰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8(12):7-12

[4] 魏晓东,于冰,于海波.美国STEAM教育的框架、特点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40-46,134-135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溶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