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培养研究

2022-06-26石冬菲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8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石冬菲

摘要:文化全球性发展迅速,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有可能在这个潮流中被摒弃个性,逐步走向泯灭的趋势,而中华文化也是如此,这时国家就需要清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提高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把其融入到基础教育体系中,进而对中华文化实现真正的认同,有助于传承时代与民族精神,有可能形成中国风格或是气派的强大国家。高中生处于积累知识、培养良好习惯、建立文化人格的关键阶段,可以说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是比较重要的,需要尽快实施,而高中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非常明显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高中语文;培养策略;中华文化认同感

前言

高中语文课程顺应时代的发展一直在变化,而语文课程处于文化海洋中,蕴含着浓烈的中华文化。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清楚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处于多元化的背景中要清楚目前时代的文化生活,给学生解析文化现象,便于传播、讨论先进文化。”语文学科就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更是重要的人文学科,教师要清楚培养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本身语文学科就有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历史对语文学科给与的认可。分析语文学科的本质发现,这是学习、创造并传承文化的流程,教师在组织、实施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单单要给学生讲解、普及基本知识,还要给其传输优秀的中华文化与精神。

一、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培养的必要性

给高中生普及中华文化认同感教育,提高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与技艺,促使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能传承文化精髓,把人们身上的文化血脉注入到中华文化中,使文化富有生机,帮助学生清楚自身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给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中华民族化解发展难题,推动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进程。而目前层次不穷的高中生已经处于二十一世纪文化发展的最高点,能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文顺应了中国目前在新时代中的文化需求,丰富了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追求、保护生存环境、向着人们精神家园发展、建立和协社会等。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培养并不一致,可以给高中生在课堂中普及人文教育,这样也能改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可,才能促使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人文性。

二、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培养的策略

1.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典籍,还涉及了与经、史、子、集相关的内容,甚至部分文章的作者也不是出色的文学家、哲学家或是思想家;那么语文教师只有不断自我优化、坚持刻苦的学习,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意。比如,庄子的散文中隐藏着大量的哲学思想,这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文化瑰宝,其中“逍遥游”更是庄周哲学思想的体现,有着独特的想象力,文笔采用了丰富的变化,有着很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一定幽默的讽刺寓意。假如教师不具备较好的文学与哲学修养,只凭借教材、教参或是其他的辅助教材,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这样就容易在造就形式化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对庄子思想真正意图的了解,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困难,容易让学生对道家思想产生不敬重的想法与行为。

2.加强语文课堂的文化内涵

文学和意境、意向以及境界等有关联,还涉及到了格调与品味,作者对自己创作中的精神表达、思想以及文化品味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体现了即便是要评判文学作品也需要一个标准。其中意境的表達要重视展示作者的审美情感体验,还有作者对某种文化人格、思想观念、文化精神的传递,这就能体现意境是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情趣、文化人格、思想观念等整体中的艺术表现,能直接表达作者内心中对审美与文化,这样才能体现强烈的文化人格精神与深入的文化思想哲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建设意境,使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优美的意境里,进而感受中华文化中蕴含独特的魅力。

需要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置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场景中,保证把中华传统节日精神都渗透到每个中华人民的血液里,把变迁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凝聚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注重把周期循环的传统节日和民族情感结合起来,展示浓厚的故土乡情和爱国情怀,形成有着活力、影响力以及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中华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样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而凝聚民族力量,建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3.打造课外活动的文化亮点

高中语文教师也要结合传统的游艺活动,创新多种不同的思维活动,像剪窗花、写对联、猜谜语、成语接龙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属于语文课外活动中比较典型的活动。优秀的教师借助电视广播的形式,从中创新更多的游艺活动,以旧换新,在活动中增加成语典故、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等内容,丰富学生对语文的认知,促使学生真正的走进中华文化,有助于刺激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锻炼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外竞赛的方式,作为了解中华文化的亮点,设置不同的比赛赛制,不要局限在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微型辩论赛等比较传统的方式中,要敢于创新,积极开发适合现代社会的新颖比赛方式。

结论

文化是延续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国家一定要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进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战略进度,涉及到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这也是语文学科需要肩负的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吕立杰,丁奕然.指向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的校本课程调查[J].教育研究,2019,40(09):56-64.

[2]贾思远.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途径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5):93-96+101.9F1AF3B5-8C75-4DAF-812F-2DE88D7B8FCF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