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

2022-06-25鲍玲玲陈乃东郝经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16期
关键词:方剂学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鲍玲玲 陈乃东 郝经文

摘  要  方剂学作为中医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中医学基础与中药学科的桥梁,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在思政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托超星学习通在线平台,深入挖掘方剂学课程思政元素,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育方式为方剂学课程进一步进行思政教学改革奠定基础,以期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培养德才兼备的中药学专业学生。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6-0122-05

1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意义

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等各环节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今社会对高校中医药学专业人才的培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相对不足的现状,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方剂学专业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人才,达到“专业知识—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综合提升,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方剂学课程是高校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等基础课程为依托,涉及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1]。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方剂学课程中,构建专业知识传授、素质能力提升、思政教育目标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让德育兼备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方剂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真正实现多元化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是高校教师在探索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也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前,中药学专业下的方剂学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内在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课程教学中出现牵强附会的现象,使得学生不能产生有效的情感认同。这样便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教育,导致课程思政结合专业知识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另外,方剂学课程的知识点较多,而中药学专业的实际授课课时一般为32课时,这就间接地产生授课课时相对不足的问题。而且,理论教学授课方式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相对不足,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差,也会影响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教学效果。

鉴于此,课题组教师综合分析方剂学教学改革面临的现状,找出目前方剂学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针对方剂学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种种突出的问题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对各种APP移动学习的广泛关注,课题组探究基于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策:以超星学习通在线平台为载体,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育方式,将中医药类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方剂学课程教学中。该对策可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剂学专业知识传授并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旨在为方剂学课程进一步进行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2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

2.1  方剂学课程教学设计中体现的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各类讲话中重点提及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在国医大师表彰及座谈会的发言中,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对此四句话进行过解读:1)中医培养中最强调医德的培养,故“为天地立心”为横渠四句之核心;2)中医学的培养最注重医技,故“为生民立命”为四句之基础;3)中医讲究对学术精粹的继承和传承,故“为往圣继绝学”为四句之源泉;4)中国医术博大精深,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万民健康,所以四句的最后一句是“为万世开太平”。

在方剂学这门学科中,方剂的治法与组方原理以及复方配伍规律是授课的核心内容,也是本门课程的关键所在,其中方剂的配伍是方剂学区别于中药专业其他学科的特色之处。中医界自古便有“上医治国,治未病之病;中医治人,治欲病之病”的说法。方剂的各论中处处体现了“处方如布阵,用药如用兵”[3]。方剂学这门课程认为用药与用人是一样的,如何使方中药物各尽其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起到药到病除、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方中的各味中药是否合理搭配息息相关。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说过:“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4]在方剂课的学习中,每一个处方中虽有“君、臣、佐、使”,虽然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但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挖掘这个教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和团队观,让每位学生明白,要明确自己在团体或者团队中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授课教师要积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人在社会中,如果想得到他人的认可,首先要明确自我价值。只有积极向上、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才能发挥自身作用,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2  方剂学课程各章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具体融入点

方剂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方剂的论治机理,它是以中国传统经典方剂的制方原理为主线,涉及中医思维方法包括“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对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及学生自我运用方剂配伍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名方是方剂学课程授课的重点内容,也是融入思政元素的契合点。鉴于此,本课题组教师从方剂学各教学章节中选取部分知识点或代表方,将其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各个章节的教学中,具体思政元素融入点如表1所示。

2.3  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剂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学生是方剂学课程思政的主体对象。所以,授课教师在潜心钻研教材,进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教学环节设计时,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纳程度。虽然在大学本科专业教学中,学校已经安排了思想政治课,但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课,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融入方剂学课程思政元素是在专业课授课的基础上深化渗透性思政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专业课变成思想政治课。这对教师在授课中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熏陶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设计中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简单地为了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应当精心地在教学设计中找准思政元素融入的机会,把握思政元素融入的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文化的熏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讲授达原饮这首方剂为例,达原饮这首方剂原名达原散,为明朝中医吴又可所创,载于《温疫论》。课题组教师在讲解这首方剂之前,在学习通布置预习任务。同时,推荐学生观看《大明劫》这部电影。通过课前预习和观看电影,学生不仅熟悉了这首名方,而且直观地了解了“温疫学派”的创始人吴又可。明末崇祯十四年,内忧外患、瘟疫横行。著名医学大家吴又可在亲身经历疫情而用伤寒法治疗无效之后,不断积累经验、推究病源、认真总结,终于提出一套新的认识,创造了达原饮这首方剂[10]。吴又可强调这种温疫与伤寒病相比,不论从病因、病机到治法,均有很大区别,他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通过这部电影的观看和课前的预习,学生能深入理解医学大家的家国情怀和拯救万民的高尚医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结束语

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形成协同效应,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本科毕业生作为根本目标,构建一种全新的、综合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终极目标。面对中药学专业的大学生,如何系统地挖掘方剂学这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课题组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将方剂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讲授衔接妥当,让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因此,课程思政要求的是以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课程知识结构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将道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贯穿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思想健康、精神健康全面发展。

方剂学课程思政必须具有该课程的特色,教师要从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而不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把思政课加入专业课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剂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成为理论扎实、专业知识过硬的本科生,还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因此,本课题组教师在进行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在深刻理解治法、方剂及各药物之间的组方配伍规律和目的的同时,通过广泛查阅相关医史文案,明确每个方剂背后的人文历史哲学故事。在中医思维教学背景下,将挖掘的思政元素导入专业授课中,层层深化,找出其中内涵,通过教学改革,让学生能自发地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达到培养德才兼备本科生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林,王良滨,高琳,等.方剂学课程思政元素和实施途径的探索[J].中医教育,2020,39(2):80-82.

[2] 石娅妃,包莹.“横渠四句”的深刻意蕴及对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J].教育评论,2019(7):114-117.

[3] 马金玲,张文风.方剂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点挖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2):19-21.

[4] 闫玉冰,代恒恒,杨博鸿,等.徐大椿用药经验浅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3):209-211.

[5] 王鹏军,张国骏.试论温补中阳为临床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法则[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8(1):23.

[6] 李欣欣,曲怡,张立德.论归脾汤在情志伤脾证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15,47(10):63-64.

[7] 吕燕红,高晓静,包奇昌,等.基于超星学习通在线平台探索方剂学课程思政建设[J].科技视界,2020(23):130-132.

[8] 张林,王良滨,高琳,等.方剂学课程思政元素和实施途径的探索[J].中医教育,2020,39(2):80-82.

[9] 林群莲.脾主运化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刍议[J].光明中医,2008,23(9):1347.

[10] 赵克勤,张玉鑫,郑丰杰.谈吴又可《温疫论》疫病理论与诊治特色[J].环球中医药,2021,14(3):417-42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1A0957);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方剂学课程思政师范课程”(2020szsfkc0898);皖西学院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WXZR202028);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创新导向的中药制药方向综合实验教学课程改革”(2020jyxm2161)。

作者:鲍玲玲,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讲师,从事中药复方质量控制研究;陈乃东,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博士,教授;郝经文,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237012)。

猜你喜欢

方剂学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中药学》与《方剂学》教材课程体系比较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方剂学的学习兴趣
针对中职院校针推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基于中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的《方剂学》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