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魔芋产业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2022-06-25沙毓沧杨发明龙荣华张跃雄包晓鹏李仕琴
张 燕,秦 梅,沙毓沧,杨发明,龙荣华,张跃雄,包晓鹏,李仕琴
(1.楚雄州农业科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州魔芋产业协会,云南 楚雄 675000;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4.楚雄市经作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5.楚雄州农业广播学校,云南 楚雄 675000)
1 魔芋及其价值
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球茎富含葡甘聚糖、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钾、磷、硒等矿物质元素[1,2]。由于葡甘聚糖具有凝胶性、热不可逆性和极高的吸水膨胀等特性[3],用鲜魔芋加工成的魔芋精粉在食品业、保健品业、医药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具有广泛用途[4-6],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业和保健品业。在食品业的应用表现为:大量作为食品基料,如魔芋豆腐、魔芋丝结合仿生食品等[7-9],少量作为食品添加剂,如魔芋饮料、火腿肠、魔芋米、魔芋面条等;其次是应用魔芋葡甘聚糖减肥、降压、降脂、降糖及间接预防癌症的功效[10,11]作为医药保健品原料得到广泛应用。魔芋精粉是魔芋葡甘聚糖的初级原料。
2 国内外魔芋产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
2.1 云南省魔芋产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2.1.1 魔芋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复兴现阶段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都在于以产业振兴带动广大农村农民富裕和农村富足。魔芋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产业,更是带动贫困山区农民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12,13]。目前全省每年约5.07万hm2的种植面积带动50万户家庭250万人口增收致富。魔芋产业的绿色发展是贫困山区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需要,更是发挥地方环境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然选择。
2.1.2 魔芋产业是对生物大健康产业的丰富和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纤维素纳入人类第七大营养素[14,15]。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三高”和间接预防癌症的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作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原料受到市场推崇。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魔芋葡甘聚糖应用研发的不断深入,对天然健康原料——魔芋的需求量愈来愈大。魔芋葡甘聚糖作为一种保健型和功能型“药食同源”的产品原料,与人类生命及健康息息相关。魔芋产业是继“云茶”、“云药”产业之后的又一特色产业,是对云南生物大健康产业的丰富和发展。
2.1.3 魔芋产业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云南魔芋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初级产业化发展模式。云南每年供应市场1.0万t~1.2万t魔芋精粉,占全国供应量的60%以上,而且每年供应全国魔芋种植区大量良种,云南魔芋产业综合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统计数字),在全国魔芋界占有重要地位,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但从云南魔芋产业全链看,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魔芋种植和魔芋精粉加工环节,即表明云南省是中国魔芋产业的主要原料源头。目前,魔芋产区每年供应市场大量魔芋精粉,但每个生产季还表现出原料供应总量有余,优质原料不足现象,市场对魔芋原料的选择余地较小,导致部分原料单价愈来愈高。但随着魔芋产业的发展和原料生产量的逐步充裕,市场对各级产品原料的质量要求会愈来愈高。要保证云南魔芋产业的优势,必须充分发挥云南的环境资源优势,并树立健康绿色的发展理念,将绿色优质的生产标准和技术全方位渗透入产业发展,强化于产业各生产环节。因此绿色发展是云南魔芋产业持续发展和壮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云南省魔芋产业绿色发展的优势条件
2.2.1 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图1 国际魔芋精粉分区产量(t)Fig.1 Regional yield of international Amorphophallus rivieri fine powder(t)
2.2.1.1 已形成云南魔芋产业化发展模式魔芋又称鬼芋,是分布于东南亚国家的一种古老的植物。中国是较早栽培和利用魔芋的国家,日本是最早运用现代科技对魔芋的内在价值开发运用的国家,两国同时也是应用魔芋最为广泛的国家。两国在魔芋领域的发展带动东南亚国家、美国和欧盟逐步对魔芋开展研究和应用。由于人类对魔芋的发现和研究时间较短,以及魔芋生长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长期以来仅有中国和日本开展人工规模化种植魔芋,市场的魔芋原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和日本人工种植魔芋以及印尼、泰国、缅甸野生魔芋资源的采挖,近年魔芋原料市场紧俏带动印尼、泰国开展人工种植魔芋。目前魔芋的运用主要基于对魔芋葡甘聚糖功能性的开发,其精深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日本。
中国是世界魔芋强国,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导种植魔芋,并进行魔芋葡甘聚糖理化性状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发,至目前已形成种植基地+原料精加工+产品深加工的魔芋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国每年15.33万hm2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和湖南,1.7万t(未包括在中国代加工精粉)魔芋精粉加工企业在以上种植区相应建设,产品深加工则主要集中在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发达城市,2019年测算魔芋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99亿元(数据由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提供)。全球每年约2.9万t的精粉生产量中60%,约1.7万t产自中国。
图2 2019年中国魔芋产业主要产区产值占比(%)Fig.2 Output value ratio of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Amorphophallus rivieri industry in China in 2019(%)
云南魔芋产业化发展模式。云南省人工规模化种植魔芋始于20世纪90年代,得益于优异的自然环境、市场的引导、本地加工企业的兴建及魔芋种植较高效益的驱动,种植区域由楚雄及曲靖的山区、半山区向全省16州市适宜区域迅速扩展。尤其以“十二五”和“十三五”以来发展迅速,全省魔芋种植面积由1995年的不足0.33万hm2发展至2020年的5.07万hm2,占全国年魔芋种植面积15.73万hm2(2020年全国种植魔芋面积)的1/3以上,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十二五”以来,随着云南省魔芋种植基地的快速发展,云南一致魔芋等大型魔芋精粉加工企业在楚雄、曲靖等6个州市迅速兴建,数量由之前的5家发展到53家,并延伸产业链新建金田源等魔芋深加工食品企业4家、魔芋保健品企业1家;成立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近400余家;云南魔芋年产干片约1.8万t~2.0万t(包括土烤片和机烤片),精粉1.0万t~1.2万t(自产)+0.5万t(加工东南亚国家原料),自产精粉产量占全国精粉总量的60%以上。云南魔芋产业表现形态为:种芋繁育+销售,种植生产商品鲜魔芋+销售,初加工烘烤魔芋干片+销售,精加工魔芋精粉+销售,深加工少量魔芋食品和保健品+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19年测算云南魔芋综合产值达到121亿元(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提供),居全国第一,占中国魔芋产业产值的20.23%,成为中国魔芋强省。
2.2.1.2 魔芋产业发展技术及人才优势明显一是拥有品种资源优势。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楚雄州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选育出云魔花15号(云南省农业大学选育)、云芋1号(云南省农科院选育)、楚魔花1号、楚魔花2号(楚雄州农科院选育)、富魔1号(富源魔芋研究所选育)等花魔芋品种,迷乐1号、2号、3号(云南省农科院、西双版纳州农科所共同选育)珠芽魔芋品种,金江1号(昭通三艾有机魔芋公司选育)白魔芋品种,均具有种植产量高加工品质优异的特性。至目前,已在省内大面积推广种植,并已推广到省外贵州、陕西、四川、海南等地种植。云南魔芋原料优质和良种供应的源头即是优良品种的大量推广应用的源头。二是集成栽培技术优势。楚雄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已总结形成以“严选良种、优选种植环境、全程病虫防控”为中心的“云南魔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为魔芋种植基地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人才资源荟萃优势。以云南农大、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楚雄州农业科学院等为代表的省、州(市)、县、乡(镇)级科研院所或技术推广单位,在云南魔芋产业30年的发展中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科研和技术人才。30年来云南省58家加工企业在市场闯荡中培育了一批懂加工、善经营的人才;为云南魔芋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2.1.3 农民的种植热情日益高涨长久以来,魔芋是云南农村田间地头零星种植经济价值不高的一种作物。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初期云南魔芋种植面积不足5万亩,且处于较低的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鲜魔芋市场价格0.3元/Kg~0.5元/Kg。90年代中期受日本魔芋市场的需求影响,带动云南魔芋开始规模化种植,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国际魔芋应用市场的稳定开发和省内加工企业的兴建,以及魔芋栽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带来了魔芋种植较高的比较效益,激发了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特别是2007年以来随着魔芋市场的开拓发展,带来鲜魔芋、魔芋干片、魔芋精粉、魔芋芋种价格节节攀升,鲜魔芋价格由1.0元/Kg上涨到7.0元/Kg、干片价格由26元/Kg上涨到60元/Kg、精粉价格由4万元/t上涨到10万元/t、更加激发了农民的魔芋种植积极性,推动云南省魔芋种植由原来的曲靖、楚雄、昭通、丽江重点区域快速向全省16个地市推广,2020年全省种植面积发展到76万hm2,农民由发展初期的不愿种、不敢种到目前赶着种、抢着种,出现了楚雄市一大批父子两代专业种植魔芋的事例。
2.2.2 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广阔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膳食纤维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第七大营养素”,对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现代文明病”及调节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魔芋葡甘聚糖是优质的植物型膳食纤维,问世以来供不应求,随着研发的深入,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目前,云南省魔芋精粉主要销往国内天津、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沿海地区,部分精粉经生产为魔芋胶或食品等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地。近三年魔芋干片平均单价达45元/Kg,精粉7万元/t~10万元/t,市场供不应求,预计2030年国际市场每年至少需求魔芋精粉6万t,与目前2.9万t的生产量之间有较大的缺口,产量至少要翻番才能满足需要,魔芋产业的发展具有前景广阔。
2.2.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
2.2.3.1 种植魔芋的经济效益较高通过对2016年~2020年魔芋等4种大春作物的种植收入及投入成本比较,农户种植成功0.07 hm2(1亩)魔芋,其纯收益都在9540元(2016年种植收入)以上,种植魔芋年平均收入(5年平均)是种植烤烟的3.63倍、是种植马铃薯的4.26倍、是种植玉米的10.46倍,种植魔芋与种植粮食作物及大宗经济作物相比有明显的经济优势。30年来云南农民从魔芋种植中获得了巨大收益的实惠,民间“10亩魔芋1幢房”的说法是种植魔芋促农增收的印证。
图3 国际魔芋精粉的主要应用领域及精粉需求量(t)Fig.3 Main application fields and demand of international Amorphophallus rivieri refined powder(t)
图5 2019年中国魔芋产业主要产区种植业产值占比(%)Fig.5 Proportion of planting output value in main production areas of Amorphophallus rivieri industry in China in 2019(%)
2.2.3.2 社会效益明显据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统计,2019年云南魔芋产业综合产值121.18亿元,分别为种植业产值46.44亿元、精加工产值36.54亿元、深加工产值38.2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和精加工业均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种植业产值和精加工业产值的39.21%和62.36%。魔芋产业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发展项目,更成为部分区域的支柱产业,每年带动全省约50万户农村家庭250万人增收致富。
据调查,在适种地区,魔芋种植收入在地州级、县市级、乡级种植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到0.83%~4.89%、13.02%~18.27%、52.2%~90.41%,而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种植魔芋不但成为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发展项目,更成为部分区域的支柱产业,每年带动全省约50万户农村家庭250万人增收致富。
图4 种植魔芋与种植玉米、烤烟、马铃薯经济收益对比(元/亩)Fig.4 Comparison of economic benefits between Amorphophallus rivieri planting and corn flue-cured potato planting(yuan/mu)
图6 2019年中国魔芋产业主要产区精加工业产值占比(%)Fig.6 Ratio of production value of fine-processing industry in main production areas of Amorphophallus rivieri industry in China in 2019(%)
2.2.4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魔芋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多年生半阴性草本作物,要求较为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正常生长。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云南省具备魔芋绿色发展的天然优势。一是具有洁净的、广阔的良好生产环境。云南省国土面积39万Km2,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境内海拔在76.4m~6740m之间,由于高海拔及人口密度低的优势,加之云南及周边邻国都是工业欠发达地区,环境中污染排放较少,大部分地区能够保有洁净的土壤和空气,是全国少有能全年见到蓝天白云的地区。二是适宜土地资源丰富。适宜魔芋种植的天然遮阴的林下及钾、钙等矿物质丰富又具通透性的紫色土土地资源丰富。三是气候条件好。云南省大部分人居和适宜农业生产区域在海拔1000 m~2300 m之间,年均气温12℃~22℃、年雨量600 mm~1600 mm,既有适宜花魔芋生长的中海拔少雨地区,也有适宜黄魔芋生长的中低海拔湿热地区及适宜白魔芋生长的中低海拔干热地区;这部分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季雨季分明,是魔芋种植生长和良种繁育的适宜区域,更是魔芋高产种植的最佳区域。这些综合优势保障了云南魔芋能够低成本、低农药、低化肥达到优质绿色高产种植,促进云南成为全球最大魔芋种植基地,每年主要分布于曲靖、楚雄、丽江、昭通、保山、临沧和版纳的花魔芋、白魔芋、黄魔芋面积合计达到5.07万hm2。“云南魔芋”,无论是种植规模或生产规模,或是原料生产量或原料质量均在全国处于重要地位,有产业绿色发展的良好基础。
图7 魔芋种植收入在州市级种植业收入中的占比(%)Fig.7 The proportion of income from Amorphophallus rivieri planting in the overall planting industry at the prefecture level(%)
图8 魔芋种植收入在县市级种植业收入中的占比(%)Fig.8 Proportion of income from Amorphophallus rivieri planting in the overall planting industry at the county level(%)
图9 魔芋种植收入在乡级种植业收入中的占比(%)Fig.9 Proportion of income from Amorphophallus rivieri planting in the overall planting industry at the township level(%)
图10 2019年中国魔芋产业主要产区深加工业产值占比(%)Fig.10 Proportion of deep processing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in major producing areas of Amorphophallus rivieri industry in China in 2019(%)
30年来“云南魔芋”因其充足的原料供应、优质的原料品质以及良好的信誉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鲜芋和精粉畅销国内,种芋销往四川、贵州等种植区。种植和加工魔芋已成为云南省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每年带动全省50万户家庭250万人增收致富。魔芋产业成为高原特色区域支柱产业,更成为各级政府扶贫攻坚的首选发展项目。涌现出国内久负盛名的富源、楚雄、永胜花魔芋之乡、永善白魔芋之乡和近几年发展的西双版纳黄魔芋之乡。
3 云南省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云南省魔芋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初级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但从产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看,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3.1 扶持政策不完善云南魔芋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其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和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效应在同行业已位居全国前列,但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激励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开拓产业市场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产业投融资方面都是欠缺和不完善的。
3.2 未形成产业发展规划云南魔芋产业虽然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种植业和精加工业目前位居国内领先地位,但是一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既未形成产业发展规划,更没有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发展重点,长期处于市场引导各地自由发展状态,造成从种植基地到加工生产的无序状态,表现为仅仅追求市场的短期和眼前利益,缺乏产业长期发展的谋划和培育。
3.3 企业小、散、弱,产业链条短云南魔芋产业目前虽然有58家加工企业,但53家都分散在鲜魔芋产区技术含量低的魔芋干片和精粉加工企业,即使仅有的5家深加工企业也存在销售渠道不通畅,销售量小的情况,没有一家能与湖北一致和天津天丰裕比肩的企业,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弱,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云南魔芋深加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9.27%,居全国第四位。
3.4 品牌建设滞后,销售渠道不畅目前,云南魔芋产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魔芋种、商品鲜魔芋、魔芋干片和魔芋精粉、少量的魔芋食品和魔芋保健品。2020年全省58家魔芋精深加工企业中,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有2019精粉产量达到500t以上的规模化企业14家。云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魔芋原料产地,但是至目前仅有“富源花魔芋”和“永善白魔芋”通过了地理标志认证;仅有富源及楚雄等的企业和合作社申报认证魔芋“绿色食品”17个,这些品牌的生产规范和效应未能在生产中得到大量推广和应用。仅有的金田原“白金芋宝”、玉元“芋膳堂”等4个魔芋深加工食品品牌,又由于市场对品牌的认知度低及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产品销量有限,更加带来产业效益低影响力低状况。
3.5 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质量标准技术创新是产业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长期以来,虽然云南省农科院、楚雄州农科院等农业科研单位,针对魔芋基地建设开展了新品种及栽培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推动云南魔芋种植一直处于国内前列,但一直以来云南都未形成健全的魔芋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技术研发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支撑产业发展,更没有形成规范的良种质量保准、原料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大量依赖交易双方的经验和市场约定俗成进行交易,带来云南魔芋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发展水平低的状况。
3.6 投入机制不健全云南魔芋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在需要重点着力的产业生产技术标准制定、良种研发和繁育、深加工产品研发、产品生产及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扶持投入机制。
4 云南省魔芋产业绿色发展建议
综合云南省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4.1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云南魔芋30年的发展不但为产业生产者带来了较大收益,并形成了在国内具有优势的新兴产业。政府应将魔芋产业纳入农业发展计划,通过优化魔芋产业结构、明晰魔芋产业扶持计划、争取财政投融资政策、倾斜项目审批等方式支持和发展魔芋产业。
4.2 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在支持云南省发展魔芋产业的前提下,应面向国际市场,完善云南省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研究和探寻种植业、深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有计划抓重点分步骤发展魔芋产业。利用云南500m~2500m海拔区域8.93万hm2林下土地资源优势,建设标准化魔芋种植基地6.66万hm2,实现种植业产值200亿元,加工业产值200亿元,产业综合产值400亿元。将云南魔芋产业打造为富裕广大农民、贡献地方经济、享誉国内外的高原特色优势产业。
4.3 完善产业投入机制农业属于弱势产业,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建议同级政府整合财税资金,撬动金融、保险等社会资本及民间资金融入,建立“魔芋产业发展基金”,在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给予扶持。完善建立市场引导,政府主导,企业、新型农业经营合作组织为主体,国家和社会资本融入的产业投入机制。
4.4 培强壮大龙头企业企业是连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产业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示范载体。要培育壮大云南魔芋产业,必须坚持绿色优质的发展理念,培强产业链中种植基地鲜魔芋种植企业、精粉原料精加工企业,特别是目前发展较弱的产品生产深加工企业;可以在产业三个环节选择有发展愿望、科技意识强、发展基础好、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扶持,开拓市场,培育云南魔芋品牌,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发挥云南“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影响力和优势,坚持生产的标准化、市场的品牌化,以培强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云南魔芋产业的发展[16]。
4.5 创建“云南魔芋”品牌云南魔芋产业三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种植业和精加工业方面的成就已在业界基本形成“云南魔芋”品牌。省外企业大量利用“云南魔芋”原料衍生系列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到国内外更加说明了“云南魔芋”的源头效应,今后产业发展中应该将龙头企业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功能性健康食品等系列绿色产品和省级或国家级商标作为重点,拓宽和提升“云南魔芋”品牌知名度,扩大“云南魔芋”精深产品消费群体和市场份额[16]。
4.6 强化产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同样是云南省魔芋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应成立由云南省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信委、科技厅、农业厅等部门参与的联合体,整合省级和楚雄、曲靖等各州市的省内科研和技术推广力量,强化魔芋产业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在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建设的同时,首先是针对产品加工、流通和市场销售中目前和未来的技术难题,与国内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进行功能性特异性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及保质技术研发,以优质绿色和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消费市场,提高云南魔芋产业附加值;以市场及加工带动种植基地发展,针对魔芋种植和基地发展中碰到的技术难题,持续开展魔芋优质绿色及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技术研究,提高魔芋种植的成效;利用云南省科技服务网络、农技推广网络和工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将绿色高效的新技术推广到产业发展中,推动魔芋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将云南省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魔芋技术示范区[16]。
4.7 建立现代化产品交易市场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引擎,而产品丰富、交通便利、信息通畅、生活方便的市场建设更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须。因此,应该逐步淘汰不能适应产业发展,最早自发集中在富源县老厂乡和楚雄市中山镇等的小集镇魔芋产品交易区,代之在楚雄市区、富源县城、景洪市区建立综合性大型现代农产品交易市场(大数据交易中心),利用云南省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将国内和东南亚国家花魔芋、白魔芋、黄魔芋、核桃、野生菌、茶叶、水果、坚果等融入市场交易,以现代规范的市场管理和产品质量标准,推动云南魔芋产业发展[16]。
4.8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魔芋产业培强壮大的关键是整合人才、资金、土地以及服务体系要素,强化要素对产业发展的保障[17,18]。
首先是健全产业人才培养制度,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和企业人才培养制度,实施多种方式的科技人员服务产业制度。二是畅通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农村信用贷款与保险制度,多渠道筹资设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鼓励生产者以承包地、生产设备、农用设施等入股企业和抵押融资,鼓励城市工商资本下乡。三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农村产业发展用地供给,完善土地租赁和土地流转政策。四是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业政策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市场服务等体系建设[17,18]。
鸣谢:感谢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张盛林会长、明亚中副会长及同仁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楚雄州农业科学院、昭通市农业科学院、西双版纳州农科所、临沧市农科所、楚雄市农业局经作中心、富源县魔芋研究所、永胜县农业局等单位和王玲等老师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