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儿童入托体检静脉采血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干预模式

2022-06-25王丽镯

智慧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静脉家属护理人员

王丽镯

(陇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 陇西 748100)

0 引言

心理护理是一项集心理学、护理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应用科学,是护理伦理学的姐妹学科,在临床护理中融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能够使得临床护理更好的开展。在妇幼保健机构中,儿童入托体检静脉采血属于必检项目的一种[1]。儿童对于注射都是有着一种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结合语言艺术的方式对儿童采血恐惧心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儿童在体检中的配合度和依从性,使得体检能够顺利的进行,并能够从侧面提高家长的满意度[2]。本文以体检的16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心理护理在儿童入托体检静脉采血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干预模式,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陇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入托体检的儿童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中男46例,女35例;年龄在3~4岁,平均(3.2±1.2)岁。试验组中男47例,女34例;年龄在3~5岁,平均(3.1±1.1)岁。对比两组儿童的基本资料发现,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文的研究已和儿童的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得到家长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了重疾病儿童以及存在认知障碍的儿童[3]。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对儿童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向家属告知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并做好体检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有些体检项目是需要儿童有着较高的配合度的,例如儿童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以及视力方面的检查等,这些方面由于并不会给儿童带来太多的不适感,所以儿童的恐惧感相对较低,只是需要儿童进行配合[5]。但像静脉采血等检查,会给予儿童带来一定的疼痛感和不适感,针头容易让儿童产生恐惧感,因此需要对检查的流程进行调整排序,将一些容易测试的检查内容放在首位,当儿童逐渐对检查进行适应之后再进行一些配合度不高的检查项目,进而使得体检中静脉抽血的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6]。

试验组:在基础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其具体的内容如下:①熟悉环境,在儿童家属进行健康宣讲之后,可以让儿童对体检处的环境进行提前适应,让其在体检室内进行走动,刚到医院的儿童由于陌生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这时能够让儿童逐渐地熟悉医院的环境,消除由于陌生环境而导致的恐惧感,同时可以观察和了解到其他孩子的体检情况,在走动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和儿童之间进行一定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让儿童的注意力得到分散,并提高儿童对于护理人员的亲切度,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逐渐消除儿童对于环境和周边护理人员的紧张感和陌生感[7];②榜样的树立。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往往正处于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较强的时期,会习惯依照自己的观察来进行模仿,同时也是十分渴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获取他人的认可与肯定的。护理人员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红花或者大拇指之类的贴纸,调动起儿童的积极性,对于一些能够主动配合一些难度较大的体检的孩子除了进行一些口头的表扬之外,还可以为其赠与对应的贴纸或者小糖果[8]。对于儿童阶段的孩子而言,往往有着一些单纯的好胜心理,护理人员在开始体检之前,尤其是在进行孩子较为抗拒和恐惧的静脉采血体检中,可以将一些表现优秀的孩子向其他孩子进行介绍,例如可以说,“某某小朋友可棒了,刚刚抽血的时候都没有怕,是个小男子汉呀,其他小朋友也可以这样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合理的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从而转移孩子对于静脉采血的恐惧感,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配合检查[9-10]。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采血操作时必须熟练快进针以及快拔针这两项能力,并且需要结合孩子的好奇心,通过一些语言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需要采用儿童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进行交流,防止孩子哭闹,进而实现穿刺的成功[11]。而对于3~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属于学龄前期,智能发育逐渐趋于完善,心理方面也发展较为迅速。所以,在采血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告知,可以告诉孩子采血会有点疼,随后给予孩子鼓励,相信你一定可以坚持住的,在进行采血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以及形象的比喻方式,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2]。护理人员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积极地给予孩子肯定,满足孩子的自尊心。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儿童的体检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将儿童进行体检的时间、配合的人数以及检查的准确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家属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让家属能够对本次体检中护理人员的态度、健康宣讲以及护理操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分,每项的内容分为满意、还行以及不满意三个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相关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进行表示,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则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检结果对比

对比两组儿童的体检情况发现,对照组的体检时间为(62.1±3.65),明显高于试验组的(39.25±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体检准确率和儿童配合率均为72.83%,试验组的体检准确率和儿童配合率分别为93.82%和92.59%,试验组的体检准确率和儿童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儿童体检情况对比

2.2 两组儿童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儿童的护理满意度发现,对照组满意31例,一般26例,护理满意度为70.37%;试验组中满意41例,一般30例,护理满意度为87.6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

表2 两组儿童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在儿童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保健措施的开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其直接影响到儿童身心发展以及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基于此,一般都需要通过体检的方式,借助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发育来评估儿童的身体状态和营养情况,进而更好地提供喂养直到。但是在对儿童进行入托体检静脉采血的过程中,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再加上采血作为一种侵入式的操作,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会由于创伤、体位限制以及空间制约等方面的因素,对儿童的舒适感造成影响,进而使得儿童出现紧张和恐惧的心态,这也就导致体检工作难以顺利的进行。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儿童家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行对应的健康宣教,使得护理人员和家属之间能够共同配合体检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对儿童进行心理方面的安抚,提高儿童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同时,需要加强和儿童之间的交流,通过儿童能够接受和喜欢的语言来进行交流,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者小挑战的形式来将儿童的恐惧心理进行转移和缓解,进而使得静脉采血的体检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13]。

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对比两组儿童的体检情况发现,对照组的体检时间为(62.1±3.65),明显高于试验组的(39.25±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体检准确率和儿童配合率均为72.83%,试验组的体检准确率和儿童配合率分别为93.82%和92.59%,试验组的体检准确率和儿童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儿童的护理满意度发现,对照组满意31例,还行26例,护理满意度为70.37%;试验组中满意41例,还行30例,护理满意度为87.6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作为基础护理工作的补充,将其融入体检开展的全过程中,对体检人群的特殊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有效的开展细致以及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工作[14]。

综上所述,在儿童入托体检静脉采血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使得体检更为顺利地开展,有效的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静脉家属护理人员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臣心对比,影领基层”病例诊断大赛第一季第一期病例诊断点评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