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2022-06-25李玉
摘要:“创造性叛逆”既是一种翻译现象,又是一种翻译策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决定新闻翻译中“创造性叛逆”发生的必然性,新闻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超文本因素是造成新闻翻译中“创造性叛逆”发生的根本原因。认识新闻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现象能指导国际新闻受众在接收新闻时能自觉去甄别信息的真实性,获得准确的新闻信息。文章从新闻的文本特点出发,结合功能学派的目的论, 在读者的期待视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这三种超文本视域下论述新闻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发生情况。在对几条新闻翻译的实例分析后,文章发现在新闻翻译的实践活动中,译者通常受翻译目的的驱动,偏离传统的忠实原则,在各种超文本因素的指导下,对被翻译的新闻进行“创造性叛逆”编译。
关键词:新闻翻译;“创造性叛逆”;翻译目的;超文本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073-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绵阳市社科联绵阳师范学院专项2019年度团队建设项目“绵阳区域文化翻译实践与译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MYSYTDZ10
一、引言
“创造性叛逆”最早是由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提出的,他说:“如果能够承认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背离,那么,我们就能愉快地解决掉那个让人饱受折磨的翻译问题了。”[1]
我国学者谢天振教授发现了这一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巨大价值,认为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是译者以自己的藝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原文进行接近和再现的主观努力。谢天振教授在他的《译介学》中明确指出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是译者为了达到某种主观愿望而对原文客观偏离的反映,创造性翻译不是与原文意思不一样,而是换一种表达方法来传递意境美[2]。
谢天振开了对“创造性叛逆”研究的先河。此后,杨武熊、许钧、袁莉、孙致礼等多名学者均对“创造性叛逆”展开研究[3]。
但是,国内学者几乎都把“创造性叛逆”局限于文学翻译之中,认为新闻报道就是准确传递信息,新闻是客观事实,“创造性的叛逆”是不应该发生在新闻翻译之中的。
近年来,唯一论述新闻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现象的文章也是把此种现象局限于软新闻,论者认为除了这些对真相要求不高的软新闻,其余的新闻翻译,特别是政治新闻翻译,必定是对原文信息的忠实再现[4]。他们都忽视了无论哪种形式的新闻翻译,都需要像文学翻译一样跨越异质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翻译目的。要实现其翻译目的,译者必须对新闻进行选择、有意识地误译、删减、节译,阐释等,最终造成“创造性叛逆”的发生。
从新闻的功能来说,客观忠实的报道是新闻的生命线,即使是“二次传播”的翻译新闻也不应该例外,都应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但在新闻翻译实践中,要实现新闻翻译绝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它们会受到很多超文本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曾供职新华社的刘其中教授在《英汉新闻翻译》一书中指出了新闻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在政治的影响下,新闻报道难免会带有倾向性,许多新闻工作者认真选取的材料通常是与 “本报”编辑方针相符的内容,而不会选用那些有违编辑方针、会损害国家形象的文字[5]。
二、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看新闻中“创造性叛逆”发生的必然性
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有三个法则:目的法则、忠实性法则和连贯法则。其中,目的法则是译者需要遵从的第一法则,在不违背目的法则的前提下遵从忠实性法则和连贯法则。根据汉斯的理论,译文质量的优劣既体现在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性,还体现在译文本身是否达到了译者所想要达成的目的[6]。因此,为了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话语规范和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译者会根据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某些翻译手段与方法使译文与原文发生背离。新闻翻译是以传达信息为目的的,让信息接收者获得意想不到的新信息,努力地让这些人去相信或不相信一些事情,属于应用文体翻译。因此,新闻翻译是所有翻译中目的性最强的一种翻译,新闻翻译不只是客观、真实地传达“他国”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其翻译的目的。
根据新闻事件的性质,新闻可分为软新闻和硬新闻。软新闻是情感意味浓、写作方法自由、整体格调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其目的是以其极富感染力的写法以及轻松自由的内容向受众提供娱乐资讯,增长受众见识,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译者在翻译软性新闻时,要根据译者本国读者的兴趣点选择需要翻译的软性新闻材料并对新闻材料进行必要的增删、改编,最终造成软新闻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发生。硬新闻指那些和国计民生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有关的客观事实报道,这类新闻应该严肃认真,报道必须迅速且准确。硬新闻对新闻材料的准确性要求是人们误认为硬新闻翻译中不会发生“创造性叛逆”的根本原因,他们忽视了新闻在肩负着大众传媒的使命的同时,还要担当党和政府的代言人,从他国翻译过来的新闻必然会受到政府、意识形态、文化、权力等超文本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创造性叛逆”。
三、新闻翻译中“创造性叛逆”发生的超文本因素
法国学者杰哈·简奈特在他的专著《超文本:阐释的临界》中首次提出了超文本概念,超文本指在文本中和文本外协调译文原著与出版世界之间关系的手段和工具,是译文原著和出版惯例之间的临界或门槛[7]。超文本概念及研究方法在最初是针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提出来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超文本概念已经被应用到非文学作品中去,其超文本的定义延伸到文本产生的政治体制、审查制度、文化环境、经济条件等大环境因素。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超文本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就从对读者施加影响拓展到对译者思维和行文的规范和制约[7]。在新闻翻译中,新闻机构或者翻译机构是一个大的超文本,其格式惯例、任务分配、翻译指引、审查制度、运作流程、译员守则等都是超文本因素;这些因素在新闻机构的运作、原文报道、译者及译文读者之间起着协调的作用。
从新闻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说,新闻的翻译应是对原新闻材料对等、等值、忠实的编译,但在新闻翻译的实践中,这些概念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翻译目的论明确了这一点:译文的用途和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翻译可以违背忠实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背离译文原文但最终依然能达成翻译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巴斯奈特和比尔莎会在他们的翻译著作《国际新闻翻译》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新闻翻译中究竟有没有一个真正的原文?因为他们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发现,新闻信息的翻译都是在翻译目的指导下完成的,所有的信息都要经过译者的重新整理与加工,最后编译出来的东西往往面目全非,没有翻译的影子了[7]。的确,在新闻中要找到完全对应的原文和译文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在新闻翻译中,译者必须在多种超文本成分的指导下,重新编译新闻材料,使编译过后的文本适合新语境,以实现其目的。接下来,笔者将从三种超文本成分去论述新闻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发生。
(一)读者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的产生在文学理论界一石激起千层浪。接受美学的理论核心就是读者,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情绪状态、思维状况和心理活动是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点。在翻译实践时,译文原文的确定性和译文读者的不可确定性要求译者既要竭力忠实于原文,又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心境和期待视野。因而,译者既要做到使译文具有开阔读者眼界的作用,又要使译文符合读者的需求。为了符合译文接收者的阅读需求,成功的新闻翻译者就需要先对译文接收者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等因素进行分析,对译文进行删减或改编,使原新闻材料发生“创造性叛逆”,最终实现新闻的传播目的。比如:
原文:Bush’s daughters reach legal age to drink.
译文:布什家有女初长成,从此贪杯享太平。
原文要表达的是布什一对女儿不用再担心媒体关注她们酗酒,因为这两个姑娘已经达到法律规定的饮酒年龄。这句英文原文只是对布什女儿的情况进行客观陈述,但因为这是一则娱乐新闻,为了使译文符合读者的娱乐期待心理,译者就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对译句做了“创造性叛逆”的处理,让人浮想联翩,很好地实现了译文娱乐大众的翻译目的。
(二)意识形态
文化操纵学派的代表人物勒菲弗尔和巴斯奈特提出: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事物的感官思想,源于社会存在,对翻译的影响巨大,它以无形的力量时刻影响着译者的思想或行文状态[8]。虽然此种说法有点过于夸张,但不管怎样,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那么,意识形态究竟是什么呢?在汉语词典中,它的定义是这样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风险并存。这个机遇和风险共存的世界主要由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组成:一个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另一个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之上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而西方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大国,如英、美、法、德,这些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上的。中国和西方主流国家意识形态的异质性,导致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在许多问题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矛盾观点,这就必然造成在对同一新闻材料进行编译时会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进行“创造性叛逆”的改编,以利于自己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阵营的思想和观点的传达。
以西方媒体中一则关于中国原油期货的新闻为例:"Such destabilization moves have often prompted China’s government to intervene in markets in one way or another。"这则新闻原文中的英语单词intervene本意为阻碍和干扰,带有贬义。该新闻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新闻报道,因为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使用了intervene这个具有贬义色彩的单词,与我国真实的原油产物情况不符。中国译者在翻译这则新闻时,按照中国原油市场的实际情况翻译为“在市场动荡和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运用多种方法调控市场”。
(三)文化传统
译者在翻译中遭遇的异质性文化及此种异质性文化给翻译带来的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把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局限于文学翻译,忽略了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新闻翻译主要是指立足于不同文化的异质性,由代表本国的新闻机构用本国的官方语言对他国的新闻进行新闻编译的翻译实践活动,而这种翻译实践活动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常说的国际新闻。不同语言在不同文化间的互译变换必然让新闻翻译跨越异质文化,因此,编译者应当在不完全背离客观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一些翻译策略使文本得以跟本地的受众进行“对话”,实现其传播目的。而这种“归化”策略的运用最终常常表现出对原文的“创造性叛逆”。
例如,不同的文化催生不同的语言习惯,随之又影响到叙事的风格及结构。通常情况下汉语表达方式较为含蓄,在谈论一个人优秀时不会直接用“优秀”来评价他,而通常会用一些暗含典故的成语,如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中龙凤等。因此,英语的新闻译者在遇见这类词语时,只能用归化的策略用英文里具有相同意义的单词,比如marvelous、incredible、amazing等去表达。当然,也可以用阐述法,把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讲述出来,但是这就不符合新闻简洁的原则。又如,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深的性忌讳,对于涉及这方面的新闻报道需要小心措辞:
原文:High school students in xx are far more promiscuous than their parents think,according to a survey conducted in a city district.
译文:某社区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XX地方的高中生的开放程度远超出他们家长的想象。
在这个翻译里,promiscuous这个单词的原意是性乱交,与性有关的词语在英语语境中只是一个普通且寻常的单词,西方人对性的描述基本上没有什么避讳。但受传统儒家道德观念的约束,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存在性忌讳,因此为了符合和宣扬中国的传统伦理价值观,这里就不能固守真实的原则来进行准确翻译,必须让敏感部分与原文相背离才能使其符合中国读者的接受心理,把其翻译成“开放”,既在一定程度上忠实原意,又能让新闻接收者易于接受。
四、结语
一方面,新闻及新闻翻译注重客观性、准确性和中立性,强调用事实说话。另一方面,由于在编译过程中新闻会受到诸多超文本因素的影响,新闻翻译的此种追求成为一种理想。因此,在翻译的实践活动中,译者通常受翻译目的的驱动,偏离传统的忠实原则,在各种超文本因素的指导下,对翻译新闻进行“创造性叛逆”编译。
参考文献:
[1] 埃斯卡尔皮·罗贝尔.文学社会学[M].符锦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8.
[2]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
[3] 黄四宏.被遗忘了的创造性叛逆[J].四川外國语学院学报,2005(2):105-108.
[4] 边园.软新闻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5):110-112.
[5] 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7.
[6] 焦丹.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论对德国翻译功能目的论之启示[J].福建论坛,2013(6):89-92.
[7] 张芳美.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1(2):50-55.
[8] 勒菲弗尔,巴斯奈特.翻译,历史和文化[M].伦敦:品特出版社,1990:100.
作者简介 李玉,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