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军东征:1936年“经营山西”的战略考量

2022-06-25

读报参考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东征阎锡山军团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革命形势,迫切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依据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逐步提出“经营山西”战略,并发起了红军东征战役。

毛澤东“经营山西”的战略考量

  中央红军经过长征与陕北红军会师之后,虽然找到了一块立足之地,但困难仍然很大。

  一是红军的力量比较弱小,当时红一军团只有l万人,红十五军团也只有7000余人,红二十八军则不足1500人。尤其是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但减员很多,且过于疲劳,亟待补充和休整。而陕北根据地虽然占有20多个县份,但在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40余万人口,经济落后,地瘠民贫,无法解决红军兵员的补充和军需供给问题。

二是陕北与华北之间有黄河天险与崇山峻岭的阻隔,红军难于一步跨向抗日前线。更为严峻的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重新调集陕、甘、宁、绥、晋五省军队联合“围剿”红军。红军四面受敌,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日本在华北制造“华北事变”,妄图侵占中国华北地区,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

党和红军如何打破“围剿”,进而救亡图存,领导同志们的意见并不统一,部分人建议往西边向宁夏求发展;部分人主张往北边向内蒙古发展,以背靠苏联;部分人建议向南发展,以抵挡住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进攻,堵住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的通道,以巩固陕北根据地。

经过对上述意见的反复研究、深入比对,毛泽东认为,应该向山西发展,唯此才是“用战争、用开展、用不使陕北苏区同我们脱离的方针与外蒙靠近”,根本的方针是“东讨,东讨之利益是很大的”。

1935年12月中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不仅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在作军事问题报告时明确指出,红军作战的战略方针应是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首先把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相联系,一切战争都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下进行。红军应利用当前蓬勃发展的抗日形势,积极向山西发展,在发展中求得苏区的巩固和红军本身的扩大。毛泽东通过把握全局、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说服工作,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东征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从而使得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发动红军东征的决定。

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75天

东征战役初期,毛泽东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对红军行动、地方工作的部署,主要是立足于在山西西部的吕梁山区建立一块与陕北相连的根据地,以“取得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之有利条件”。

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的红军抗日先锋军(由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等部组成)发起东征战役,很快就突破阎锡山精心布置的黄河防线,随后顺利进入山西境内,完成东征初步战略任务。

红军进入山西后,发展顺利,连续取得关上、蓬门、兑九峪战斗胜利,给阎锡山晋绥军以沉重的打击。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完成发展根据地的任务,毛泽东决定红军兵分三路南北展开:以红一军团为主的右路军沿汾河和同蒲铁路向南作战;以红十五军团为左路军乘虚北上,创造晋西北游击根据地;以方面军直属队及红十五军团一部为中路军,担任钳制反击之敌、控制黄河渡口、维护后方交通等任务,从而形成了中路牵制晋绥军主力,左右两路分头北上南下发展的进攻态势。

在红军分兵三路进军期间,1936年3月20-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山西隰县大麦郊附近举行了扩大会议(即晋西会议),重点研究讨论军事战略方针问题。毛泽东正式明确地向中央提出他的关于“经营山西”战略。他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经营山西,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步骤。”

依据会议精神,毛泽东、彭德怀为红军制定了行动方针,要求:红一军团分五步“打网式”发展,最后占领正太铁路,然后依情况决定或出河北,或出长治、晋城;红十五军团在晋西北创建根据地,并配合在神府行动的红二十八军,控制黄河一段,打通与陕北的联系。

红军东征的节节胜利,使阎锡山非常恐惧,不得不向国民党中央蒋介石求援。这正中蒋介石下怀,他正想通过插手山西的事情,削弱阎锡山的力量。于是,蒋介石在4月间派陈诚统一指挥关麟征、商震等部10个师进入山西,帮助阎锡山的晋绥军合力“围剿”红军,给红军造成巨大的军事困难。与此同时,在陕甘地区,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东北军、杨虎城西北军向陕北进攻,封锁黄河防线,企图将红军阻滞于山西一举歼灭。

面对这种危险局面,如果我军继续坚持东进,势必扩大战争规模,很可能导致大规模内战爆发,同时也将在蒋军、阎军的联合攻击下孤军作战,很难获取进展。如此,这个时候,红军在山西作战已无有利条件。基于上述情形,为了保存抗日力量,避免内战扩大,便于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毛泽东果断决定变更原来的作战部署,决定红军西渡黄河,回师陕北。

4月28日,毛泽东与彭德怀发布了《关于西渡黄河扩大陕甘苏区的命令》,从5月2日开始,红军陆续返回陕北。

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火种

红军东征历时75天,转战山西50余县,传播了革命火种。尽管暂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红军东征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及其历史意义,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经营山西”东征发展战略的远见伟大。

红军东征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巩固扩大现有苏区”的任务。由于红军在山西的军事行动,打破了国民党军事“围剿”的困局,大大减轻了陕北根据地的军事压力,为巩固扩大陕甘苏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红军东征在山西吸收新兵8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4000余支,火炮20余门,组建地方游击队30余支,筹款30余万元,不仅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锻炼了部队,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为抗战全面爆发后奔赴抗日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军事基础;而且,红军东征的伟大成果还缓解了陕北根据地的经济困难,从而为巩固和发展陕北根据地创造了一定条件。

  通过东征山西,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抗日决心,推动了山西和华北的抗日救亡运动,为后来的全面抗战作了战略上和现实上的准备;党和红军对山西省情有了更多的实际了解,也在政治上、军事上深深震撼了山西的阎锡山集团,逐步引起了其统治集团内部思想上、政治上的分化和动摇。这些都为以后争取阎锡山政治态度的转变,促成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当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红军东征,不但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火种,唤醒了山西广大民众的抗日觉醒,建立发展了党的地方组织,而且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我党我军同全国各党派尤其是同张学良、杨虎城等地方实力派抗日统战关系的建立。红军东征开始后,党中央先后派李克农、周恩来同张学良举行了洛川会谈和延安会谈,并将“抗日反蒋”的方针适时改为“逼蒋抗日”的方针。这一重大策略的转变,对促使张、杨此后发动“西安事变”,促进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摘自《党史文汇》文正明)

猜你喜欢

东征阎锡山军团
中国军团东京奥运38金全记录
这条规矩阎锡山坚守了38年
“绿豆军团”成长记
论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杜文秀起义扩张
浅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匪首”阎锡山
“匪首”阎锡山
“匪首”阎锡山
“东征”与实现民族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