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四军军歌》在炮火硝烟中诞生

2022-06-24袁振威

军嫂 2022年8期
关键词:项英军歌政治部

袁振威

我是听着老前辈讲述《新四军军歌》的故事长大的。我父亲袁国平,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我母亲邱一涵,在皖南事变时期任新四军教导总队宣教科长。《新四军军歌》曲作者何士德所在的文化队隶属于教导总队,因此母亲对《新四军军歌》的创作过程十分清楚。看到陈毅等革命前辈对军歌的有关讲述,更让我不仅认识了军歌、了解了许多军歌的创作历史,而且尤其爱上了《新四军军歌》。

袁国平受命主持创作

1939年2月,周恩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视察。在一次会议上,他和新四军的领导同志一起商定了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大家都非常兴奋。

新四军军长叶挺提出:“我们应该写一首军歌反映这个方针,让全军将士都知道我们的奋斗目标。”与会者异口同声表示赞成。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表示:“一首高水平军歌的作用相当于为新四军编写了一本教科书,可大大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国平作词是行家,他抓军歌的创作是最合适的。”

项英又明确了军歌的创作要求:“第一,应宣传我军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第二,要明确我军的宗旨和目标。第三,军歌应该是进军的号角,能催人奋进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是一首好的军歌。”

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讲,我正在写一首诗,待完成后可供参考。项英则对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说,我给中央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报告,你也可以看看。

在炮火硝烟中诞生

《抗敌报》(1938年5月1日创刊的新四军军部机关报)很快刊登了歌词征稿启事。朱镜我、朱克靖及袁国平先后拿出了自己的初稿。经政治部讨论,一致认为其中一篇完全符合项英对军歌的要求,确定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

1939年4月上旬,袁国平收到陈毅的叙事诗《十年》并附有一封信。信中说,“我因在军部滞留的时间较长积压许多军务急需处理,又要忙于传达周副主席和军部的指示,为军歌作词之事只能作罢。现将诗稿寄来以供参考。”朱镜我和时任《抗敌报》副主编的马宁先后着手修改,均感到此诗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改动一字都困难。马宁还说,《十年》是叙事诗,与歌词不是一种文体,很难改成歌词。

经会议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政治部原选定的稿子完全符合军歌的要求,已经反映了《十年》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遂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来稿的可取之处,做了进一步修改后,决定将其发军部和各支队征求意见,同时交作曲家何士德谱曲。

陈毅收到军歌歌词征求意见稿后,认为歌词很好,并建议将“光荣北伐武昌城下,镌刻着我们的姓名”中的“镌刻”改成“血染”。袁国平采纳了陈毅的意见。

袁国平还和何士德商量如何谱好曲,强调谱曲时要加强战斗气势,特别强调“歌词第一段最后一句‘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和第二段‘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要重复两次”。他在听完第一稿谱曲后,又提醒《新四军军歌》的曲调“应高昂雄伟,要有一往无前的进军气魄”。第二稿在文化队内部试唱,大家认为这一次好多了,雄壮、高昂、节奏鲜明;不足之处是,新四军指战员大都出身工农,学唱难度较大。于是,谱曲再一次作了大修改。第三稿完成后,曲调更加雄壮有力、鼓舞人心,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和号召力。

1939年7月1日中午,在云岭(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附近的新村文化队礼堂,何士德指挥军部文化队的歌咏队试唱了《新四军军歌》。试唱结束后,项英当即叫“好”,并说:“你们唱得好,唱出了新四军的光荣传统,唱出了新四军的英雄形象。”

袁国平代表军部郑重宣布“通过”,并将歌曲正式定名为《新四军军歌》。

正当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突然,日军12架飞机窜到了云岭、中村一带上空,狂轰滥炸,当地老百姓和部队都有伤亡。警报解除后,项英和袁国平发表了义愤填膺的讲话。项英愤怒地说:“日寇今天的轰炸对中国人民又欠下一笔血债。我们要用各种战斗来回击敌人,大家要到部队去教唱军歌,用革命的歌声激励士气,打击敌人。”

鼓舞几代人顽强奋进

1939年10月12日,在新四军成立两周年纪念日之际,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联名签署命令,正式公布《新四军军歌》。

当年在皖南采访的美国著名女作家、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被指战员们学唱军歌的热烈气氛所感染,她称《新四军军歌》为“时代的强音”,并提笔将歌词译成了英文,传到了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史沫特莱在奔赴北京途经英国时因病去世,临终前她嘱托朋友将她的歌词翻译手稿等遗物一起寄给了她曾采访过的朱德总司令。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指定由上海的大中华唱片厂(中国唱片总公司前身)录制唱片。开国大典前赶制的编号为“大中华唱片厂38254”的唱片很快报送北京,其一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另一面即是《新四军军歌》,这张唱片仅制作10张,可见《新四军军歌》在革命歌曲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新四军军歌》名副其实是在炮火与硝烟中诞生的,署名一般为集体作词、何士德作曲,其后数十年间,它发表在诸多出版物上,更传唱于中华大地,经久不衰,鼓舞了几代人顽强奋进。

那歌声回响,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代代相传!

(本文转载自2019年11月12日《解放军报》,有删节)

编辑/贡伟

猜你喜欢

项英军歌政治部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政工学刊》2016年优秀通讯员
《政工学刊》2013年优秀通讯员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真实的项英
项英军事实践的重要历史见证——写在《项英军事文选》正式出版之时
红军时期的前方与后方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