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探究
2022-06-24董兰
董 兰
(江苏省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 225700)
物理课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物理中的诸多知识点都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有所体现,照理来说,学生在面对这样一门高度贴合实际生活的学科,学习起来理应得心应手,但从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对物理存在着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老师在实验教学时,和实际生活相脱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授,忽略了和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不会实际应用,久而久之,打击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老师要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采用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实施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基础
1.1 重视实验教学
老师首先自身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要在意识上重视实验教学,在行动上积极实施实验教学生活化,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全方位的对学生的物理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
1.2 改变现有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
就目前实验教学的评价现状来看,其评价的方式主要以中考实验探究题和应用题来完成评价,因此是用笔试的方式来考察实践操作水平.虽然这样的考察方式能够有效的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实验设计等能力,但是并没有实际操作的考察,而且即便有加试实验,但是其成绩也没有纳入到中考的总分当中,导致加试实验逐渐流于形式.因此调整教学评价方式势在必行,要将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纳入到中考成绩当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重视程度.
1.3 合理分配课时
物理实验包括诸多类型,如演示实验、课下实验、分组实验等,老师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实验的内容进行调整,比如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分组实验的前提下进行问题探究,为给学生创造展示课后小实验的机会,过多的占用课堂时间,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因此想要真正落实实验教学生活化,就要合理的分配课时,防止所增加的课时最后演变为试题训练,避免老师担心影响教学节奏,而压缩试验时间.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1 挖掘生活资源创新物理实验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中,使用的素材大多都是特定的材料,学生对这类材料的熟悉程度不高,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也不熟悉材料的具体使用方式,因此在实验中不敢去操作,感觉和材料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这就导致学生即便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却并不了解素材的实用性.因此老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根据教学的内容结合生活去选择相应的素材,让学生使用生活类的素材来进行物理实验,从而让实验课堂当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借由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生活理念融入到实验教学里,以拉近学生和物理实验之间的距离,更好的体会到物理实验的作用和意义,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老师要重视将物理实验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挖掘生活中的可用资源,创新物理实验.可以多使用学生在生活当中常见的物品,将之加工成为物理实验中的器材,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认知,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实验,激发其求知欲,更好的掌握实验中的原理和规律.在实验当中使用生活资源为学生进行实验展示,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生活教学情境,促进其实验思维的形成,助力实验的完成.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鸡蛋引入实验,让学生进行瓶子吞鸡蛋的实验.老师在实验前可以先向学生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实验.提问学生鸡蛋会不会掉到瓶子里?学生借由书本知识会进行猜想,然后老师可以提出下一个问题,想要掉进瓶子里需要做些什么?在该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如图1的实验,学生会惊讶于鸡蛋竟然轻松的落入瓶子中.实验完成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借由视频更加直观的了解大气压.
图1
此外,对于一些效果不甚理想的实验,比如实验结果不明显、不易被观察的实验,都可以结合生活资源来对其进行优化.比如在如图2的《物体的惯性》实验当中,老师可以使用毛巾、木板、棉布为学生展示出惯性.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学生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因此老师可以将之布置为课下探索试验,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图2
利用生活资源辅助物理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实验当中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降低实验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研究力的三要素》实验中,老师可以结合气球这一物品来进行力的三要素的教学.由于气球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将其利用到教学当中,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探究气球和即将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气球的形变以及速度的变化是什么力所导致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足的拓展.相较于传统的实验来说,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气球的形变和飞出去距离的长远来观察力的改变,实验的现象更加明显.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当中观察物理现象,积极的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物理老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该多选择富含生活气息的素材,并且让学生借由自己动手去制作实验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程度,为实验课堂注入更多的生活元素,活跃整个实验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到物理实验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凸显出物理学科的实用性.
2.2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实验
想要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对实验进行合理设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生活经验,降低实验的难度.比如在《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实验中,教材当中对这一实验的说明是,利用压强计的金属探头在水中变化方向,由压强计上的液面的高度变化来显示压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需要用到压强计,实验的趣味性不强,体验感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起来有所困难.因此老师可以创新性的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让学生将手套在塑料袋上,然后将手缓慢的放入水中,感受塑料袋从四面八方紧贴于手上,借由简单的现象来讲解复杂的原理,向学生解释水中存在压强.实验简单易操作,所使用的材料也方便易得,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此外,老师还可以重新对实验的装置进行设计,以更好的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比如在《焦耳定律》一节中设置了两个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热和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实验方法为在两个容器中密封等量的空气,连接u形管,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变化判断容器中温度的变化,虽然这一实验方案符合学生的探究规律,但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却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该实验要求良好的密闭性,一旦漏气将影响试验结果,且实验耗时较长,有时需要花费2-3个课时才能够完成实验,实验时间的拉长也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因此可以将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将实验设计为一个实验,电路图设计如图3.
图3
让学生分析R1、R2的变化来了解电热与电阻的关系,通过R2、R3的变化来了解电热和电流的关系,这一即缩短了实验的时间,又降低实验的难度,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实验中可以采用变色贴来测试温度的变化,减少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更方便学生观察和实验.
2.3 积极开展课外拓展实验
实验教学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课上,老师可以适当的延伸实验教学,将实验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进行小实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实验氛围,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动手实践进行小实验.比如对于课本当中的《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观察水的沸腾》等比较简单实验,老师可以适度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物理学习走入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应该注重实验和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知识对于实际生活的用处,从而真正的学以致用,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能够搭建起物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让物理真正的走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当中完成物理学习,调动生活经验,提高理解能力,学会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树立起科学意识,提高科学品质,提升物理水平,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