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梦洄游记
2022-06-24本专题策划本刊编辑部
◎本专题策划 | 本刊编辑部
保护国宝中华鲟 摄影/黎明
超20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
◎文 | 唐东军 孙钰芳 叶孜 编辑 | 王旭辉
4月9日,2022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超过20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
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宜昌市政府、中国三峡集团共同主办。放流系列活动共分3次举行,放流总数为25万尾。
此次放流中华鲟均为三峡集团2009年以来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华鲟,放流延续“中、青、幼”相结合的科学策略,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半岁,放流数量较往年得到大幅提升。“在《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和十年禁渔的大背景下,此次放流对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促进中华鲟自然种群恢复,以实际行动助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表示。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的旗舰物种,有“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
来自三峡大学的志愿者方曼琴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加放流活动。她说:“放流中华鲟对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积极意义。作为一名宜昌人,能够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荣幸。”来自孟加拉国的优米是三峡大学的留学生,她说:“能够亲手把鱼放归长江,我非常的感动。我觉得,保护中华鲟,也是长江大保护的一部分。”
三峡集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期致力于中华鲟及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及研究工作。四十年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围绕中华鲟人工种群建设中的繁育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发育调控技术开展持续的科研攻关,在率先突破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技术后,又成功实现25万尾规模化苗种繁育。
人工繁殖及放流是鱼类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通过人工技术手段实现鱼类种质的延续并对野生资源形成持续补充。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自1984年以来已连续开展65次中华鲟放流活动,累计放流数量近530万尾。“近年来三峡集团加大中华鲟保护力度,投资3.6亿元建设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中华鲟人工种群梯队,对中华鲟物种保护形成了有效支撑,有利于中华鲟种群资源恢复。”雷鸣山说。
中华鲟放流 摄影/黎明
中华鲟个体大、洄游距离远、生活史复杂,其90%以上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但目前对其海洋生活史阶段的生存状态了解极少。三峡集团立足自主创新,在开展繁育技术、发育调控、种群管理技术研究基础上,同步开展放流追踪、海洋生活史研究等科研攻关,对中华鲟保护形成全方位支撑。本年度,科研人员将继续实施放流中华鲟沿江洄游和海洋活动的双路径监测,评估中华鲟在我国近海海域分布情况,分析影响其野外存活及活动的主要环境因子。此项研究,将为下一步中华鲟保护相关措施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
今年,在农业农村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等各级主管部门支持下,三峡集团首次联合国内相关中华鲟保护机构开展流域化中华鲟放流,以形成中华鲟保护合力,利用长江十年禁渔窗口期,促进中华鲟野生资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