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融合下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2022-06-24

关键词:空间设计城乡空间

李 季

(合肥学院 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城乡规划学者研究的热点。学术界多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层面和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微观层面研究城乡融合,较少从产业融合、产村融合的中观层面研究。另外,学术界研究对象多为普通乡村,对城乡融合重要的纽带——城市边缘区乡村研究较少。因此,以产村融合为导向,研究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建立“产业模式—行为规律—乡村公共空间”的科学联系,旨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建议。

一、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其在城乡融合中的作用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农村腹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它通过吸收接纳城市的技术、资本和来自乡村的劳动力,并作用于城市和农村腹地而成为城乡联系的纽带[1]。城市边缘区由内向外依次为城郊模糊区、城市近郊和城市远郊。城郊模糊区又包含紧邻城市建成区的城乡接合部和环城绿带。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实体(身体)可达和视觉可达的所有乡村场所[2],包括生活性公共空间、生产性公共空间和生态性公共空间。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空间载体。首先,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有助于现代产业要素集聚,增加乡村产业竞争优势。其次,以农田林网河流林带为骨架构建的乡村生态安全格局,能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保障产业发展。再次,完善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能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激活乡村活力。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的合理建设推动了城乡纽带区域的产村融合、产业融合,也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

二、我国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的招商引资驱动型城市规划使我国城市边缘区乡村一方面受到城市扩张的蚕食[3],另一方面吸纳大量来自农村腹地的农转非人口,造成边缘区乡村景观格局混乱,乡土风貌丧失。

(一)城郊模糊区乡村及其公共空间现状

城郊模糊区乡村由于毗邻城市建成区,乡村产业分布深受周边城市产业的主导,主要以较小规模的附属性工业和传统农业为主。这类乡村的工业空间基本产生于乡村聚落空间中,且分布较为分散。城郊模糊区乡村由于工业空间分散和大量城市交通路线贯穿村域,导致乡村用地布局混乱,田块规模较小,不适宜发展现代农业。又因为自身地理优势和工业发展需求,城郊模糊区乡村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导致乡村聚落中租房需求大增。原住村民为增加经济收入随意搭建辅房[4],其结果是乡村生活性公共空间被不断挤占,供求关系失衡。城郊模糊区乡村的生产性和生态性公共空间也因没有法律保障而被不断蚕食。另外,城郊模糊区乡村往往聚集城市转移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造成乡村公共空间整体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很多区域已不适合村民开展公共活动。

(二)城市近郊乡村及其公共空间现状

城市近郊乡村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相隔环城绿带,乡村产业分布较为独立。这类乡村的产业以传统农业、小微制造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乡村临近城市中心,人口外迁较多,导致传统农业衰落。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增长,乡村开始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休闲旅游业。此类休闲旅游业多为一个或几个家庭经营,没有形成乡村统一开发格局,服务品质较差且没有特色。乡村中小微制造业同休闲旅游业一样,没有品牌意识,出现低效恶意竞争现象,浪费生产资源,污染村落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不能很好地支撑产业集聚发展。由于城市文化的入侵和新型产业的注入,乡村公共空间总体风貌偏向城市化,定位不清。

(三)城市远郊乡村及其公共空间现状

城市远郊乡村是距离城市建成区最远的边缘区乡村,一般拥有城市周边自然山水资源。近年来,这类乡村利用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短途旅游。乡村通过土地流转逐步形成景区化空间布局。但客观上,城市远郊山水资源景观质量一般,与农村腹地风景名胜区相比较为平淡,风景区级别较低,吸引城市客群能力有限。乡村为扩大旅游市场,盲目建设民宿项目,甚至建设城市综合游乐园。这种没有充分论证和市场细分的产业发展,必然导致乡村旅游业缺乏竞争力,没有与城市近郊乡村的文化旅游和农村腹地的生态旅游形成错位发展。城市远郊乡村公共空间在乡村景区化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忽视了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原本功能丰富的乡村公共空间市场化后,功能单一,不再承载村民多元化的社会活动。

三、产村融合下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原则

城乡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而产业融合的基础又是产村融合。城市边缘区乡村需要清晰的产业定位,还需要具体的产业发展载体——乡村公共空间才能促进乡村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乡村公共空间的优化布局,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增加村民收入,进而实现乡村留住村民,吸引市民。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乡村发展中,公共空间建设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是部分城市边缘区乡村过分追求空间景观化而忽视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性,使其成为“形象工程”;二是部分城市边缘区乡村盲目发展产业,出现用地布局混乱, 挤占乡村公共空间,忽视乡土文化传承等问题。因此,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需要遵循适度的、具有弹性的且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建设。另外,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还要体现新时代城乡居民的审美诉求,体现乡村风貌的原真性。

(一)积极拓展,适度开发

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的积极拓展体现在规模拓展和功能拓展两方面。首先,城市边缘区乡村要积极开发绿色空间为公共空间,服务城市客群。城市边缘区拥有广阔的绿色空间,比如都市林带、荒野湿地等。这些绿色空间可以通过适度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整合形成可供人们观赏、休憩、锻炼、教育的环城绿带,满足居民游憩需求。其次,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要积极拓展功能,从而满足村民需求。传统的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较为封闭、内向,而现代城市边缘区乡村由原来的纯生产空间转为生产—消费空间,乡村公共空间只有适当开放、多元,并增加更多的设施和功能,才能满足村民需求。

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的适度开发体现在生态优先和审美适度两个方面,旨在通过弹性的建设让乡村能够应对城市边缘区空间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首先,产村融合应该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以坚守生态承载红线为前提发展乡村产业,规划用地布局。城市边缘区乡村应通过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确定生态敏感性较低的区域是适宜建设生产性公共空间还是生活性公共空间。一般而言,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适宜生态维护或生态开发,建设生态性公共空间。其次,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要适度景观化,注重功能使用和乡村文化的传承,而不是景观的随意堆砌。在消费社会的审美文化刺激下,乡村公共空间越来越被商业物质美学和形象视觉美学所绑架,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过于模仿城市的公共空间,如在乡村中建设尺度宏大的广场、综合性游乐园;采用大草坪、规则式绿篱等城市园艺手法绿化乡村聚落空间;对乡村道路实行全硬化处理等。乡村公共空间应遵循弹性的设计,从时空维度上让景观时效得以延伸;多采用水景与绿化等软质景观围合空间,灵活处理空间边界;适当留白空间,形成疏密有致的乡村公共空间体系,延续东方园林虚实结合的审美意识。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的适度开发,其实质是顺应村落原生肌理,体现乡村文化自觉,以适度开发之“柔”克城市文化入侵之“刚”,解决好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不协调、外来人口与原住村民不和谐等城市边缘区乡村社区建设问题,从而增强村民对乡村整体环境的融入感。

(二)分类分期,体系化建设

城市边缘区乡村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与区位优势,其产业发展应融合农业的社会、文化、生态功能,服务城乡融合。从城乡互补的产业发展角度来分,城市边缘区乡村可以分为城市服务型、现代农业型、农业拓展型、文化旅游型和山水田园型等五类(见表1)。根据城市边缘区乡村的分类,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也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城市服务型乡村公共空间、现代农业型乡村公共空间、农业拓展型乡村公共空间、文化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和山水田园型乡村公共空间。每一类乡村又包括生产性公共空间、生活性公共空间和生态性公共空间三类。城市边缘区乡村应分析新形势、新问题,明确乡村功能定位,进而明确乡村产业定位和业态构成,最终在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的基础上详细设计公共空间,形成“产业模式—行为规律—乡村公共空间”的科学联系(见图1)。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还需要根据产村融合程度来分期实施。在产村融合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间段里,逐渐完善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见表2)。

表1 城市边缘区乡村分类

表2 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分期

图1 “产业模式—行为规律——乡村公共空间”科学联系

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体系建设体现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城市边缘区乡村应在遵循乡村公共空间与产业发展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乡村公共空间与产业的统一整体。利用GIS分析乡村每个斑块在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社区生活、生态维育等方面的适宜度。城市边缘区乡村要在保障生态优先和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公共空间与旅游业、体育休闲产业等多种功能[5],形成“公共空间+”的体系化发展模式。中观层次,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要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通过城乡公交、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城市边缘区乡村10分钟社区生活圈和30分钟城镇生活圈。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活化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增加城乡共享[6]。宏观层次,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在远期建设中应形成“点—线—面”三大形态的空间体系,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环境融合、产业融合[7]。空间体系中的“点”为城市边缘区产业融合较为成熟的乡村形成的特色小镇公共空间;“线”为分布在环城绿带内和城市绿轴上的乡村公共空间;“面”为城市边缘区内大部分普通的乡村公共空间。通过网络化公共空间的建立,更好地服务于城乡要素流通,满足“多元主体+多样需求”的城乡市场。

(三)以农为本,回归田园

城市边缘区乡村在产村融合过程中要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原则,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有了坚强的第一产业基础,城市边缘区乡村才能发展好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为城市客群提供休闲游憩产品为主的第三产业。城市边缘区乡村需要巩固农业根本,通过完善农田林网、修复涵养水源等方式营造各式各样的农业生产性公共空间,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在固本的同时还需要强乡土文化之源。应基于城市边缘区乡村巷道、民居、历史遗址等人工环境要素构建历史人文景观廊道;基于山体、水系、农田等自然环境要素构建生态农业景观廊道,再将两种廊道叠加形成乡土文化空间网络,实现乡村各文化斑块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在功能上满足以农为本的需求,在美学追求上要积极表现生态田园意境美,营造田园诗意空间。城市边缘区乡村要在协调好村落与自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人与社会等关系背景下布局公共空间,创造出人、自然、建筑、社会相融合的乡村公共空间[8]。城市边缘区乡村要抓住生态文明发展机遇,建设乡村特色生态景观。在城乡居民诗意栖居的共同愿景下,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在空间尺度、布局和功能上均有新的要求,即乡土味浓、时代感强、现代性高的乡村田园意境[9]。通过营造田园诗意空间,协调好城市边缘区乡村环境对于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与审美文化精神要求之间的关系。

四、产村融合下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说:“只有生产出一个合适的空间,才能使生活方式和社会得到改变。”[10]当公共空间外部形态发生变化时,空间结构和内部关系亦发生变化,并由外而内作用于空间结构中的行动者[11]。因此,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需要在产村融合的设计维度下探讨设计策略,从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一)产村融合的设计维度

城乡融合内在机制是打破阻碍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瓶颈,整合优化城乡要素资本,资源共享,为乡村注入现代生产要素,激发乡村内涵活力[12]。在“产业模式—行为规律—乡村公共空间”科学联系中,产业模式的升级转换、融合发展是城乡融合的基础,符合现代村民、城市居民行为规律的人居环境建设是城乡融合的关键。另外,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城乡建设应避免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应该将人与自然看成生命共同体,以“生态+”方式倡导生产发展生活新形式。生态空间的维护与开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产村融合的设计维度包含产业引领、民生促进和生态保障三个方面(见图2)。

图2 产村融合的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维度

产业引领是指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要突出自身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吸引相关产业要素,并能有力承接产业要素的落地发展,实现“以村促产”。随着乡村公共空间面貌和环境的不断改善,形成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引领、第三业产为纽带的现代乡村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以产促村”“产村融合”。民生促进是指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要满足原住村民、城市居民对现代乡村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充分了解原住村民在空间改造中的行为和心理适应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共享化,从而实现社会融合。生态保障是指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要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构建乡村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生态服务产品,将生态产品价值在生态融合中实现。

(二)产村融合的设计策略

在城市边缘区乡村中,生产性公共空间直接

服务于产业与乡村的融合。生产性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功能分区、活动类型等要素更加多样化。生产性公共空间在不同产业类型的边缘区乡村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设计。生活性公共空间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考虑现代村民及外来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生态性公共空间作为乡村发展的基底,通过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修复生态功能,营造生态景观,提升生态产品输出效率。生活性公共空间与生态性公共空间在不同产业类型的边缘区乡村中具有较强的共同性设计。

1.城市边缘区乡村生活性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城市边缘区乡村生活性公共空间通过提升自身环境质量促进民生,从而推动产村融合。生活性公共空间设计要结合乡村自然环境的空间特质和村民现代生活需求及价值观,赋予公共空间文化、休闲、体育锻炼、社会交往等综合功能。生活性公共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提高视觉品质,注重视域、视廊、视点的处理,使整个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结构完整,秩序合理。在具体节点上,生活性公共空间设计要突出生态优先理念,塑造乡村风貌(见表3)。通过边缘区乡村生活性公共空间节点设计,形成内在系统强、乡土文化浓的现代乡村聚落公共空间布局。

表3 城市边缘区乡村生活性公共空间节点设计

2.城市边缘区乡村生态性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城市边缘区乡村生态性公共空间设计是对乡村中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进行适度开发,增加其生态产品输出。城市边缘区乡村生态性公共空间主要包括湿地、水系、防护林地、隔离带和农田等。边缘区乡村生态性公共空间设计要构建山水田园的生态安全格局[13],并融入城市绿色空间体系中。生态性公共空间设计应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形成生态基底;以河流沟渠、防护林带建设为主形成生态廊道;以生态涵养水源、湿地、山林保护为主,形成生态斑块。加强边缘区乡村生态性公共空间网络化建设,使生态产品在空间上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边缘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资源的开发,推动乡村生态要素产业化,实现乡村产业与自然协调发展。

3.城市边缘区乡村生产性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城市服务型乡村生产性公共空间主要依托农业生产空间和服务业生产空间建设。由于临近城市建成区,城市服务型乡村可以布置都市菜园、都市农场供城市居民体验种植采摘。对与农业相关的田园景观、乡村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等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开发,以满足人们观光休闲需求[14]。城市服务型乡村可以在村民自发的物业经营、出租房产基础上,组织开发廉价的乡居空间,并融合商业零售机构,形成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型社区。城市服务型乡村还可以依托工业历史遗址,完善景观设施,形成工业遗址公园供城市客群游憩。

现代农业型乡村可依托城市资源,发展农业科研、休闲观光和农业体验等新型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农田类公共空间设计中,通过完善灌溉施肥监测系统、排水沟渠生态建设等手段建设高标准农田景观。种植多样性农作物,达到季相变化的效果,形成可观赏的彩色田园。林果类公共空间以片状集中分布或沿道路呈线性空间分布,增加采摘体验[15]。畜牧类公共空间设计在严格划定畜牧业禁养区和限养区,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可以建立游客与动物互动的场所,提供教育游憩产品。在水产类公共空间设计中,结合生态湿地、水系发展休闲渔业。在花卉苗木类公共空间设计中,建设规模化苗木生产基地、花卉植物园和森林公园,满足游客生态观光和园艺教学体验等需求。

农业拓展型乡村依托自身或周边乡村农业生产,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通过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形成“农业+加工业”“农业+互联网”发展模式。在加工产业园中,设置企业产品展示设施和企业服务中心,改善产业园单一的使用功能和景观风貌,塑造活力多元的创新集聚空间[16]。加工产业园的设计还要融入乡村特色文化,比如具有正能量的乡规民约,不仅能传承乡土文化,还能培养生产人员的道德情操[17]。农业拓展型乡村在实施“农业+互联网”行动中,可以建设农业创业园、物流仓储中心和农产品交易中心,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空间。

文化旅游型乡村可挖掘民俗文化、美食餐饮等优势资源,为城市客群提供休憩产品。文化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要让游客增强对乡村的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并产生社会联结。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分别反映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情感性依恋,社会联结反映游客通过乡村公共空间建立社会群体联系[18]。因此,文化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空间功能上的支持,增强游客地方依赖;进一步挖掘游客审美情趣,增强游客地方认同;进一步保护空间原真性,开展公共活动,从而促进社会联结。文化旅游型乡村生产性公共空间按区位分为风景区临近型和聚落内部型。相邻城市远郊风景区的文化旅游型乡村,通过为风景区提供服务功能,融入大景区的功能布局体系中。比如,在风景区周边建设产学研基地、乡村文化展览馆及餐饮服务设施作为风景区公共空间服务内容的补充[19]。聚落内部型的生产性公共空间是将以手工业为主的乡村特色工业生产空间转化为工艺展示、文化宣传、制作体验、产品销售等服务型工坊。文化旅游型乡村在聚落内,还可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如民俗文化、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将其融入公共空间设计[20],结合乡土建筑、田园庭院,打造乡土文化的载体。通过打造旅游休闲的空间格局,同时进行交通、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拓展,发展乡村文化特色旅游产业。

山水田园型乡村应利用自然景观,结合农业种植景观进行旅游开发,开辟风景区。山水田园型乡村旅游产业应与农村腹地的风景名胜区实行差异化发展,主要开发自然生态教育体验、健康疗养等项目,引导游憩产业转型。山水田园型乡村生产性公共空间主要包含农业公共空间和服务业公共空间。山水田园型乡村的农业公共空间依据山水地貌特征适度集中,部分可分散在乡村聚落周边环境中,与当地乡土文化景观有机融合。自然环境中的农田应结合乡土树种,打造多彩山林。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山水由生态资源向生态价值转变。聚落周边的农田,通过大面积种植油菜花和点缀大型乔木,并在田埂边上种植野花,营造生态田园景观。山水田园型乡村服务业公共空间应集中布置在聚落内,形成田园康养特色社区。山水田园型乡村生产性公共空间建设,要走出一条乡村景区、社区融合发展的道路。

五、结语

城乡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体现,它追求的不是城市吞并乡村,也不是逆城市化,而是在保留城乡各自特征的前提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初具辐射乡村腹地、增强城乡产业互动的功能。因此,研究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建设好城市边缘区产村融合空间载体,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应结合实际案例,更加科学严谨地探析城市边缘区不同乡村产村融合的生成机制,进一步挖掘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从而达到为产业发展布局合理空间,以满足现代村民和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要求。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城乡空间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室内空间设计》
刘静设计作品(一)
空间是什么?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创享空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王佳、骆太均空间设计作品
王洋空间设计作品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