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上的“绘画”—上海绒绣
2022-06-24范淑君
范淑君
绒绣是近现代中国手工艺发展中较为独特的一个品种,她自欧洲而来,在上海获得了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海派绒绣。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文化背景,自传入伊始便以土山湾为传习中心,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统私塾授课模式之外,也向普通村民传授绒绣技艺,从而使来自西洋的绒绣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在发展过程中为其注入了中国手工艺者特有的智慧,最终使绒绣由最初的实用品逐步发展成了如今可供欣赏陈设的艺术品。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绒绣的发展到达了顶峰,以高婉玉为代表的一批上海绒绣艺术家对绒绣的配色、手工染色工艺进行了创新改革,丰富了绒绣的艺术表现力。绒绣的绣制针法在借鉴中国传统手工绣制技艺的基础上,与原有针法相结合,使用创新型针法能够绣制完成体量更大、题材更为丰富的绒绣作品,除了传统油画之外还可以绣制中国水墨画作品,使得“融合”这一文化特质在海派绒绣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在十几年的绒绣学习创作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绒绣的创作感悟。简而言之,绒绣是对平面艺术作品的再创作,是一个对原作进行分解和重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点是一个最基础的元素,我们把画面分解为像素般的点,再由点到线,转而形成面,最后构成一幅完整的绒绣作品。艺术家通过对点、线、面三元素间的深入转换和综合运用,形成迥然不同的绒绣艺术风格。海派绒绣发展至今,绒绣艺术家们对点、线、面三元素的运用已不再停留在平面构成的传统框架内,更是在立体空间表达中将之革故鼎新。海派绒绣是运用美的形式法则,通过有机地组合点、线、面,形成完美作品的过程。绒绣作品的图案要素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结合颜色细腻的羊毛线,将密如星斗、颜色不一的点在纵横交错的网格麻布上排列成姿态各异的线条进而勾勒出千变万化的面,完成画面的重塑。
六骏图
六骏图细节图
首先,我们要完成对原作的理解分析和画面分解,然后结合绒绣重要的技法“点子针”,这一独树一帜的针法对作品颜色把控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尤其在人像、静物等作品的体现上。例如绒绣作品《伦勃朗自画像》主要使用了淡灰棕色调的底子,在底色上用微带赭石的暖色,画出有金色效果的素描关系。于是绒绣作品在创作时深入分析、还原了原作的色彩,在染制绒线时以黄赭色、焦赭色、焦棕褐色、白色、黑色、深镉红色为主,将颜色细分到极其微妙的程度。在绣制时,以“像素点”为最小单位,将颜色各异的毛线织入其中,遵循光线统一的原则,在用色拼线上强调色彩的补色对比,将少量的人物局部呈现在光照下;另一部分则更多地笼罩在灰色的阴影之中,也进一步彰显画面的层次感。由于材料的特性使得画面具有毛茸茸的质感,立体感也胜似油画,因而被称作“东方油画”。可以说,这种对颜色的解析重现是海派绒绣的一大创举,需要极大的色彩敏锐度和美术功底。正是成百上千、颜色各异的点在网格麻布上排列成条条细线,进而勾勒出光影变幻的面才使得整幅作品栩栩如生。此外,点子针的位置、疏密和线的伸展排序都会直接作用于面的表现。面与面之间的前后空间关系与触摸质感亦使得绒绣作品多了几分立体光影效果。
伦布朗自画像
伦布朗自画像 细节图
许许多多的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线条,线大致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它具有长短、粗细、位置以及方向上的变化。绒绣艺术家们尝试结合各种技法将线条运用在国画作品上,以进一步拓展绒绣的表现题材。具体在中国画类绒绣作品的创作中是以线代墨,先将所需颜色的绒线染色,有时方寸之间就包含了十几种不同颜色的墨线。绒绣“水墨”作品在黑白灰色调中游刃有余,画面流畅自然、显得丰富而又滋润。在表现对象的质感上也颇为成功,甚至可以说这是绒绣不同于绘画的独到之处。例如作品《六骏图》,创作者通过对墨色的理解,技法上再对等比间距线条排列分布,疏密有序的排列变化,形成线、面间的相互作用,产生面积大小的对比,渲染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变化和空间效果。
面在绒绣作品中的体现是最为明显的,由千变万化的点、线元素排列组合而成。它与点、线两元素的关系通过运用毛线拼色技法才得以将马匹飞奔时毛发飘逸感表现得惟妙惟肖,使之仿佛具有立体的视觉感受,呼之欲出。在体现质感的同时又有圆润的体量感,对象显得更为鲜活生动。在画面笔意的处理上,艺术家充分学习了原作的用笔,严格遵循用笔法则和客观规律。例如马蹄扬起的起笔和收笔,马飞奔时绒线的走向,针法多变,与国画笔法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勾画渲染,浑然一体,体现出艺术家运用绒绣手工技法对国画进行二次创作的独特匠心。
总而言之,在绒绣作品发展演变过程中离不开点、线、面三种元素,一些艺术家会对某个元素进行深入的艺术表达,但大多时候,普遍都是对点、线、面三元素间的深入转换和综合运用,在自由组合搭配绣制后,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绒绣艺术装饰风格。点、线、面三元素不再局限于停留在平面构成知识的理论框架内,在立体空间的表达中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派绒绣的诞生是中国手工艺术融入国际化的象征之一,也是城市家庭手工艺登上国际舞台的一出新曲,它在中西方文化的交互滋养中成长,承载着上海的历史,也凝聚了上海人的智慧。上海的绒绣艺术家们对西方的绒绣艺术进行了独特的发展和创新,善于以艺术语言勾画中国图景来传达中国文化,表达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了本土性的文化品格。海派绒绣在不断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既体现了中外交流的开放性特征,又秉承了本民族自主性的文化基因。正是这样的特质,使得海派绒绣这一技艺在上海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弘扬。总而言之,海派绒绣的色彩绚丽浓郁,技法多变,图案兼具浪漫而多元化的人文情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