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2-06-24褚军刚

上海工艺美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发展

褚军刚

教育部2020年11月颁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已满一年有余。新文科的“新”在于教育创新,设计学作为融合了艺术、科技、工程、商业等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探索新文科建设中,应起到先锋引领作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力发展艺术设计教育,意味着对原有秩序的打破、调整、优化和升级。目前国内开设设计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众多,综合性大学、行业性高校、艺术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等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艺术设计专业。新文科建设需要对现有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认真的梳理,找出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探寻创新发展之路。

艺术设计教育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众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高校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发展脱节;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等。高校扩招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数量剧增,培养质量上却没有明显提高,真正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稀少。大量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转行,无法在专业领域真正立足,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反思。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重点抓好全面提高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在当下,研究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与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宏观站位,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纲领性的创新发展策略,实现新文科建设目标,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着手。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发展策略

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不同院校要梳理清晰各自的办学特色,守正创新,各臻其美,美美与共,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各个不同类型的院校要做到,学校找定位,学科谋发展,教学图创新,育人求价值。艺术设计教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院校都要认清自我,找准自身的定位。要基于本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长、特色、所处区域位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愿景等,综合性地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寻找差异化发展的策略。要紧跟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主流方向,结合与艺术设计专业关联性高的行业、产业的发展强度和未来发展的空间来创新艺术设计教育。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强我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独特的艺术设计教育。

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提升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精度、创新度以及扎实的专业能力。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创意型人才,自从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上大量增加,但学生培养的质量上并没有很大的提升,这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应求全求大,应结合“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双万”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和学科的特色发展。各个院校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配套改革,从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教研能力、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加强学校的品牌建设以及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等方面来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二、艺术设计知识链的协同创新策略

知识链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知识资源进行流动所形成的链式认知结构,它可以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有序的流动、交流、识别、扩散、创新等,具有多元化、多维度、多空间、交互式的特点。艺术设计学科既要与新文科内部的艺术、人文、法律、新闻传播等多学科之间交叉,也要与外部的科技、技术、工程、材料等学科有效交叉,充分构建知识链的协同创新,来实现更有效的艺术设计知识的创新和传递。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时候,建设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统的大平台,把不同知识进行有效提取、分享、传播、传递,把分散的、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重组。从局部向整体、从单一向系统进行转化与发展,使得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内容的知识交叉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套系统的知识链。

例如艺术史是各个艺术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中西方美术史、美学史、建筑史、环境艺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外园林史等,有很多核心的内容是共通的。艺术发展的初期是一个整体呈现,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又延伸出不同的艺术专业。通过对艺术史论知识链的协调创新,就是要把这些不同专业的史论知识重新梳理、提炼、找到共同点,共建知识,形成融合互通的史论体系,进而进行史论知识链的创新发展,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质量。

三、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新“四化”策略

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前提条件。艺术设计教育的新“四化”指的是—基础教育通识化、专业教育系统化、创新教育前瞻化、素质教育个性化。

(1)基础教育通识化—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要梳理出核心的知识体系,做到横向有宽度,纵向有深度、拓展有广度。对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注意上下呼应,不能简单地课程叠加,也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同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间要能形成良好的融合、渗透,重点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兴趣和提升学生格局。

(2)专业教育系统化—艺术设计专业所面临的市场、产业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建设,不要局限于艺术设计本身的知识体系,要有多学科之间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做好艺术设计教育,可以从两方面来做交叉融合。一方面是按照时间线,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来思考艺术设计教育的使命。在这个时间线当中,通盘考虑在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最后的运营、市场或产业等,思考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该如何匹配这种要求,进而逆向开发并优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就是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本身出发,构建以造型、材料、工艺、技能、美学等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同时辅以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延伸课程体系,有主有次,形成良好的系统化教学。高校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科学思维、管理思维、商业思维等。

(3)创新教育前瞻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要有前瞻性。这个前瞻,是指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有没有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文化进步等。创新包含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现有产品的改良与改进;另一种就是颠覆性的创新,是从无到有或者迭代很快的创新。在学生所有的学习环节中,要始终不断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生要更好地了解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成就,从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出发,探索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无论是数字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还是生态城市、公园城市、城市更新等,这些新发展、新趋势,都是学生未来的舞台。未来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新科技、新空间、新消费、新体验、新服务等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具有面向来的开拓性、创新性思维。因此,一定要在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前瞻性的创新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4)素质教育个性化—学生的发展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除了艺术设计专业素养,还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大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责任心、领导力等。知识性的内容总会有时效性,但是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可转移能力,可以支持学生在未来学术生涯或者职业生涯更好地发展。即使未来学生转行了,这种可转移的能力同样可以支撑学生未来的发展。如果说专业教育是对学生做加法,那么个性化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就是对学生做乘法,现在高校缺少的正是这种对学生做乘法的个性化素质教育。

四、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策略

艺术设计教育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要创造需求,引领需求。当下,艺术设计领域缺少引领社会发展的新思想。现在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思想,例如互联网思维、去中心化、共享经济、元宇宙等,都是由信息科技、互联网等产业界率先提出的。高校缺少这类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原创新思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校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无法产生有效引领。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争做发动机和策动源,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产生美的需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描绘未来的美好生活场景,这些都是艺术设计专业承载的重大使命。艺术设计教育要通过实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三位一体的创新与发展来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要以原创的新思想、新智慧来探寻设计人生的意义,为人类的未来贡献力量。艺术设计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来主动承担起描绘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使命。

艺术设计学科与社会产业、行业的发展之间要有匹配度。当下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比较强调艺科融合。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一种新的趋势,但也要处理好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艺术要提供原创的新思想、新智慧,科技是用来实现新思想的技术手段。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它们都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为更好地表达、表现艺术创造而服务的。新思想的诞生,既可能存在于高校的理论创新中,也可能存在于科技实践中,高校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根本性任务。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创新型教学中,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通过开展联合工作坊、国际小学期、艺术家驻场、举办一系列多类型的讲座与学术论坛等,将业界大咖、企业家、国内外知名学者共同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以他山之石攻玉,使得学生能同步知晓行业发展、科技进步与最新成就等。这种“艺、科、技、商”多学科融合式创新教学,也使学生的设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2021届毕业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环境设计专业同学响应“二山”理论,以生态修复和非遗文化活化为切入点,创作了《黄龙山紫砂文化遗址公园》(图1、图2)。

图1 黄龙山紫砂文化公园节点效果图作者:佟逍、王雯霖

图2 黄龙山紫砂文化遗址公园规划方案作者: 佟逍、王雯霖

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以新型的直播经济结合信息科技,设计出了适合网络直播的《直播式舞蹈机》(图3、图4)。

图3 直播式舞蹈机效果图 作者:夏雪儿、李郭祺

图4 直播式舞蹈机方案 作者:夏雪儿、李郭祺

上述两组同学的作品,第一组在宏观层面响应了国家政策,作品集中体现了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主旋律;第二组在微观层面将新媒体、新娱乐与新经济形态高度融合,以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五、结语

教育以育人为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根本任务。面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高校要从宏观层面正确看待当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要根据各个院校的不同定位和发展目标分类引导、特色发展、提质培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艺术设计要为满足人类未来社会发展而建设,不管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要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遵循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规律,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两者要兼顾。艺术设计教育要从以往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转向以对学生的激励教育和成长教育为目标,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导。每个学生根据自身个性而获得培养,通过艺术设计教育,使其得到积极成长和充满潜力,这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现场。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发展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书封与现代艺术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