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AI填报志愿卡 “迷”了学生家长的眼

2022-06-24

科学导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志愿分数院校

近些天,伴随着高考填报志愿的进行,某些直播平台上涌现出一大批志愿规划师、AI填报志愿卡卖家等。某款AI填报志愿卡售卖商家的视频称,“志愿不会填怎么办?输入分数,一键自动生成志愿表,自动推荐能上的大学和专业,直接给出录取概率。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一站式为您解决志愿填报难题!”

高考志愿填报历来就是学生、家长乃至老师学校关注的重点。以往,高考志愿填报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也就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家长的过往经验,以及老师提供的参考意见相结合,最后做出选择。而AI填报志愿卡号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为支撑,能够根据学生提供的分数等内容快速生成志愿填报方案。

然而,正如多位教育专家所指出,AI志愿填报卡所提过的大数据是否准确令人存疑。全国本专科院校数量众多,报考标准各异,部分专业和院校都对考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语种的要求,或不予录取色盲色弱的学生,如果AI志愿填报卡的相关数据并没有完全涵盖,就可能会造成数据基础的不全面、不准确,从而对学生产生误导,导致其做出错误决定。

更为重要的是,志愿填报是学生个人思维方式和知识视野的反映。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基本的学习路径是通过老师传授知识等方式,获得各种基础知识。而考大学,不仅意味着学生要进入更高层次的教育学府,更要逐步实现自我启蒙、自我实现。换言之,进入一座大学不仅要获得更多理论知识,更要开始学习如何根据自身的兴趣、志趣、性格及潜能等,从学习乃至更长远人生规划的角度设计未来人生。选报志愿,是一个通过学习研究各院校、各专业等综合因素、主动选择平台的过程,无论是家长、老师的意见,还是所谓AI技术服务,都不过是以供参考的次要条件。

也因此,深入思考自己想成為一个怎样的人,需要选择相匹配的学校、专业,作为迈向美好明天的必备基础,是志愿填报之于学生的重要意义所在。学生们发挥出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对志愿填报所需的院校、专业学习方向、录取标准等多一些思考,不仅能保证志愿填报的科学合理,更从中开拓思维,增长见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挑战时的毅力、勇气和决心。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的获得,绝非一个AI志愿填报卡所能替代。

猜你喜欢

志愿分数院校
以志愿,致青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