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 时机和方式
2022-06-24金姝
金姝
问题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动力与源泉,有效的课堂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注意提问的时机和方式,适时地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教师既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做到以问促思,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本身,更要关注知识背后的道理,回归数学本质,适时提问,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一)问在“质疑处”,激发学生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围绕教学内容来预设问题,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支架,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有疑问时提出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深度思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时,上课伊始,教师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长方体的体积,你们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怎么计算的吗。”几乎全班学生都说知道,教师又问:“你们从哪里知道的?”学生的回答有:家长提前告知、自学课本、教师辅导等。既然学生都学会了,那么这节课学什么呢?若在教学中,学生仅限于知道“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那就不是真正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后退一步”自我反思自己“这节课学什么”,从而促使学生根据已知的内容来思考:“我们只知道计算公式,但不知道公式的意义。”关键的质疑,推动着学生对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提出真实的问题,进一步对已知的公式进行批判性思考:“我们只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为什么長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呢?”从而产生迫切的学习需求。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学生的学习从公式化的“是什么”走向追求真理的“为什么”,逐步走向深度思考。
(二)问在“难点处”,启发学生思考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因此,在“做数学”中,教师应该更清楚地意识到学生要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把握知识重难点,适时追问,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思维走向更深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周长和面积练习课”时,教师出示一道练习题:从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掉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王想到了3种不同的剪法(如图1、图2、图3)。求剩下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师:如何求出剩下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并于3分钟后提醒:小组内讨论,根据你们的计算结果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它们的面积相等,都是76平方厘米;周长不相等,图1的周长是40厘米,图2的周长是48厘米,图3的周长是52厘米。
这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除了这3种剪法,还有其他剪法吗?顿时,全班学生脑洞大开,出现了第四种剪法(如图4)。
[6][4][10]
图4
师:你们真会思考,那现在能算出图4的周长和面积吗?
生(齐):能。
师:谁来汇报?
生:周长是52厘米,面积也是76平方厘米。
师:咦,现在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图4的面积和其他图形一样,但是周长和图3相等,与图1和图2不相等。
师:认真观察这4幅图,你们能完整地说说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这4幅图的面积都相等,图3和图4的周长相等,因为它们都是从中间剪去一个长方形,而图1和图2中剪去的长方形,一个是沿着正方形的边剪,一个是从中间剪,所以它们的周长不同。
生:图形的面积相等,周长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适时的提问,能引导学生在数形结合中进行数学思考,在开始计算时,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再小组内讨论得出“剩余部分的周长不相等,但是面积相等”的结论。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思考的“切入点”,在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中出现了第四种剪法(如图4)后,就进行巧妙地追问:“现在有什么新发现吗?”学生发现了图4的面积和其他图形一样,但是周长和图3相等,教师顺势提问:“认真观察这4幅图,你们能完整地说说有什么新发现吗?”诱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了“思考—探究—明理”的认识过程,使学生突破“图形的面积相等,但周长不一定相等”的难点。巧妙的追问,让知识深入浅出、思维走向深处,有助于开启学生思维对话。
(三)问在“错误处”,促进学生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如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学生在动态学习中生成的错误资源,错误是思维的源泉,学生的练习错误,暴露出他们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教师要巧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在改错、纠错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探寻错误“根源”,促进思维发展,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小括号”一课时,教师出示一道题:工人每天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5小时,平均每小时能做10个零件,请问工人每天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师:根据提供的信息和问题,你们会列式吗?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很多学生表示不理解)
生:运算顺序错了,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谁能看懂这个作品的作者为什么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呢?
(学生表示疑惑)
生:按他这样计算,先算乘法10乘4求的是4小时一共做了40个零件,再加上5个小时得到的零件应该是59。咦,那“59”表示的是59个小时还是59个零件呢?
师:是的,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与题意产生矛盾,该怎么办呢?
(顿时班级安静了)
生:要想先算4加5的话,我觉得要加“小括号”。
师:你太棒了。今天老师特别邀请了数学王国里的小括号帮助我们解决刚才的问题。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小括号真了不起,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
生:现在变成先算一天一共工作了9小时(上午的4小时和下午的5小时),再算10乘9的积。
教师及时捕捉和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紧紧抓住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学生的列式虽然错了,但可以结合题意正确计算。通过问题串,使学生有一种急于解决问题又不知道該如何解决的认知冲突,为“小括号”的出场做铺垫,顺理成章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小括号”产生的重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困惑中走出来,让思维在错误中“动”起来,课堂因错误而绽放精彩。
二、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
问题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动力与源泉,有效的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考。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一)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新知。为此,教师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3个小朋友去买同样的笔记本,小丽买3本用了18元,小华买5本,应付多少钱?如果小明用了42元,他买了几本?”学生读完题目后,久久望着题目无从下手。教师问:“大家为什么不动笔呢?”学生说:“题目讲了很多条件,很乱。”教师又问:“要求小华用了多少元,大家应选择哪些条件,能不能把这些条件摘录下来,使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通过这个启发式问题,学生就立即动笔摘录,然后教师指名汇报。
生(摘录条件):
小丽:买3本18元。
小华:买5本多少元?
生(画方框图,如图5):
生(画线段图,如图6):
生(列表):
师:这样摘录就很清楚了,现在怎样求小华用了多少元呢?
生:要求5本多少元,必须先知道每本多少元。
生:因为他们买的是同样的笔记本,所以先从小丽入手,求出每本的价钱。
教学中,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抛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究。
(二)开放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实施开放性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空间,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寻找更多的解决办法。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有155米,求小红家到小明家有多远?”教师问:“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是什么?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想一想,可能有几种情况?”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画出小红家、学校、小明家的示意图,探讨有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得很激烈,教师再指名汇报。
师:哪个同学上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认为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两边,就列式为312+155=467(米)。
生:我认为小红家、小明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可以有两种情况,我已经画出来了(如图7)。
第一种情况: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两侧,列式为312+155=467(米)。
第二种情况: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同一侧,列式为312-155=157(米)。
开放式问题为学生打开了思维的大门,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究空间。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
(三)猜想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猜想是学生依靠学过的知识,依据条件猜想结果,依据部分估计整体,根据已知想象未知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猜想可以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去获取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的除法”时,教师先复习“分数乘法”知识,并向学生发问:“你们能利用学过的分数乘法来计算分数除法吗?”学生质疑:能否像分数乘法那样,用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这时,教师没有表态,而是让学生去验证、去尝试,再指名汇报。
生:[825]÷[25]=[8÷225÷5]=[45]。
验算:[45]×[25]=[825](算法正确)。
生:[1627]÷[23]=[16÷227÷3]=[89]。
验算:[89]×[23]=[1627](算法正确)。
许多学生认为分数除法可以用分子、分母分别相除的办法来计算。这时有学生提出:[914]÷[78]怎样算?教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互动交流,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课堂提问促使学生进行猜想,猜想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韬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