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培养途径的探索

2022-06-24贺魏李介男付永姜伯玮扎拉嘎白乙拉

大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跨专业法医学研究生培养

贺魏 李介男 付永 姜伯玮 扎拉嘎白乙拉

[摘 要]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已成为我国法医专业人才培养體系中的重要群体,如何科学、高效地对其进行培养已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旨在探讨提升跨法医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方法:首先对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背景及主要生源类型进行分析,再阐述其特点、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就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建议,探索出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法医学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4-0199-03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早在2013年,李中亮[1]的研究表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中有接近50%的跨专业考生,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跨专业研究生人数持续增多,法医学也不断吸引着跨专业的学生报考。在开设法医学专业的各大高校中,跨法医专业的研究生不再是个别例子而是初具规模。然而,目前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适用于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模式和方案,如何提升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尤其是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以满足我国对法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现在正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多领域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国家紧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大学本科不再是学子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其中,跨专业考研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对我国教育体系中现有的学科与专业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本文的跨专业主要是指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不一致。

以中南大学法医系的研究生生源为例,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法医学本科专业毕业。(2)非法医学本科专业毕业,其中主要包括:a.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毕业;b.护理学专业毕业;c.生物学专业毕业;d.信息与计算科学类专业毕业等。除法医学本科专业毕业外,以上第二类来源的硕士研究生都可以定义为跨法医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部分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本科专业不同,个人能力也有所不同,按照学生的本科专业与能力对他们进行划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对于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完善培养环节,从整体上提升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二、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一)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优势

很多跨法医专业研究生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或者看好行业前景而报考的,因此,他们在思想上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对于未来三年的学习有详细的规划。大部分跨专业研究生都清楚自己跨专业的性质,因此,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会更加刻苦努力、谦逊好学、勤思好问,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渴望也高于法医学本专业的学生。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兴趣爱好可以给跨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动力,帮助其克服求学路上的重重困难。跨专业的学生在拥有本科专业学科基础的同时,学习新学科的专业知识会有更宽阔的学术视野,他们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综合思考分析问题,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具有多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知识的人才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在专业上发挥更大的创造力[2]。

(二)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劣势

跨法医专业研究生主要的不足就是专业基础知识匮乏,既没有构建良好的法医学知识体系又没有形成一定的法医学思维。特别是其思维方式和法医学本专业的学生不同,跨法医专业研究生想要在短期内从本科专业思维转变成法医学思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跨法医专业研究生通常不具备独立思考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跨法医专业的研究生本科期间并未接触过法医学实践,对于法医学基础实践知识一无所知,这使得其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对于科研就更加迷茫了,具体表现为不懂课题、不会设计实验、不明白实验原理,甚至不熟悉撰写科学论文的专业术语,这也给其导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法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法医学专业型人才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法律规定法医类鉴定包括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法医临床、法医毒物分析、法医精神病鉴定等,这意味着需要大量法医学分支学科专家型人才来参与新时期法治社会建设[3]。这就需要培养出品行端正、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且毕业后能够胜任法医学实践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可以将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期分为四个阶段:(1)培养前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2)培养前中期(加强实践训练);(3)培养中后期(训练科研能力);(4)培养末期(提升综合能力)。

三、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理论教育——培养体系、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全面

尽管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但目前对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研究成果甚少。在基础理论课方面,跨法医专业研究生通常只需补修部分法医学本科专业课程,顺利通过考试修满学分即可达到毕业要求。但是由于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基础知识过于薄弱,甚至对法医学专业知识一无所知,补修专业的理论科目较少,其很难做到融会贯通从而全面掌握法医学专业知识脉络。目前,部分高校仍然对本专业研究生和跨专业研究生采取同样的培养方法,设置同样的理论课程。不合理的课程设置[4]使得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远不如法医本专业研究生。这将直接导致跨专业研究生既无法很好地消化、吸收新专业的理论知识,又不能发挥原专业的优势,从而制约其发展。

(二)实践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训平台缺乏

鑒于法医学实践性强的学科性质,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相对于跨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更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由于其自身基础知识薄弱,且目前仍存在法医学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部分高校无法提供配套的实训教学平台,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参加实际检案的机会有限,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而科研创新活动又离不开实践,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也因此受到限制。

(三)综合能力提升——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交流平台有限

跨学科交流是培养跨专业研究生不可或缺的培养模式,跨专业交流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5]。跨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对本专业的理解和对新专业的认识形成新的专业思想,不同专业的学生定期沟通有助于形成新的专业见解。相应的跨专业交流平台是提升跨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但目前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交流平台有限,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培养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培养体系,合理设置基础理论课程,夯实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

首先,应更加重视对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建立合理、科学的跨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6]。其次,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进行课程安排,以夯实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为出发点,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安排跨法医专业研究生与法医学本科生同步学习专业理论课,以利于其构建法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学校还应重视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祝超超[7]等人运用SWOT分析了跨专业硕士生的优势与劣势, 认为优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课程设置应该呈现多元化趋势,多设置一些衔接性专业课程作为选修课,有助于跨专业研究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修,从而更好地将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衔接起来。跨专业研究生的三年培养期还可以其所学学科的交叉点为中心进行课题设计,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其综合能力。最后,开展讨论式教学[8]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一些本专业领域的新问题、新技术来夯实跨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

(二)建立新型合作模式和多领域教学团队,整合利用不同学科资源

进入新知识时代,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取得了不错的成果[9]。因此,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可以根据跨专业研究生的类型、数量组织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跨专业学术交流会”,以激发跨专业研究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建立“微信群”“腾讯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启“跨专业网络在线论坛”来进行线上学术交流,形成浓厚的跨学科研究氛围。实践是将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的关键,当院内无法提供配套的实训资源时,可以通过建立新型合作模式来改善这一现状。如:在校内可以实行不同学院之间的资源共享,校外可以开启“高校—高校合作”“高校—企业合作”[10]“高校—公安局合作”等模式。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校应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对更大规模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11]。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理论教学除了优化课程设置外,还可以组建一个多领域教学团队。当跨专业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科交叉瓶颈”时,可以向多领域教学团队中相应的专家导师寻求帮助,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整合利用不同学科的资源有助于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三)搭建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平台,构建实践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说明真正的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实践是将理论知识与应用连接起来的关键。法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培养高素质的跨法医专业人才的重要一环就是实践,高校应积极搭建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平台,如:邀请国内外法医学专家在学校召开前沿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实践内容的了解;优化实验室管理机制,使跨法医专业研究生能在不同的实验室学习实验技术;在设置的核心专业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并配备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各类实践,因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参与法医真实案例、课题等,才能学习到解决法医学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提升其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更有望打破“重科研,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确保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实践技能与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相吻合。考核评价机制是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高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跨法医专业研究生实践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语

总之,为满足国家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贯彻教育部对高校实践育人的指示精神[13],提升跨法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我们应加大力度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的跨法医专业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104-108.

[2] 卢晓东. 增设多学科交叉门类时机已至[N]. 中国科学报,2020-08-18(05).

[3] 侯一平,云利兵,诸虹,等.我国法医学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84-88.

[4] 安瑜.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探析[J].科幻画报,2020(1):279-280.

[5] 孙婧元,王靖岱.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化学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20(3):54-58.

[6] 葛巍,焦余铁,郭进军,等.基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6):245-246.

[7] 祝超超,张继河.SWOT视角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江西某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5(5):92-95.

[8] 王萍,杨凯,郑苔菁,等.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型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16):2641-2643.

[9] 董丽,杨伟欣,王威.多学科融合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后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14):2600-2602.

[10] 蒋隽,周红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畜牧专业研究生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46-47.

[11] 臧智慧.系统论视域下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J].知识文库,2020(14):107,109.

[12] 于旭蓉,高雪梅,胡玉才.跨专业招生培养与一流学科建设新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9(3):8-12.

[13] 本刊编辑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摘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4.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跨专业法医学研究生培养
留学教育与近代法医学的建立
关于我国法医学人员培养制度的困境与改革
商科类院校跨专业经管实验运行体系思考和探索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中韩合作办学中跨专业学生的韩语教学探索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组织的研究
理科院校英语专业跨专业自主学习的调查与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