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2022-06-24温岚李冕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温岚 李冕

[摘 要] 课程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之根本,要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开放教育。以“花卉栽培技术”为例,将课程思政引入开放教育课堂,从课程德育目标、思政元素与知识模块融合、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创新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探索,实现润物无声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以期为农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案例。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花卉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放大学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路径研究”(ZJGB2020466)

[作者简介] 温 岚(1981—),女,重庆人,博士,湖南开放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艺园林等专业教育研究;李 冕(1986—),女,湖南岳阳人,硕士,湖南开放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1-0169-04 [收稿日期] 2022-02-2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明确提出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成效[1]。

花卉产业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2]。“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休闲农业专科的专业课,在休闲农业专业课中占据重要地位,课程以花卉植物观赏、生产和产业发展为主线[3]。本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追求美、创造美的主动性。深度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增强涉农专业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三农”情怀的同时,让学生理解花卉产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4]。本文以课程第五章内容“兰科花卉”为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实践。

一、牢固树立课程德育目标

(一)坚守“三农”情怀

花卉产业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途径,通过典型的养兰致富案例介绍和人物感召,让学生充分认知乡村振兴战略与个人事业发展的统一性,主动立足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二)鼓励科技创新

通过介绍国兰新品种及其经济价值,让学生深刻体会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兰产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弘扬崇尚科学、勇于创新、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国兰实物的展示,学生从嗅觉上感受到国兰的独特幽香,从视觉上感受到其亭亭玉立、刚柔兼具的形姿,以及国兰带给人们的高雅、纯洁、美好的精神享受。

(四)树立文化自信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体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兰文化,理解兰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五)塑造高尚人格

国兰生于深山,隐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通过对兰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的描述,升华到中华民族质朴坚韧的传统美德,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人格塑造。兰科是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界最大的家族之一,也是有花植物中进化水平极高的类群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科研、文化和生态价值[5]。

二、思政元素与知识模块融合策略

(一)将国兰产业发展与服务“三农”相融合

中国国兰简称国兰,是指兰属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具体包括春兰、蕙兰、春剑、建兰、寒兰、墨兰和莲瓣兰。我国养兰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于国兰文化底蕴深厚,附加值高,珍贵的国兰品种可以卖出几十万元的高价,因此其是我国经济效益最好的花卉之一。在第十届亚太国兰大会开幕式上,来自云南大理名为“素冠荷鼎”的莲瓣兰估价1500万,成为大会上的天价国兰。

国兰产业占地面积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劳动容量大,不失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由于国兰易于存活,离土运输也能保持生命力,适宜规模化种植和销售,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佳选择。在浙江舟山、四川温江、云南大理、广东翁源、福建连城等地,国兰产业已经有相当规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国兰生长条件亲近自然,无须施用化肥农药,开展兰花生态旅游,可以给花农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国兰可以带动整个花卉产业供应链,包括育种者、种植者、运输者、零售商和消费者。国兰产业是契合国情、农情的绿色低碳产业,是服务“三农”的朝阳行业。

(二)将国兰产业快速发展与科技创新相融合

目前,兰科人工杂交属已达473个,4万种以上,而且还以每年1000种以上的速度增加。比如深为国人推崇的红花系大花蕙兰均为杂交种,它们作为亲本与其他国兰杂交,育出了多种在国际上获得奖项的植株。

我国国兰种植面积全球第一,而且品种优势突出,这离不开我国育种和栽培学家的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不仅如此,国兰相比其他花卉而言,品种权基本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也是国兰在整个花卉行业中最大的优势。

(三)将国兰的文化特征与中华民族高尚品格相融合

中国人对国兰的欣赏已远远超出国兰的本身,而是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国兰文化!中国的国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国兰深厚的文化内涵,延续了国兰旺盛的生命力,也促进了国兰产业的蓬勃发展。自古以來,中华民族就喜爱素淡、雅致、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国兰正是这种风格和情操的和谐统一。

(四)将野生兰种质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相融合

我国有国兰170余属约1300种,而且具有从原始类型到高级类型、从热带种类到寒带种类的高度多样性,但是由于长期的乱采滥挖,我国国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数量急剧减少,大量国兰种类已处于濒危状态,挣扎在灭绝的边缘。三江并流区域曾经是世界上莲瓣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可是如今这里已经很难再找到成片生长的野生莲瓣兰。“丘北冬蕙兰”“福贡杏黄兜兰”“麻栗坡兜兰”等一些稀有品种在原产地已寥若晨星,而一些国家却依靠从我国走私出去的种源将它们培育成功。

保护野生国兰,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昆明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是一个决定性挑战,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为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命提供支持,巩固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与福祉、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

(一)探究法

探索讨论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其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提出“国兰为何生命力顽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使学生各抒己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讨论后教师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首先,国兰的叶质地较厚,表面有角质层保护,因此,兰叶不消耗大量水分;其次,兰的假鳞基和肉质根能贮藏一定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兰花能在严峻的环境下生存。”通过上述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让学生明白植物的耐旱机制是由其形态结构特征决定的,进而向学生阐述辩证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通过该探索讨论,从生物现象引申出哲学观点。

(二)演示法

视频演示:由于物质条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将所有的国兰全部搬进课堂,也不可能观察到大部分花卉生育周期的全过程,加上课时的限制,学生无法短时间内学会和认识很多的花卉品种。采用多媒体将国兰的繁殖、生长、发育、衰老过程通过多媒体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花卉形态学及其他方面知识的理解,可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实物演示:单纯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无法生动形象地描述国兰的形态特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容易造成混淆。将国兰植株带入课堂,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可使学生迅速掌握国兰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要点。

(三)讲读法

引用关于国兰的诗词、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地诵读古诗文,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

四、教学实施过程

以开放教育网络直播课程为例,将教学实施过程分解(如表1所示)。

五、教学设计的创新与特色

(一)多元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农学课程专业性较强,本课程一改以往严肃的课堂氛围,集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于一体,通过梳理国兰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逻辑关系,突出花卉文化理解过程中的熏陶感染作用[6]。

(二)突出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中国传统国兰文化为切入点,引入兰文化孕育出的国画、诗词、戏曲等多种高雅艺术,通过国兰植株实物的展示,从感官上加深对兰的认识,从种植上介绍国兰的生长特点,从意识上提高对国兰品格的认同感。

(三)体现科技与文化和谐发展

兰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兰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教学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相互融合在国兰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兰区别于其他花卉植物的重要特征就是其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本节课颠覆了学生对以往单调严肃的农学专业课的认识,融入文化元素,既有利于加深对国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后续“兰花种植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7]。

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评价

湖南开放大学将课程思政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多次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大赛、说课比赛和集体备课等活动,组建了由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和各学科专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评审团,通过随堂听课和组织比赛等方式,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督导,包括思想政治目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重点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思政元素是否挖掘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是否紧密、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启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8]。“花卉栽培技术”课程设计参加了湖南开放大学首届课程思政说课大赛,获得二等奖。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成果“兰科花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参加了湖南开放大学首届课程思政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产生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式建,侯明,张兵.课程思政价值蕴含及实践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2):216-217.

[2]蓝蔚青,谢晶,孙晓红,等.“花卉栽培与欣赏”课程思政综合改革探析[J].科教导刊,2019(2):20-21.

[3]陈默.传统文化下的课堂拓展与实践研究——以国兰文化为例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1):313-315.

[4]谢梦然,杨艳,刘琰珮.成人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路径[J].现代企业,2021(11):152-153.

[5]温和,侯音.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园林设计》课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22):198-200.

[6]韩玉霞.基于網络平台的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1):4-6.

[7]王攀攀.課程思政背景下开放教育导学课程育人实践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1):92-94.

[8]潘旭东,王翔飞,杨乐,等.新农科背景下绿洲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1):84-8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pen University Courses: Taking the Course of Flowe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s an Example

WEN Lan, LI Mian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Hunan Ope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which requires us to ad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ignore open education. Taking the course of Flowe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open education classroom by carrying out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knowledge modules,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design innovation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mperceptibly,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other agriculture-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Flowe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