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逻辑、运行掣肘与发展路径

2022-06-24陈小中

教育与职业(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治理体系发展路径产教融合

[摘要]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是职教改革制度驱动的办学创新,也是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和产教融合的集成载体,更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发展之势迅猛,但也存在定位不清、地位模糊、治理不善、效能偏弱、持续性差等现实掣肘,对此,必须在现代产业学院发展中赋予法律层面独立运行能力,在顶层设计中科学谋划办学定位,在科学治理中完善组织架构、创新协同机制、健全评价机制、构建数据平台等,全面增强协同办学效能,以提升产业学院发展水平,助推高职教育和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内涵逻辑;发展路径;治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2-0028-08

随着《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的出台,产教融合已成为解决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国家战略以及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的制度安排。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载体,备受高职院校、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等众多主体关注。近年来,为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升级对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主动作为,与政府、行业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了大量关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为高职院校人才提质培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国家出台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试行指南中虽明确了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以及建设任务,但很多内容限于宏观指导层面,缺乏对微观实施层面的政策配套和规范说明。面对产业学院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实际困境,高职产业学院如何对接区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办出特色和提升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试图从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逻辑剖析入手,梳理产业学院的现实运行掣肘,明晰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进路,以期为产业学院发展提供参考思路,助推我国高职教育和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属性之析——现代产业学院的逻辑内涵

学界对“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这一概念尚无统一定义,普遍认为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是由职业院校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个主体,以多方资产融合和契约制度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的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型办学组织,其发展目标包含服务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和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两个层面。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科学定位、规范运行、高效治理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现代产业学院内涵,而产业学院的本质属性、逻辑内涵也必须从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办学改革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剖析。

(一)产业学院是政策驱动的办学创新

在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量”和“质”要求双重提升的新环境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鼓励、引导和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探索协作办学模式创新,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新时代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大命题;《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也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性是目前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的关键所在。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增强职业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适应性。产业学院发展是落实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任务的创新举措,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二)产业学院是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

相比传统二级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最显著的特征与优势在于依托市场、联合行业企业办学,这为推进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资源对接架设起便捷通道。一方面,企业通过资金投入、设备和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介入等多种要素参与,能有效缓解高职院校教学经费紧张、实践教学设施和场地不足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弥补了学校因缺乏职业环境而无法彻底完成职业教育任务这一先天性不足。另一方面,企业作为产业学院办学的重要主体,可以获得内部治理的参与权以及参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权利,使产业链、企业岗位群等层面的技能素质目标和实际技术需求深度融入产业学院建設和发展全过程,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建立。

(三)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集成载体

现代产业学院是集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载体。在人才培养方面,产业学院依据行业标准和工作任务调整设置目标岗位和专业课程体系,围绕技术流程和项目规范协同开展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增强人才对地区特色产业的适应性。在协同创新方面,学校利用人才团队和特色专业等优势,与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研究,解决行业企业的实际问题,促进和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企业发挥自身在市场信息、渠道、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产业学院的专业发展、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提供渠道,实现产业学院社会技术服务和科研实力的综合提升。在资源共享方面,学校通过学生实习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增加人力资本积累;行业企业通过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师资和实践平台,为产业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教师挂职锻炼以及教学科研提供支撑。

(四)产业学院是区域产业的服务支撑

“产业”二字是产业学院产业性特色化办学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标明了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职责使命。面对新产业背景下生产技术更新快、设备智能化应用多等特征,产业学院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集群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能有效解决区域产业集群和企业技术人才短缺、技术服务滞后等紧迫问题。首先,产业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依托优势产业集群特色、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发展,通过特色专业群重构与教学体系优化,补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短板。其次,通过深化校企科研协同、开展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增强校企混编团队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的适配性,为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撑。最后,产业学院能承担起产业技术培训的重任,解决产业人才能力持续提升、适应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促进所服务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壮大。基于此,现代产业学院能有效衔接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二、困惑之解——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掣肘

虽然我国产业学院近二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提高重点行业人才培养质量积累了大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对照现代产业学院的整体发展目标,目前产业学院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尚存在诸多掣肘。

(一)理念认识浅显导致定位不清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部分高职学校的管理层和实施层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等理念内涵和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对比分析传统二级学院和产业学院在性质、组织等方面的差异,缺乏对现代产业学院功能与定位的清晰认识。同时,众多企业普遍不重视对产教融合政策的研究,对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理解浮于表层,未能充分引入企业、行业特有的市场、人力、技术和平台等优势资源,未能体现企业在现代产业学院办学中应有的核心主体地位和重要育人角色,导致产业学院缺乏“产”元素。建设主体在理念层面的认识不足,已成为不少松散型或名义上的产业学院建成后合作长期停留在表面或空转状态的重要原因。此外,目前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的一大通病是对地区特色产业政策、行业企业突出需求、高校特色化发展的调研不够。不少学校盲目追求新概念和新模式,在未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联合企业建立产业学院。这不仅背离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创办的初衷,而且偏离了特色产业学院应有的发展方向。此外,不少高职院校未能将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与行业发展和企业目标规划进行充分对接和融合,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经营战略调整对产业学院运转和持续性发展造成的潜在风险加大。

(二)法规出台滞后导致运行不畅

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宏观层面的产教融合政策及指导文件,但对于指导产业学院具体运行的制度偏少。无论是组织治理还是业务运行,高职产业学院都离不开法人实体。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出台普遍存在一定滞后性,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未能及时明确和落实支撑产业学院合法地位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是产业学院难以获得完全独立办学自主权以及参与主体承担无限责任的重要原因之一。現代产业学院在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由于事先协议中多方约定的事项和范围有限,主体间价值取向差异、利益分歧往往导致不同层面的矛盾冲突,不利于产业学院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目前缺乏对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有形和无形资产评估、定价的市场化规范,产权保护和退出机制缺失,直接导致资产界定、归属、流转和清算的困难。产业学院的部分产权难以实现市场货币化,影响了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共建产业学院的积极性,导致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另外,现有法律体系仅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非营利性属性,并未明确产业学院能否盈利。这直接影响产业学院建设和管理的内在动力以及各方参与产业学院的实质性投入,不利于产业学院的持久发展。

(三)治理体系不善导致管理混乱

现代产业学院与高校传统二级学院的最大差异在于建设主体和管理模式的不同。现代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混合所有制等鲜明特征决定了其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目前,一般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举办的产业学院难以跳出行政化管理的窠臼,而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理念,无法充分调动不同主体的内生动力,难以有效协调各方的特色优势,导致治理制度不健全、监督角色缺乏、治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理事会模式已成为当下众多现代产业学院管理的首选方式,然而,目前很多产业学院理事会的实际运行往往流于形式,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学院治理中出资最多的一方通常拥有强大的决策权、监督权和话语权。不少产业学院的实际治理由高职院校主导,企业更多的是服从学校安排、参与相关事务,在满足或不损害自身短期利益的情况下甘愿充当辅助者角色,进而导致学校过度干预、理事会职能形同虚设、内部控制不足以及院长责任缺失,最终出现产业学院的决策方向偏移、办学效益和育人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四)协同能力不足导致能效偏弱

学校属于公益性教学主体,企业属于经营性市场主体,两者必然在价值视域存在较大差异。高职院校与企业育人理念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过程的组织阶段,前者希望更长周期和更全面的学习,通过基础知识能力的沉淀,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复合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后者则重点关注低层本、短周期的专业能力培养,倾向于采用“多快好省”的高效方式批量培养人才,尽快解决企业、行业的用人需求问题。然而,部分产业学院在实际运行中未能平衡好各方主体需求,造成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难以实现有效协同。此外,在师资团队和技术团队构建方面的主体协调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产业学院实际运作的能效和结果。众所周知,一方面,高职院校专职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偏弱,难以深入参与企业实践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企业导师偏向于工程项目和技术层面的问题,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策略和技巧不足。上述情况都导致产业学院复合型师资团队的凝聚力和紧实度不够。与此同时,部分产业学院在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以及集体创业等方面的功能缺乏或偏弱,加之市场化运作经验不足、自身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无法通过“自我造血”方式获取有效收益。

(五)主体内驱不足导致持续性差

在产业学院共建中,企业更多关注如何从合作办学中获利。但是,相比企业所承接或参与的其他典型工程项目和案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需要较长的周期,短期内快速获利不太现实。同时,目前各地政府的配套鼓励政策和奖励资金尚未明确和到位,对已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优惠和激励未能及时兑现,这些都直接影响合作企业的内驱动力。同时,高职产业学院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进退机制,加之初期资源投入较大,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短期收益见效不明显,不利于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主动性。由此可见,建设主体尤其企业的内驱动力问题直接影响了产业学院建设进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路径之明——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路径

切实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必须直击目前产业学院建设运行的现实掣肘和痛点难点问题,强化产业学院的市场化运行能力,科学谋划产业学院的发展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创新,坚持质量兜底,多方协同、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学院建设水平和办学效能同步提升。

(一)赋权增能,强化独立运行能力

1.明确法人地位属性。现代产业学院缘起我国产教融合制度创新,始于行业企业资源共投与资本融合,成于参与利益共赢和产业发展。这种典型的多元混合所有制办学组织,是高职院校办学组织形态的全盘创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责任鉴定、权利分配、资本增值以及企业投资风险规避,必须通过合法主体才能落实。然而,由于法律制度固有的“滞后性”,现行国家法律框架体系中产业学院法人地位的缺失,不但阻碍了产业学院的重要决策和长效运行,而且影响了企业参与兴办产业学院的积极性和持久动力。换言之,突破产业学院因法律地位不明而掣肘的关键在于排除母体学校的行政干预,通过立法手段确定产业学院的主体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具备独立决策与运转能力。鉴于产业学院运营管理模式与前期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特征颇具相似性,政府层面可适当借鉴独立学院的设置与管理办法,依据专门性法规,确立产业学院的独立法人地位。因此,从运行机理角度看,产业学院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两种属性,前者在于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后者则兼顾市场运作模式下参与主体内在的利益需求,为促进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显然,公益性与营利性并不会导致产业学院法人属性的矛盾,两者兼容共生才是其法人属性的特征。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为保障产业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必须使用立法手段进一步明确产业学院这一特殊法人属性。

2.出台产权管理制度。产权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主体对资源的占有、支配与使用等表现,产权管理制度是对法定主体之间责、权、利和各种权益关系的规范与约束。多主体合作共建模式,事实上已成为产业学院特有的混合所有制产权格局。为促进产业学院良性发展,必须构建明晰的“共赢”产权管理制度。首先,确立产权归属制度。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涉及的产权对象主要包括实物、股份、债务、收益等有形及无形资产产权。产业学院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资产增值、债务等划分和归属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在市场化办学过程中,亟须出台适应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产业学院产权界定管理制度,通过权责明确的制度规范和约束产业学院校企双方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产权主体内在动力,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其次,构建产权流通机制。国家应加快建立教育资产产权评估标准,培育、发展和壮大教育产权市场,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打通产业学院市场脉络,促进造血功能建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最后,确立产权保护机制。产业学院产权包括国有产权、集体产权、民间产权、私有产权和境外产权等不同类型,急需构建适应产教融合和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机制,保障在办学过程中国有资产不流失和社会资本投入不受侵害。

3.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对于高职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而言,应加快完善高职产业学院法律政策体系,激发主体内生动力,促进其高水平发展。一方面,确立产业学院治理结构应遵循的框架、原则和规范。在赋予产业学院独立主体权的同时,从宏观层面约束、规范各主体的治理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应尽快制定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规范性教育政策。明确高职产业学院运行、利益分配、监督等机制及其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指导产业学院治理建设实践。此外,要尽快落实国家政策“本地化”,地方政府应出台产业学院参与企业税收、奖励等激励性政策,以优惠政策和专项经费方式优化产业学院资源配置;将参与高职人才培养内化为社会层面的公共责任,并指导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活动,培育企业主动承担高职教育責任的良性环境,推动高职院校和产业、企业积极构建命运共同体。

(二)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办学定位

1.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深度研判行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产业学院根植于区域和行业长期建设发展规划的重要工作。在产业学院筹建阶段和建设初期,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对自身办学基础和实力进行全面客观评估,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针对地区产业链和企业岗位需求,结合参与办学主体的资源投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规格与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高度匹配。此外,产业学院密切跟踪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方向及趋势,及时升级更新科研服务团队技术技能,预判性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产业学院人才团队紧跟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确保人才培养规格与当前区域产业集群核心需求匹配。只有构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技术服务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同频共振格局,才能提升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优质高职产业学院为区域产业链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的作用,进而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高效对接。

2.统筹规划功能定位。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的两项重要任务和功能定位,也是产业学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良性可持续发展力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依托特色专业群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基于学校自身专业基础和区域产业链需求,产业学院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专业组群逻辑,通过对现有专业的改造、优化与整合,重构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集群。依据基础共享、能力相近、岗位相近、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提升专业群实力和同类院校竞争力,切实提升人才输出的规格和质量。另一方面,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开展科研创新、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整合校企等多主体人员、平台等资源,构建产教融合性集成平台,基于此,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等科研创新工作,提升产业学院核心技术研发能力,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及培训服务,促进行业应用和技术发展,提升产业学院科研和技术服务竞争力,扩大产业学院、学校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科学治理,提升协同办学能效

各参与主体利益、价值维度和文化环境的分立性和差异性增加了现代产业学院治理过程的复杂性。作为跨行业、跨单位的办学组织模式,产业学院必须适应行业产业发展,积极构建和完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法人治理体系和治理架构,保障运行秩序分明和目标可控可达。

1.建立治理组织架构。产业学院治理必须遵循高职教育与市场运作双重逻辑,摒弃高校管理体系中自上而下的泛行政化模式,强化多元目标共识,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优化治理结构与模式,多向协作模式,创建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置”的现代治理架构(见图1)。一是建立决策机构。首先,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建设和参与主体成立产业学院理事会,负责产业学院发展规划、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绩效分配、产权归属等重大事项决策。二是建立指导机构。提供政策解析、行业领域前瞻性发展引导以及高职教育改革路径剖析等宏观指导,参与产业学院专业群规划设置、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方案论证等。三是建立执行机构。由院长全面负责产业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组建产业学院建设委员会,设置教学、学术、学生管理、行政等分项委员会或工作组,完成日常运行管理与考核工作。四是建立监督机构。由理事会、学校、企业、行业、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人员成立监事会,监督和检查产业学院业务活动以及职责履行情况,形成布置内部权力制衡的治理生态。

2.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在产业学院建设前期,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参与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的协商方式,共同讨论、制定产业学院章程,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能定位、权利范围、职责义务和运行程序等。通过内部制度规避传统泛行政化治理模式,落实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产业学院独立运作和管理能力。此外,通过制度方式督促和约定各参与主体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承担职责,制衡和约束各投资方以自身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和实际行为,最终建立符合产业学院内在属性的决策自主、执行高效、监督制衡的治理制度框架。

要完善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协调机制。在产业学院运行过程中,需要引导内部形成平等合作、互惠共赢的理念,建立透明、高效、包容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形成主体间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状态。一方面,产业学院要增加建设运行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构建信息畅通交流平台,主动公开财务、人事、资产等资本相关数据,增进参与主体间信任度和治理话语权。另一方面,学校在关注人才培养的同时,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优先考虑企业的合法收益,明确退出清算时让渡企业权益,解决企业投资产业学院的后顾之忧。

要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产权归属制度。产业学院筹建时,应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各参与方的实际投入,多方通过合作协议的形式明确产业学院建设初期的产权界定与归属。对于产业学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产权,各主体共同探索产权分配策略、制定产权分配和归属约定,以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较大分歧甚至利益冲突问题。基于经费、人员、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确定各主体的实际投入比例,进而明确产权的归属和分配方法。

3.健全质量评价机制。全方位的评估与考核,有助于及时发现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改进发展提供必要依据。产业学院质量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等原则,重点考核产教融合相关工作的实效性。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产业学院是多个主体联合建立的办学综合体,也是惠及多方的利益共同体,其特有属性决定了质量体系评价主体必须多元化。一方面,学校和企业等建设主体、产业学院师生等受惠主体要参与“自评”;另一方面,要引入政府和行业等参与主体、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产业学院实施“他评”,从不同视角进行评价与考核,确保评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要构建“四维”考核评价体系。基于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设计产业契合、产教融合、成效认可和服务贡献四个维度,前两个维度重点关注建设过程,后两个维度重点考核建设成效,四维对象可细化为21个具体二级指标(见下页图2)。产业契合度是指产业学院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规划、产业发展趋势、区域特色产业以及企业典型岗位的匹配程度。产教融合度主要体现为协同治理、人才共培、平台共建、社会服务等多个核心职能。成效认可度是产业学院发展质量的系列量化指标,主要分成专业、学生、管理和经济四个部分业绩。服务贡献度主要指社会贡献,包括对于促进区域行业企业发展和产业链完善发展的人才和智力支撐贡献度,通过人员再培训促进社会稳定的贡献,以及经验和模式推广对于同类院校产教融合改革的示范性和影响力。

4.完善治理数据平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显然,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化治理离不开智能数据平台支撑。从治理业务角度讲,治理数据平台需覆盖执行、管理、监督、评估和决策等所有活动,满足产业学院建设、指导、参与和受惠等不同主体需要,支持常规数据信息采集和数据接口功能。从功能逻辑角度讲,治理数据平台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利用传统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办公和业务流程管理,实现“规范秩序,提升效率”的常规目标;二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和可视化,为治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实现“智慧决策,提质增效”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鹏,石伟平.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的政策理想与行动路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内容分析与实施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20(1):106-114.

[2]金炜.新时代高职产业学院的建设逻辑、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5):28-34.

[3]吴显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机理及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5-11.

[4]万伟平.现行机理下产业学院的运行困境及其突破[J].教育学术月刊,2020(3):82-87.

[5]曹福凯,高晶,赵建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运行逻辑、现实掣肘与发展进路[J].职教论坛,2021(5):154-159.

[6]段明.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治理模式、问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6):28-35.

[7]李媛.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多重制度逻辑[J].教育学术月刊,2021(6):33-38.

[8]吴金铃.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8):31-35.

[9]聂梓欣,石伟平.高职产业学院建构的组织战略分析:理念、模式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5):41-47.

[10]吴旻瑜,武晓菲.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逻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远程教育杂志,2018(4):4-10.

[作者简介]陈小中(1980- ),男,江苏泰兴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机理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2021/03/37,项目主持人:陈小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了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的资助。

猜你喜欢

治理体系发展路径产教融合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现状研究及对策初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