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模式研究

2022-06-23董加天

商展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试验区跨境园区

董加天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上海 201600)

1 研究背景

1.1 世界电子商务实现逆势增长

2020年,虽然世界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产业陷入低迷,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态势依然表现突出,实现逆势增长。2020年全球电子商务零售总额达4280万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7.6%,占全球总体零售贸易的18%。eMarketer预测数据显示,全球电子商务在未来四年间将会保持增长态势,并进入平缓发展期,预计2024年交易金额将突破6000万亿美元,另外,其在总体零售交易额的占比还会进一步提高 (见图1)。

图1 2020年世界电商零售情况

1.2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增长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在2010—2016年处于高速增长期,其中2014年达57.6%的增长峰值,2016年后进入稳定增长期,2019年的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34.81万亿元(见图2)。

图2 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情况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较为稳健,2015—2019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规模的增长率维持在25%~30%,2019年跨境电商交易市场规模达到10.5万亿元。从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两者的发展轨迹来看,跨境电商在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占比基本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2019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到电商总体交易额的30% (见图3)。

图3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占比电子商务交易总额

2 关于经济园区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经济活动具有空间聚集和产业聚集两大特点,聚集经济(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指相同或相关产业聚集后,产生更大经济效益的现象。经济全球化和运输成本的下降使得园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1]。

经济园区的发展模式是园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发展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独特的体制、制度、方向等方面的发展路径。由于经济园区建设环境参差不齐,建设目的也不尽相同,国内外对发展模式的研究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学者对经济园区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层面和管理层面出发。

从建设管理角度出发,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园区建设及管理过程的最主要力量为政府和市场,特别对处于发展后期的经济园区来说,不仅需要活跃的市场环境,政府作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主要体现为经济园区架设成熟的产学研转化平台、创新企业孵化平台及相关技术服务支持方面[2]。

从产业培养角度出发,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经济园区的产业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内生培养模式及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在钢铁重工业、生物工程、高新技术、软件工程等产值高、增长快且经济贡献占比较高的产业容易形成主导产业带动园区经济增长的现象[3]。Michael Porter在波特菱形理论中提出,以主导产业为发展重点的园区能够充分利用同产业带来的聚集效应,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同时通过同产业间的竞争关系给企业带来竞争效益。内生培养模式主要是依靠国家干预,将某一产业的资源引导至某个地区集中发展,孵化出产业经济带,比如深圳及武汉高新技术园区。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是指相关产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经济动态链,以聚集方式共同成长,比如上海张江医药集群,以生物医药为核心,聚集了产业链条中的专业人才培养、生物科技研发、技术开发、临床试验、规模化生产、市场营销及物流等多个环节,使得各方相互促进实现利益最大化[4]。

从区域创新角度出发,创新能力的增长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投入成本、提升产出效率,因此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5]。经济园区中较为常见的创新模式为产业聚集创新模式,是指利用大学、实验室等科技力量主导产业科技发展,如韩国大德高科技园区拥有四所顶级大学及20多家科技机构,为大德园区创造了数万个科技成果[6]。

从投融资角度出发,园区经济的融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及国内投资。中小型企业及高科技产业在发展期间往往会面临投融资困难,需要向政府寻求融资[7],以政府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园区能够承担更大风险和更久的非营利期[8]。同时,通过政府信用背书的经济园区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园区发展的信心,可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园区的投资和发展过程中[9]。私人资本投入的经济园区(市场导向型)主要特点是前期投入较少,能够快速进入盈利阶段或快速拉动其他融资方式加入。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及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集中度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技术溢出效应[10]。

3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够按照统一的发展模式来运转,各地区发展模式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进出口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模式、投融资模式。

3.1 进出口模式分析

我国最初设立的1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进口导向型试验区数量多于出口导向型试验区,其中深圳、广州、上海、重庆、郑州、青岛、合肥、天津、大连主要是进口导向型。然而出口导向型试验区,例如杭州、宁波出口体量相对较大,因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总体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在实际研究中发现杭州、宁波等出口导向型试验区往往具备更加完备的生产链,并且相关服务型企业更加齐全,能够为出口企业提供技术、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全方位实现产业纵向发展,大幅提高跨境贸易交易速度。因此,虽然从数量上来看,进口导向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较多,但从交易额上看,跨境出口的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3.2 产业发展模式

在聚集经济中,核心产业的发展通常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呈现协同发展的现象,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来说,除了核心的跨境商品生产、销售环节,其后端一系列物流、检疫、通关、金融环节的运行效率也决定了整个综合试验区的运行效率。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产业拓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核心产业带动模式及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3.2.1 主导产业带动发展模式

主导产业带动发展模式指充分发挥核心产业的空间聚集产生的外部经济效益,即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共享生产资料、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来提高整个区域的收益,其主要特点是同产业横向发展。以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例,广州具有较为明显的传统外贸优势,增大主导产业的规模仍然能够给试验区带来规模经济,因此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更倾向于发展较为成熟的跨境货品贸易。

3.2.2 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是利用核心产业创造的市场,顺势发展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比较常见。如在中国电商之谷——杭州,综合配套设施完善,有国际物流企业入驻提供跨境物流服务,也有大型跨境支付企业提供交易支持,大大提高了跨境贸易交易速度。另外,以上海为例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地区,利用其金融中心、商务运营中心、物流中心的身份优势,在发展核心产业的同时更倾向于鼓励第三产业同步发展,不仅提升了综合试验区的运行效率,也有效优化了综试区的产业结构。

表1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出口模式比较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地区外贸产业发展基础、第三产业发展条件,以及地区电子商务市场成熟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经济发展水平高及电子商务市场较为成熟的地区倾向于选择产业联动的发展模式,而货物贸易尚有外部经济空间或是第三产业发展条件不足的地区则更倾向于选择主导产业带动的发展模式。

3.3 创新模式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创新主要体现在制度和服务创新方面,目前的创新模式主要以“地区政府+企业”的形式进行,由地方政府制定推动综合试验区内制度及服务创新的顶层设计,所在地区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以及金融、物流等配套企业相互配合实现。例如,杭州政府与阿里巴巴企业合作,提供信用保障机制,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信用保险额度,政府背书保障跨境中小企业的融资资金。青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推出“银贸通”业务,极大方便了企业融资和开展出口业务。在服务创新方面,杭州海关取消关内转关,推出跨境零售出口“清单申报”,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理海关手续等便利化措施。

3.4 投融资模式

投融资是大部分企业拓展业务的重要过程,从融资形式来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融资模式主要有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借贷融资、抵押融资及股权融资。在企业成长初期,投资风险较大,融资受到束缚,政府以帮扶中小企业发展为目的设立专项基金,以免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无法继续生存,同时利用政府背书的方式给资本市场释放信号,刺激引导市场后续投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内存在各个阶段的跨境电商企业,因此也会存在各种融资形式,从主导力量来说,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从地区分布来看,2020年超过50%的融资发生在广东地区,对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地区的融资金额也排在前列。总体来说,社会资本更倾向于投向外贸及电商产业更活跃的地区或是资本市场更成熟的地区,其他地区更多依托于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扶持。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对最早设立的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从进出口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模式及投融资模式几个角度出发。虽然从数量来看,进口导向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较多,但从交易额来看,跨境出口的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及主导产业带动模型,其模式选择受到地区外贸产业发展基础、第三产业发展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内的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制度及服务创新,多由地方政府制定顶层设计,跨境电商贸易主体、产业链相关企业及进出境监督管理机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电商企业在选择融资模式时,初创期企业倾向依靠政府专项基金或是借贷、抵押融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则会进入股权融资阶段,并且股权融资的跨境电商企业大多分布在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

4.2 政策建议

4.2.1 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联动发展

从各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模式来看,产业综合协调性参差不齐,大部分地区配套产业处于相对匮乏状态,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行体系包括人才培养、交易平台搭建、国际物流通达、政府监管等方面,完整生态体系的建设是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只有各环节协同联动发展,地区跨境电子商务才能提升综合实力。建议相关地方重视配套产业的发展,在国际物流搭建、专业人才体系化建设、通关清关环节简化等方面制定更完备的政策方案。

4.2.2 激发社会创新的新动力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高度依托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换代,目前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紧密相联的产业有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进创新的方式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要特征,创新效率还不够高,社会创新的活跃度不足,建议地方政府联合当地龙头企业多加开展相关产业的创业创新活动,带动跨境电子商务新技术革新。

4.2.3 完善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金融支持渗透

跨境电子商务的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非电子商务产业发达地区往往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中小企业难以渡过创业初期的“资金难关”。此外,跨境电商企业由于从事跨境贸易的特殊性,很难适应传统的银行融资体系,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地方银行建立符合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特点的信用体系,针对性地为当地跨境电商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试验区跨境园区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18个自贸试验区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园区的开放样本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