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思维视角下高三艺术生地理学习策略

2022-06-23冉茂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9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高三要素

冉茂

【摘要】本文在厘清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内涵与具体表现的基础上,结合高三艺术生实际情况与2021年广东省学考第20题,提出“积累必备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必备知识—重构知识网络”的循环学习策略,并对如何积累必备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学习建议。

【关键词】综合思维;高三艺术生;地理学习策略

根据综合思维多种定义,笔者认为把事物各部分离出来,在熟悉各部分的特征、属性与影响因素基础上,用它们来解释另一事物或现象上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过程就是综合思维。综合思维不仅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有明确定义,还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做出明确要求“高考试题要有综合性”。这种要求在2020年全国地理高考题上有直接体现。《2020年广东高考年报》在评析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时说:“地理试题从区域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渗透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021年广东省学考第20题更是将地理的综合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充分说明地理综合思维不仅是课程标准要求,也是高考考察的重要内容。综上所述,在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不僅是教师教学重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艺术考生也不例外。在这种背景下,高三学生包括艺术生如何学习才能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成为高三地理老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地理要素是高三艺术生形成综合思维的必备知识

地理要素是在地球这个整体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地理各要素都有各自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特点、运动演化规律等。同时各地理要素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了地球这个整体。这就决定了地理要素的学习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单个地理要素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规律等的积累;一是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1.高三艺术生地理要素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学习策略

地理要素基本概念是基于事实的地理现象,本质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比如,地球上的水这个要素包括:水圈、水体的组成、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海水密度、温度、盐度、潮汐、波浪、洋流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归纳,是元知识,是进一步探讨问题的基础。

地理要素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其实质是该地理要素与其他要素相比有何独特之处,其运动演化规律是怎样的。比如,地球上的水这个要素与其它要素相比有何不同就是水的特点。其运动演化规律包括:水循环的过程、洋流运动、水平衡等规律。这些特点与规律常用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地理现象,是科学认识世界的一部分,需要学生理解与运用。

比如,考生要准确回答2021年广东省学考第20题“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热融湖”这个地理事物、“热融湖发展趋势”这个地理事物演化规律、“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这个基本地理特征是什么。

高三艺术生术科训练时间多,文化学习时间短,基础薄。高三艺术生在地理基本概念的学习除了强调识记外,还要注重直观学习与理解记忆结合,特别是结合相关视频、图片会让学习事半功倍。

高三艺术生对地理要素的特征与规律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他们很难解释清楚某些地理现象,从而认为地理学习艰难。为此,高三艺术生在地理要素基本特点与规律的学习上,首先一定要重视课堂听明白老师的讲解;然后利用自习时间厘清逻辑,整理好笔记;最后试着解释清楚某些相关地理现象,加强运用,巩固学习成果。如果学习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加强相关内容的默写,增强理解。

2.高三艺术生地理要素之间关系学习策略

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认为,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综合思维的表现。这就说明对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原因与结果的分析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要素关系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因果分析。某个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带来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每一方面的原因与结果都是地理要素之间的具体联系,体现着综合思维。这就需要学生厘清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关知识网络,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水循环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受那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它们,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那些结果。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渗透着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2021年广东省学考第20题“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问题,就明显体现了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其关系如图1所示。

通过图1我们可以发现,要回答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先要把自然地理环境分解成大气、地形、土壤、生物、水体等要素,然后逐一分析热融湖的演化对它们的影响,最后形成整体答案。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充分体现了地理综合思维。这和高考评价体系中要求试题要有综合性不谋而合,也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与试题需素养立意的要求契合。

高三艺术生厘清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完整知识网络必要但确实有一定难度。高三艺术生要端正态度,克服畏难情绪,结合老师所讲自己所学,整理好每天笔记。每章结束后,以笔记为基础结合相关参考资料,以章节为单位构建完整知识网络结构,把相关知识变成自己对该内容的理解,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为综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依据情境解决问题是高三艺术生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依据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不仅体现了地理的有用性,更能体现出高三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其中分析问题、找对答题角度、清晰表述答案是综合解决问题的关键。《2020年广东高考年报》对2020年全国高考卷分析到:“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没有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分析具体问题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2021年广东省学考第20题“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问题的解决就一定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其过程如下图2所示。

据图2可知,要合理解决该问题,不仅要考虑到热融湖这个新情境,还要考虑到“近年来”的时间情境和“青藏高原”的空间情境。结合这些具体情境,我们才可以准确写出热融湖面积扩大会淹没附近草地,会提升湖泊周边地温,加速周边冻土融化,破坏冻土层的稳定,导致湖岸崩塌,改变地表形态等影响。

高三艺术考生依据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比文化生更弱。那高三艺术考生怎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提升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首先,不要有畏难情绪。面对这些实际问题,要努力审清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或者自身认知找出答题角度,联系材料表述清楚答案。然后结合老师的评讲,参考答案进行修正,明白自己问题和改进方向,挖掘问题的深度,积累答题技巧和必要的答题模板,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标。同时,高三艺术生要尽可能多的去解决实际问题,既磨炼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又拓展知识广度。

三、重构知识网络是高三艺术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些地理现象从未见过、有些地理规律原理略有变化、有些答题角度比较新颖。这些东西游离于原有知识结构体系之外。面对这些复杂且散乱的知识怎么办呢?重构知识网络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2021年广东省学考第20题“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问题的解决后,学生就可以把“热融湖”这个新的地理现象建构到青藏高原水体知识网络中去,把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環境构建到中国地理的知识结构中,从而拓展知识,提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高三艺术考生相对比较散漫,面对这些杂乱的东西,不想整理也难以整理完善,重构知识网络往往成为了一种难以完成的任务。为此,高三艺术考生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改错本,监督自己完成这项工作。同时要及时去构建,以免忘记太多,加大整理的难度。在重构整理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帮助也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策略。

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出发,参考2021年广东省学考第20题,可以发现学习各个地理要素的特点规律,构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高三艺术学生学习的基础;解决实际问题,重构知识网络是高三艺术学生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三艺术生地理学习策略:“积累必备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依据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必备知识—重构知识网络—依据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6.

[2]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0.

[3]广东教育考试院主编.广东高考年报(2020)[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48.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高三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高三·共鸣篇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我把高三写成诗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