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幼儿粤语童谣教学融合的应用研究
2022-06-23黎晓雯
黎晓雯
【摘要】當下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过程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也已经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信息技术能够为幼儿展示出更为生动而具体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能够从中获得较为直观的学习体验。正因为如此,我园把信息技术引入幼儿课堂教学中,用信息技术辅助粤语童谣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粤语童谣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手段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粤语童谣的兴趣,提升幼儿学习粤语童谣的积极性;能够提升幼儿对粤语童谣歌词的理解能力,使之对童谣的印象更加深刻;还能在教学中制造悬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息技术;粤语歌谣;教学融合
现如今,学前教育阶段已经普遍开展了信息化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更为生动有趣的声音、图像、视频等方面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呈现内容形象化的特点,也更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所以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粤语童谣是广府文化滋养出来的,在广东儿童中流传较广的独特艺术形式。粤语童谣源于生活,内容丰富,富有童趣,歌词通俗易懂,韵律优美,是岭南地区幼儿识物认字的重要载体。当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教育,纷纷在幼儿园中开设本土文化课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也提出,学前教育要引入本土文化教学内容,让幼儿能听会讲本地方言,欣赏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基于此,我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粤语童谣教学。信息技术引入幼儿课堂教学为粤语童谣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粤语童谣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从多角度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让粤语童谣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激发幼儿学习粤语童谣的兴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粤语教学融合的策略,以期对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一、声像交融,提升幼儿学习粤语歌谣的兴趣
信息技术入校园,大大提升了幼儿园课堂教学效果,为幼儿园教学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指南》提出,幼儿园要做好家园合作,联系社区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本土文化资源,调动一切力量为幼儿教育创造好条件。幼儿学习粤语童谣的过程,也是他们感受广府文化的过程,更是传承和发扬广府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在学习粤语童谣时,要理解欣赏粤语童谣的内容,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演唱、表演童谣,在这个过程中,能不断提升幼儿对优秀本土文化的理解能力。传统的幼儿音乐课堂教学形式难以全方位向幼儿展示粤语童谣的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融合了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种资源,可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粤语童谣的内容,让幼儿置身于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提升幼儿学习粤语童谣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粤语歌谣《落雨大》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形象地认识广东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形象,我从网上找来童谣中阿哥、阿嫂以及他们劳动、出街的图片,配上美妙的音乐,生动形象地展示老广东人民生活的场景。伴随着滴滴答答的下雨声,装扮美丽的阿嫂撑着雨伞出街了,勤劳的阿哥挑着柴火在水浸街的路上快步飞走……一切显得那么和谐美好。幼儿欣赏着这些展示老广东人民生活、劳动场景的图片,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我又根据《落雨大》歌词的内容制作了一组PPT,向幼儿们展示漂亮的广府服饰和劳动工具。PPT上有阿嫂穿的花鞋子、花袜子、花腰带、珍珠头饰、蝴蝶结头饰等,也有展示阿哥劳动情境的扁担、柴火担子等,还有展示广东人民生活中常见的水浸街图片,通过PPT的形式展示这些图片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老广东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幼儿们从图片营造出来的情境中,已经能够感觉到广府人民的生活图景。最后,我还给幼儿播放了配有动画的《落雨大》歌曲,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当我与幼儿讨论《落雨大》这首歌曲的唱法时,幼儿们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育手段,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粤语童谣歌曲蕴含的含义,也能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进行联想,感受童谣中展现出来的美。
二、动静结合,提高幼儿理解粤语童谣的能力
传统的音乐活动课堂上,教师多采用语言灌输、词谱挂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学习内容,这种静态展示知识的形式较为呆板,幼儿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很难真正理解掌握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引入幼儿课堂教学之后,幼儿们在课堂上可以欣赏优美的静态图片和动态画面,也可以听到动听的音乐,实现动静结合生动呈现知识内容的目标。信息技术发音标准清晰,动画情境生动形象,音响效果也能与教学内容互相契合,能够展示更加形象的音乐内容,为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理解童谣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粤语童谣的兴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灵活操作多媒体资源,把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整合起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粤语童谣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对童谣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
比如,我借助信息技术制作了《何家公鸡何家猜》Flash动画课件,通过课件呈现出公园里公鸡、母鸡、小鸡、猴子、熊、黄狗等动物的形象、声音都十分生动逼真,整个画面十分有趣,幼儿们在观看动画时,既享受了有趣的动漫,还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很快就记住了童谣歌词的内容。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更好地记忆童谣中比较难唱的词句,课件中可以反复播放重点难点唱句,方便幼儿强化学习。
三、营造环境,提升幼儿对粤语童谣的感受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站为幼儿营造学习粤语歌谣的日常好环境,可以在课间晨练、午操活动、离园等幼儿自由活动时间段播放粤语童谣,让幼儿在本土童谣的熏陶下愉快地做运动、玩游戏。例如,若在幼儿午睡时播放《月光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吃点心时播放《排排坐》,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互相分享。借助多媒体营造良好的粤语童谣学习情境,把粤语童谣和幼儿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要比单纯的说教更加有效。幼儿园早操时段,不同年级在编排早操时,播放粤语童谣作为表演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粤语童谣之美。
二是开展区域活动时,播放粤语童谣,让美妙的童谣渗透到幼儿一天的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在音乐区活动中开展“粤语童谣角”,邀请家长帮忙收集整理粤语歌谣作品、图片、音视频资料等,给幼儿音乐区学习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广府文化。在表演区活动中开设“粤语童谣小舞台”,准备花鞋、腰带、蝴蝶结头饰、珍珠头饰以及扁担、雨伞、仿生木材等用于表演的道具,幼儿结合音乐区的音视频资料理解粤语童谣,并把其中的内容表演出来,进一步感受粤语童谣的魅力。
幼儿教师在日常开展粤语童谣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技术,向幼儿更为直观生动地展示粤语童谣教学内容,把粤语童谣教学渗透到幼儿一日学习和生活中去,提升幼儿学习粤语童谣的兴趣,节约幼儿学习童谣的时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幼儿园有效开展粤语童谣信息技术教学并非易事,需要各个幼儿园教师的共同努力。虽然这个过程当中会存在许多障碍,但通过各个幼儿教师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克服这些困难,进而总结出一套更加完整可行的粤语童谣信息技术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耿畅.让多媒体技术为幼儿音乐教学助力[J].小学时代,2020(19):91.
[2]李正荷.浅谈幼儿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数码世界,2020(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