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2022-06-23庄立勤
庄立勤
摘 要: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对近年来中国知网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系统分析归纳,发现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概念与原则、现状问题、完善路径等内容,以期总结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规律和特点,促使评价更加多元化、立体化,达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完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5.040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助力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角逐国际市场的应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新的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路,强调要以“破“五唯”为导向,立足基本国情,坚持积极、稳慎、务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相关评价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给未来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促使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的焦点。
通过对近年来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关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内容可大致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概念和构建原则的研究;二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的探讨;三是完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路径研究。以下将对相关内容研究做详细的综述。
1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概念的界定和原则的构建
王明玉基于国内外高等教育专家的研究,认为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可归纳为内适质量、外适质量以及人文质量这三种观点。丁金昌总结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四种人才质量观:一是面向需求的质量观;二是多样化的质量观;三是突出“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四是注重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吴倩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需从技术技能人才的技术素养养成这一视角予以认识和解读,并从技术素养的四个维度:技术思维、技术行为、技术态度、技术文化来认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本质特征。徐兰认为,“职业教育质量”简言之,指职业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并从三个层次分析其核心内涵。
关于原则的构建,牛志宏认为在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职业性、全面性、可行性等原则。宋梅则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原则概括为“一个中心、四个结合”,以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为中心,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结合、多元评价与发展评价结合以及技能评价与素质评价结合的人才质量评价原则。李顺才等人针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出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评价与评定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精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2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的探讨
董飞燕指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没有形成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现状的这一客观现象,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没有被更多人关心,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存在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及培养体系的不完善的问题,同时,在实施中受到干扰因素如:领导机制不完善,评价方式不统一,评价内容不全面,考核机制不适应,学科教学特点不同等的影响。常晓茗指出,如今高职人才培养質量的评价体系主体不全面,仅靠高职院校、企业、地方政府三者中的任何一家或者两家评价,导致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科学性。此外,评价方式更倾向于终结性评价,仅靠课程考试成绩、道德素质等来评判人才培养质量。刘先花也指出在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对于课堂的评价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并且评价方式以定性评价为主,忽视定量评价的作用。严彦蕾等人在深刻认识扩招后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实践中仍然面临生源对象多元化与培养模式固定化之间不协调、学生需求多样化与评价方式单一化之间不协调、教学资源不到位与标准不降的要求之间不协调等方面所带来的挑战。赵佩华等人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高职评价体系意识和形态尚未更新、外部评价主体的忽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涵不能处分体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不尽合理等问题。
3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完善路径探究
许多高职教育工作者对人才质量评价路径做了大量研究探讨,提出的质量评价路径点各有侧重。部分学者认为,评价主体的确定是否科学,关系到人才培养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是评价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朱厚望等人基于主体创新的视角,提出将培训评价组织列入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有效解决第三方评价主体面临的困境。段纯也在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实习单位、就业单位、社会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这四方评价主体。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评价方法是直接解决评价中“如何评”的问题,决定了评价效果的优劣,提出了CIPP模型、案例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并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高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还一部学者则认为,评价指标具体体现高职人才评价内容,直接决定人才评定的结果,是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设计了思想品德、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身心素质、教学投入、培养过程和教学成效等评价指标来作为专业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 研究总结和展望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问题是各专家、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将以往各专家提出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问题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学者认为在评价体系整体研究上,缺乏系统化和特色化。就目前而言,我国没有明确的、系统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这是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定位不明确,常常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混为一谈;另外,对评价体系中各机制功能定位整体把握不准确,进而导致出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第二,他们认为评价方法呈现出理论多样性的趋势,但更多停留在静态的评价中,缺少动态的、深入的实证研究,以至于些许方法在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不强。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认为,在评价指标的遴选上,缺乏全面性。当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仅仅流于表面,如对师资队伍的分析,停留在“学历”“职称”等要素上,而有关“团体合作”“师生互动”等要素关注甚少。除此之外,对产出结果的质量评价也仅仅通过单纯的考试和实训考察方式来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用人单位着重关注的学生的团队协调合作、创新创业能力,这样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效果,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
近些年,我国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逐渐走向健全、成熟并具有职业特色。
各研究尝试从多元视角出发,对高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进行深入调研,促使职院校评价体系逐渐回归本真,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凸显职业特色,建立“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评价目标也重点放在个体职业能力和发展潜力中,展现职业院校的应用型性和实践性,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价值。其次,研究视角更加细致化、评价方法更加综合化,趋于深入实践操作中去开展实证研究,做到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相结合,保证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指标的选取倾向多维化,依据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全方位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合理设置评价标准和指标,打破原有的以知识取向为单一目标的思维方式,将人才的道德素养、创新创业能力、业务水平等重要因素也列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中去。总的来说,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于任何类型职业院校都举足轻重,它关系到人才内在发展,关系到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高职教育将会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逐渐发展完善,不断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N ].中国教育报,20201014(01).
[2 ]王明玉.基于TQM的高職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以化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J ].物流科技,2015,38(03):5355.
[3 ]丁金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观的探究 [J ].中国高教研究,2011,(01):6869.
[4 ]吴倩,程宜康.基于发展性的高职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J ].职教论坛,2019,(11):5762.
[5 ]牛志宏.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03):1316.
[6 ]宋梅.论高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6):911.
[7 ]李顺才,邢邦圣.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评价体系研究 [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6873.
[8 ]徐兰.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J ].职教论坛,2015,(22):69.
[9 ]董飞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探析 [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6567.
[10 ]常晓茗.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探析 [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4):98100.
[11 ]刘先花.大数据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的思考 [J ].电子商务,2018,(12):7475.
[12 ]严彦蕾,吴一鸣.扩招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挑战与应对 [J ].教育与职业,2021,(01):3743.
[13 ]赵佩华,胡泊.基于多元互动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32):7476.
[14 ]朱厚望,龚添妙.培训评价组织开展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可能性及可行性研究——基于主体创新的视角 [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06):3944.
[15 ]刘欢.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价值思考 [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8):1011+71.
[16 ]段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