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挖掘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成资源

2022-06-23王四平

学生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预设

王四平

摘要:此论文具體介绍了如何挖掘课堂生成资源。

关键词:预设;预设生成;非预设生成

引言: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就应该有课前“预设”、“预设生成”、“非预设生成”。三者相辅相成,教师善于挖掘课堂的生成资源,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能让课堂绽放光彩。

课堂的生成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能够推动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等才是课程教学资源。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形成。那么如何挖掘课堂的生成资源呢?

一、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预设是教师在备课前根据知识应该考虑到学生可能回答的问题,或获取的知识,提前做好知识和问题准备。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生成的起点。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弹性、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有效生成。

预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生成,生成包括过程的生成与结论的生成。因此生成可以认为是师生在学习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是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之中的。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着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在课前研究预设,是设想着生成,教师在课中则要促进学习生成资源。

【案例1】“简单分数加减法”教学片断

师出示题目1-,问学生该怎么做,教师考虑学生可能会将1转化为后进行计算,这就是预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说出各自的解法,一位学生说把1化为,这样就变成了同分母减法,就容易做了。这就是生成资源。

(反思):教师在课前就将本次学习内容进行了预设,考虑了学生的做法,这些生成的内容就使得教师的预设有了价值。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取得了成功。

【案例2】“9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有什么规律吗?

生1:是每次加9得出来的。

师:那么,我们如何来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请各小组相互讨论,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生2:如果七九是多少忘了,只要知道六九五十四,用54+9就可以知道是六十三。

生3:还可以这样想,如果知道八九七十二,用72-9也能算出七九六十三。

生4:几个九就是比几十少几,例如五九就是比50少5,所以五九四十五。六九就是比60少6,所以六九五十四。

生5:得数的十位数总是比几九的少1。

生6:得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和都是9.

师:同学们,你们讲得太精彩了,记住这些规律,9的乘法口诀就熟练了。

(反思):在本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根据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进行对比、归纳和推理,及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从而形成精彩的动态生成的课堂。

二、灵活宽容,尊重“非预设生成”

非预设生成是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试验操作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例如在例1中,教学1-时,有位学生举手说:“老师1不只是等于,如果我一定要化为、怎么办?”这位同学以这种方式把异分母分数减法突兀地呈现在师生面前。学生打乱了教师的预设,这样的生成材料可以视为非预设生成。

【案例】3“厘米的认识”教学片断

生:老师,平常总听人们说公分,公分和厘米是什么关系?

师: “厘米”是国家法定的长度单位,而“公分”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的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公分”与“厘米”的关系吗?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在教师帮助下得出1公分=1厘米。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量一量”、“目测”等活动。

(反思):在本例中,课堂上出乎教师意料之外,出现了“节外生枝”,教师不是让它擦肩而过,而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这稍纵即逝的非预设生成资源,因势利导,使师生积极互动。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4“三年级应用题”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题目:“一个西瓜大棚有8垄,每垄种35棵,每棵结2个西瓜。一共结多少个西瓜?”

生1:35×8×2=560(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先求出8垄一共有多少棵,在乘以每棵结的西瓜个数,就是一共的西瓜数。

师:你真棒!

生2:老师,我有另一种方法,我是这样算的,35×2×8=560(个)。

师:你能讲讲你的思路吗?

生2:先求出每垄结多少个西瓜,在乘以8垄,就是一共的西瓜数。

师:你真不错,考虑问题很全面。

(反思):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非预设生成,教师没有打断学生的思路,而是即时因势利导,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两者联系密切,可以说:没有“预设生成”就不会有有意义的“非预设生成”。它们相互辉映,展现学习之美。

总之,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的学习才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学习。

猜你喜欢

预设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语用预设在新闻标题中的作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统筹兼顾,动静相生——小议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预设彰显主题追问精彩生成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