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沛的爱怜 生活的沙盘

2022-06-23段文明

时代报告 2022年5期
关键词:彼岸花文学人生

段文明

韦忠民先生的《彼岸花》是生活的沙盘,弥漫着丰沛的爱怜。

韦忠民先生作为河南省作协会员,他更因《彼岸花》实至名归。

《彼岸花》亦是韦忠民先生人生的精神路标。

我和韦忠民先生虽都是洛宁人,且同是洛河南岸陈吴公社的老乡,但我比他年长太多,两人等辈而不同年。因之,早先我对他的印象也只是知其名对上号而已——知道他是三师一个精悍的管理者,他的长辈也都是令我尊敬的人:其父亲是一生搏击洛宁文化教育界的儒雅名士,德威双佳的领导;其母亲几十年教书育人且早年是县女子篮球队的名将,驰骋赛场的女中须眉;其岳父是我高中时的恩师,岳母是洛宁县拖拉机站最早的英姿飒爽的拖拉机手;他的妻子杜小玲女士的第一份工作是我安排的,他俩的结合虽然加深了我对韦忠民先生的关注,终因年龄的差距生活轨迹疏于交集,一段时间我对他仍有着若云若雾的游离感和模糊感。

在我印象的荧屏上,他一直是新枝嫩叶的青春样,何时成了绿叶成荫硕果香的蓬勃像,似乎只在转瞬倏忽之间,令人蓦生人生和生活的幻化感——2005年,我的中短篇小说集《残缺》出版,有关部门和文学团体相继在县、市分别举办了作品研讨会,韦忠民先生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的评论“完美的《残缺》”,因之,知道了他是极具文学眼界的文学同仁,令我心动和亲近。2012年我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后,发现韦忠民先生也随即加入,产生文学朝圣路上的伴侣感。在与岁月的同行中,网络之桥、文学之缘使我俩交往日笃:传递文学讯息、抒发人生感悟、相互点评作品、关注热点话题……在享受心灵的共振中,清晰和丰满着相互的人生长相——韦忠民先生在职场的开拓中已经经营了一方天地,用自己的心血去呵护、浇灌着教育的园圃,给莘莘学子注入着知识的能量,引导着他们的人生向往,塑造着他们的精神长相……韦忠民先生在竭忠尽虑的忘我奉献中,也使自己成功,让人端视。2021年,我在我二闺女的书架上邂逅了他的《彼岸花》,在淋漓尽致的阅读中对韦忠民先生刮目相看。2021年10月1日,韦忠民夫妇和《牡丹》杂志主编王小朋夫妇到洛宁并分别赠书给我,我重读了《彼岸花》(王小朋先生的小说集《巨翅白鸟》我且不在这儿妄语),读得我情绪满腹,读得我有话要说——

《彼岸花》分两集:一集是随笔集,一集是小说集。

《彼岸花》的随笔集是韦忠民先生“忘却宽衣悴容,凭借丹心一颗,激荡几多挚情”展现给我们的原生态生活画卷。他以认可自己的勇气、无怨无悔的执着,追寻着自己人生的步履,朝花夕拾着生活沿途那闪烁的吉光片羽……用细致传神的文字尽显笔下的风流——对童年碎片的特写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揽胜大好河山的回眸,不失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深邃;对乡情乡味的眷恋让人有一餐饱千年的满足;对亲人梦萦魂牵的挚爱沦肌浃髓;对感事抒怀、流光清影的描写贴切如微、合情合理、撩人心动;写友、评书,感性理智、鞭辟入里、恰如其分……

与作者的笔触相向而行,不难发现:生活的负重劳顿、嬉笑怒骂、爱恨情仇、繁冗琐碎、祥云香霭、风霜雷雨都囊括于随笔之中。作者把自己的生活文学化,把文学当成了栖息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和睿智的自我定位,难能可贵。

作者文笔朴素平实而不失灵动,写实状物惟妙惟肖而又机巧,行文淡定从容而又疾缓有致,诗词有唐宋之风咏来具点睛之妙……对作者厚实的语言功底我感触深刻令人颔首。

更令我动容的是,作者那丰沛的爱怜在随笔集中漫漶得恣肆汪洋无处不在,侵略性地骚乱着我的心灵——已经远去的天真童趣或摘柿子、或捕麻雀、或滚桶箍甚而连尿床,作者都写出了丝丝甜意,倾注着对逝去不返的童年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意。人生的成功和圆满固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经营好自己的亲情、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则是成功和圆满的最起码的因子,在忠民先生的随笔集中可看出他就是如是的践行者:对亲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日不见境何以堪、情何以堪;对父亲的悼念是话未完已泣不成声;对母亲的依恋是“妈在,家就在”;对妻子的爱怜作者用墨尤多,诱人幻化出孤灯夜阑半窗月、红袖添香夜读书、围炉煮茶谈文学的温馨画面;作者对妻子的思念风起云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即使旅途小寐也“梦里回家步履忙,闻讯妻子淡妆抹,剥葱擀面蒸肉香”。有人说,对于人生来说爱是唯一的,其他的都是人生的行李而已,忠民先生深谙其理。他对家乡美食的赞誉抒发着乡愁,对生活的掠影期冀着美好,对友人的评判洋溢着尊崇,对事业的跌宕充满着向上向善的信心……用氤氲的爱怜浸润生活、美化人生、共鸣大家的情感、彰显文章的寓言之言。

《彼岸花》随笔集,是作者用激情的火焰重新点燃了人生的历史柴薪,是作者对生活蒸馏纯化后内心真实的抒发,是作者个性化的经典心得,是作者生命轨迹流畅的文学呈现。在作者自我欣赏自我认可的同时,也让读者得到了文学的关爱和诗意的抚慰,受到一次精神上葱茏地蓬勃,也给生活的热情以气宇轩昂地膨胀。我想,这不正是作者行文时的自我要求及《彼岸花》随笔集的本义所在吗?

似乎是铁凝说的,短篇小说写意象,中篇小说写故事,长篇小说写人生。韦忠民先生的《彼岸花》小说集是由六个小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结集而成的。小小说作者写了生活的细部或意象,属于小品式的,但通过解剖刀般的犀利书写,文章各具特色,且都有其应有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中篇小说《彼岸花》就写了一个故事——钟思扬跌宕的职场拼搏和情人莫岚的婚外之恋。在现实的背景下,作者是两条线并行而展開故事的。

说实话,最初当我面对小说的内容简介和人物设置时,心里是忐忑的——青春义无反顾退出生命的沮丧、中年内忧外患的重荷、人生缤纷绚烂的欲望、职场险象丛生的困惑……这样的文章如草似蚁俯仰皆是,步其后尘如何能给人以引力?世上仅有男女这两个人,男女的纠葛或婚前、或婚内、或婚外,古今中外文必写情早成老套,如何再出新意?

穿行作者文字的阵列,疑虑冰释,我体察到好文章是熬出来的:作者用个性化的孤独劳动,以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度发掘为己任,使文章体现着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我在与作者的神交中,理解了作者对生活真谛的本真揭示,也读出了文学之外的惊喜——

一是主人公钟思扬和作者的经历是叠印吻合的:钟思扬所在医院的“被下放”、职务的虚化、职称的降格、权利的丢失……不是作者从三师到高中、到郊区、到非主流的边缘学校步履轨迹的复制吗?在工作单位的迁徙变更中,寺废僧居少、桥塌客过稀的冷清,水浅鱼难住、林疏鸟不栖的落寞,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的炎凉,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的屈辱以及人面咫尺、心隔千里的怅惘……都宣泄得淋漓尽致,都书写得入木三分。正是作者“我手写我心”,释放心中的块垒,抒发独特的生活感悟,表达对世界新的发现,才由各个“唯一”的集合映射出时代的时尚和特色。同时,作者在苦心孤诣的艰辛中快乐着,在孤寂中呐喊着而又充盈着,这不正是文学独特的魅力吗?

再者,钟思扬职场变故心有抑郁、莫岚老公忙碌聚少离多,这只不过是浅淡若无的云翳而已,两人各自的家庭天空都应该算得上晴空朗日、万里无云;两人都不能算是久旷幽怀之人,更不是风月老手,但在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关键处难以把持,跌入婚外情的温柔之乡,把灵魂交付给对方——钟思扬业务精悍、满腹诗书、向强向美、潇洒儒雅,可他面对莫岚时却调情狂风暴雨;莫岚姿容娴雅、性如兰蕙、能力卓尔、事业有成,可她面对钟思扬时则轻佻花样百出。两人频频幽会,交颈叠股而眠,颠鸾倒凤而狂。作者浓墨重彩地构架着他们的婚外之恋,动情地刻画着他们深入骨髓的真情实恋,给予足够的文学关怀。令两个主人公在对所谓法律、道德、家庭、责任的反叛中,凸显出人性的力量和光辉。同时,也彰显出作家的无畏和担当。

第三,作者在对婚外情的描写时,多次阐释彼岸花的佛化意义——用花叶不能相见的彼岸花来寓意婚外情的最终归宿。作者还是不敢超俗啊,作者顾及素常的道德需要和家庭守候,当钟思扬和莫岚如汤泼雪不可分解的时候,作者却突兀地让他俩理智而冷静地分手了。为了符合文学的真实,作者采取了补救措施——让男主人公钟思扬不堪职场拼搏之累、不堪婚外恋情之殇,猝然倒毙于人生英年的界碑前。这是作者的刻意和无奈?!

钟思扬,自始至终都要所向披靡乘风高扬;莫岚,芳姿丽质的情人多像晓岚晨雾飘渺无状啊,情人,莫岚非雾该多好啊!连人物的名字称谓,作者都推敲斟酌之至赋予美好的祈愿,其用心何等良苦!

第四,我始终秉持一个观点:任何值得存在的文章都应该具有教化和警策的作用,特别是小说,尤其是中长篇小说必须有生活沙盘的功能。《彼岸花》是然。韦忠民先生在导演钟思扬、莫岚职场挣扎、婚外恋情的时候,背景是风云诡谲的变革社会,各色人物络绎登场、热点事件相继展现——医院改制、上访请愿、医患矛盾、职称评定、就业安排、请客送礼、官场龌龊、滥权贪腐、谢恩私门、男女暧昧……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给人万丈红尘的现实感和真实性。作者在渐次认真的书写中,引导着读者去审视生活的沙盘,共同去抨击时弊、叩问人性、呼唤清明、关爱众庶、企及美好……昭示着小说的人民性、社会性、现实性和批判性,这正是文学的伟大和作者的良心所在。

第五,小说给读者展现的应该是翻过了一道岭又一架山风景不断,这就必须情节连绵、文学情景成串。且不说主题如何,如是,才能诱发读者深入看下去的兴趣,产生欲罢不能的文章引力。如此,作者就不能把写小说当成讲故事过多使用叙述式的平铺直叙,而应该采取描写等多种手法,巧妙切入多变的画面。刚看《彼岸花》,觉得以叙述开场缺乏引力,好在作者厚积薄发越写越娴熟、越写越精彩,令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作为作者中篇小说的处女作,能给人海量的关注,就应该情如岚柔、心志高揚了。

韦忠民先生正值人生的蓬勃期,一旦从猬集的政务中脱身,他那“笔端万千事”一定会在其钟爱的文学园圃演化为峥嵘绚丽的夺目景观,亮丽读者审美境界的同时,也炫亮他自己人生的光彩!

责任编辑/孙燕丽

猜你喜欢

彼岸花文学人生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美丽的彼岸花
美丽的彼岸花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文学小说
王濛莎作品
独一无二的你
文学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