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系列谈(连载)

2022-06-23李宏民周朝卫

时代报告 2022年5期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李宏民 周朝卫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争取人类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马克思主义系列谈》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的力量,讴歌马克思为人类解放奋斗的博大胸怀和人格精神,展现我们党百年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历史成就,从而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牢固树立“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政治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书写民族复兴的新辉煌。

《马克思主义系列谈》之一:无法背向人间的苦难

这是一个黑暗与光明交织的时代,这是一个革命与反动博弈的时代,这是一个科学与愚昧较量的时代,这是19世纪的欧洲。

1815年5月5日,卡爾·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小镇。莱茵省是普鲁士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最早响起的蒸汽轮船的汽笛声和火车的隆隆声带来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然而机器的大量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为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给工人带来的却是日益的贫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年少的马克思看到的是这样两个世界,一面是统治阶级的“皮鞭”和“刺刀”,一面是劳动人民在痛苦呻吟中匍匐爬行;一面是贵族和资本家的花天酒地,一面是贫苦人流落街头、乞讨施舍。马克思多次用“剥夺”一词揭示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

对童年的剥夺

马克思看到的第一眼就是资本家对童工的奴役。童工廉价而且手指灵巧,资本家盯住童工灵巧的细手。英国有数百万童工从事奴役般的劳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9岁到10岁的孩子,在大清早两三点钟就从肮脏的床上被拉起来,为了勉强糊口,不得不一直干到夜里十一二点钟。他们四肢瘦弱,身躯萎缩,神态呆痴,麻木得像石头人一样,使人看一眼都感到不寒而栗。”

《资本论》还引用了一项专项调查,“有270人不满18岁,40人不满10岁,10人只有8岁,5人只有6岁。工作日从12到14或15小时不等,此外还有夜间劳动,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而且多半是在充满磷毒的工作室里吃饭。如果但丁还在,他会发现,他所想象的最残酷的地狱也赶不上这种制造业中的情景”“儿童们由于手指细巧而被杀戮,正如俄国南部的牛羊由于身上的皮和油而被屠宰一样”。

对劳动时间的剥夺

在资本家看来,“工厂的全部纯利润来源于最后一小时”。因此资本家盯住“最后一小时”,对劳动者进行非人般的榨取。马克思指出:“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人体的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它掠夺工人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触阳光所需要的时间,它克扣吃饭时间,尽量把吃饭时间并入生产过程本身。因此,对待工人就像对待单纯的生产资料那样,给他饭吃,就如同给锅炉加煤、给机器上油一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306页)

马克思还指出:“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页)

对健康生命的剥夺

劳动创造了人,可是劳动却让人弯腰驼背、四肢畸形。劳动创造了文明,带给工人的却是愚蠢和痴呆。资本家突破劳动者的身体极限,剥夺了工人的生命健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谓的生命危险了。这些机器像四季更迭那样规则地发布自己的工业伤亡公报。傅立叶称工厂为‘温和的监狱’难道不对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491页)“贫困剥夺了工人必不可少的劳动条件——空间、光线、通风设备等等。”“工人的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是资本生存的一个条件。”“工人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肉体受到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对自由的剥夺

自由是人的本质。但资本主义和封建专制政府却打着“自由”的幌子剥夺了贫民的自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本垄断造成劳动者只能出卖自由和劳动而活命;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和压迫使劳动者处于卑贱和非人的地位,失去自由和尊严;宗教神学、封建教会主与资产阶级狼狈为奸,用“人命天定”“奴隶世代是奴隶,贵族生来是贵族”的谬论使劳动人民丧失反抗,俯首听命。正如马克思所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662页)

黑暗的社会现实使马克思怀疑,这难道就是资本主义的“平等社会”吗?就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吗?要改变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命运,必须推翻黑暗的专制社会。马克思说:“我的‘皮肤不够厚’,不能把背向着‘苦难的人间’。”(《马克思传》,梅林著)为了推翻黑暗的旧社会,马克思“背叛”了家庭和父亲的意愿,放弃荣华富贵,义无反顾地投入革命斗争。

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出生于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厂主的家里。这个家庭很早以前就定居于乌培河谷,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恩格斯的父亲是一个开大纺织厂的资本家,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主义者,他希望恩格斯循规蹈矩、唯命是从,子承父业,成为公司的继承人。

但是,恩格斯看到的并不是宗教所说的“理想社会”:上面是花天酒地,下面是潮湿的工棚;上面是《圣经》的诵吟,下面是穷人的呻吟。自由、平等、仁爱都到哪里去了?拯救人类的上帝哪里去了?啊!父亲!你对我的灌输究竟是假还是真?恩格斯发现了宗教的虚伪,开始痛恨专制剥削制度和宗教神学。这个出身资本家的少爷“叛变”了,他与父亲分道扬镳,与工人农民站在一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父亲无可奈何地说:“这哪里像我的儿子?教堂里最虔诚的父亲却教出了‘叛逆’的儿子。上帝啊!把他的心管住吧!”

伟大的志向决定伟大的行动。推翻旧社会的决心、造福人类的远大志向使年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踏上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历程。

《马克思主义系列谈》之二:一句话一辈子

“为人类而工作”,这是马克思17岁在毕业论文中所说的一句话,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在当时的旧欧洲,在资本主义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世界,马克思的不少同学都把当“科学家”“律师”“社会名流”“大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高官厚祿和终生幸福。对于出身社会名流家庭、天赋聪明的马克思来说,有很多条通往终生安逸幸福的大道,马克思的父亲对于儿子的希望是让他成为像他一样的大律师,成为上流贵族。然而马克思目睹社会的黑暗,立志改变旧世界的决心使他毅然选择了“为人类而工作”的远大志向,一句话惊世骇俗!

一句话一辈子。谁也想不到,17岁的马克思的这句话竟成为他终生的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

为了这句话,马克思公然站在人民立场上,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把人类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马克思说:“我就是拯救世界的普罗米修斯。”他要解救那些身上打着“V”和“S”字母的流浪者和乞讨者,要解救那些被老板娘用长棍不断督促干活的童工,要砸碎束缚劳苦大众身上的锁链,要解放被宗教神学捆绑的劳苦大众。大学毕业,他就以《莱茵报》和《新莱茵报》为阵地,以笔为武器批判专制政府,批判宗教神学,批判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斗争中,无论在德国、法国还是在共产国际运动中,他始终站在前沿,领导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向着旧世界发起猛烈的冲击。

于是,马克思被统治阶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关进监狱,被侦探跟踪、被审判、被打击迫害。他一生颠沛流离,成为“世界公民”。然而这个“流浪者”就像一团火,走到哪里,哪里就点燃革命之火。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说:“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政治和斗争从未在他家门前停止过。”

为了这句话,马克思终生为无产阶级锻造武器。当一些理论家、哲学家只是把自己的学说用来装点门面时,或者当作捞取名利的资本时,马克思却说:“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他40年锲而不舍写作《资本论》,在这部300多万字的科学巨著中,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创造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出劳动与资本是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敲响了资本主义灭亡的丧钟。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奠定了人们创造历史的地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为人类解放指明了道路。

为了这句话,马克思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马克思一生,饥饿、贫穷、疾病和子女的死亡也一直伴随着他,7个子女中4个夭折,尤其在晚年患了严重的肝病,不得不与病魔作最后的斗争。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在这些日子里,我之所以能忍受这一切可怕的痛苦,是因为想念着你,想念着你的友谊,时刻希望我们俩还要在世间共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夫人燕妮在《燕妮回忆录》中这样评价马克思:为了革命事业“他牺牲了自己所剩下的一切”。

说到做到,是马克思的本色。他用一生践行他的人生格言:“我的每句话都是行动”,“目标始终如一”。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革命到老,马克思做到了。

晚年是人生的美酒,是人生最美的夕阳,多少老人都颐养晚年,可是马克思的晚年却是奋勇搏击的战士。他仿佛是一个工匠,在锻造声中,一个书生少年成为一个老者,然而一双颤抖的手却始终不放下武器,直到他逝世,桌子上还放着未写完的《资本论》。病榻上的他尽管眼睛近乎失明还在写作,如同一个盲人,手还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只要有微弱的光,他还要把人间照亮,真是“牺牲自己所剩下的一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马克思晚年曾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能够成为工人阶级永远相信的忠诚战士。”“我已经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一个人如此无愧地总结自己的一生,无愧地面对年少时的诺言,这是何等的坦然,如同到死丝方尽的春蚕,如同燃尽光和热的蜡烛,马克思在晚年献给人类的是壮丽的日出。

伟大出自初心,伟大出自终生。“为人类而工作”这一句话成就了一个伟人,成就了马克思主义,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世界。

《马克思主义系列谈》之三:穿透一切的目光

恩格斯曾称赞马克思的眼睛是“鹰隼般的眸子”。马克思用鹰一般的目光观察社会,洞察一切,往往能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秘密,他那双慧眼能够穿透一切,他的目光属于全人类。

他的目光是犀利的

马克思从吃、喝、穿最简单、最普通、与人类生存联系最密切的现象中发现人类历史的源头,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他指出,人们必须首先吃、喝、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艺术等上层建筑活动,粗糙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由此,马克思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他从吃、喝、穿中捕捉到其中蕴含的伟大的社会变革动因,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源头和社会发展的秘密。从此,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豁然开朗了。

正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指出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使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從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商品更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马克思却从分析商品入手,揭示了商品背后人与人的关系,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在马克思的眼中,资本不是物,而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商品中包含着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包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如列宁指出:“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千百万人司空见惯的东西却被马克思捕捉到了巨大的秘密,发现了商品背后隐藏的一切东西——价值、劳动、剩余价值,发现了商品背后人与人的关系,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无产阶级代替的客观规律。”

他的目光是深邃的

什么是历史的源头?历史又是如何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揭示人类历史源头之谜。神学家用神灵的意志说明历史过程,宣扬人间的一切秩序都是由“神”安排的,历史取决于“天意”,从而把历史的发展纳入神学的宿命论中。

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是劳动使猿直立,使人类从猿中分离出来,站起来的人开创了人的历史,宣告了猿人匍匐的历史结束,猿人的洞穴就是历史的源头,有了人才有了历史,“随着人,我们进入了历史。”历史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人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无情地击碎了上帝创造历史的谬论。

马克思还用深邃的目光剖析世界历史的源头,15世纪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成一片。然而马克思却指出,这种世界历史的形成与资本的扩张是紧密相连的,资产阶级的扩张开创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并不是在田园牧歌史诗式中开启的,而是用血与火开始的。资本主义使用包括海盗活动、商业战争、“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奴隶贩卖、贩卖毒品等一切手段进行殖民掠夺,攫取大量财富。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更是赤裸裸地使用武力公开发动战争,对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奴役和控制,为资本的发展开拓空间。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通过世界性扩张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就是掠夺的历史。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当今西方霸权对其他国家发动的战争,都是为了掠夺而战。它再次证明了马克思的论断,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法则,资产阶级开创了世界历史,但不能完成世界历史,只有无产阶级才能解放全人类,完成世界历史的使命。

他的目光是开阔的

马克思面向全人类,具有广阔的世界历史视野。

马克思站在人类解放高度,密切关注世界各国的革命斗争和人民命运,无论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亚非拉国家,都在他的视野之中。他不仅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予热情肯定和大力声援,还无情地揭露和批判殖民主义者在被侵略国家所犯下的种种罪行。

他关注波兰的民族解放运动,声援波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指出“任何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别的民族时,不能成为自由的民族”。

他科学预言了南北战争的实质。通过研究,马克思得出结论,南北战争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南方美国人对北方美国人的战争,而是工人阶级率领着奴隶主阶级和资本家阶级进行战争。

他密切注视东方各国发生的事件,痛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印度、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海盗政策”和残暴罪行。他认为殖民政策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最丑恶、最血腥的方面,他写道:“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他关注中国。19世纪中叶,当中国被鸦片战争拖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时,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关注这个东方大国被压迫民族的命运,愤怒谴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当西方列强以向中国输入“文明”掩盖侵略时,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是怎样的文明啊!炙热的炮弹射向毫无防备的城市,妇女被奸杀,儿童被刀刺,他们的家园被焚烧,你们的‘文明’将一个古老的国度推入深渊!你们分明是一群海盗,用‘海盗式的借口’发扬‘海盗式掠夺精神’,发动‘海盗式的战争’,进行‘海盗式的敌对行动’。你们在你们的故乡还装出一副很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见掩饰了。”

他连用四个“海盗”戳穿了西方列强“文明”的伪装,而且马克思预言:中国人不是好惹的,鸦片和刀枪会惊醒他们,这头雄狮一旦醒来,世界也会颤抖。

他的目光是紧追时代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业科技革命和自然科学兴起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从中捕捉到革命的曙光,意识到科学作为革命的力量将从根本上动摇乃至摧毁宗教神学和专制政府的统治,一个革命的时代将要随之到来了。

1859年,当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问世时,许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马克思、恩格斯却从“小精灵”的今生来世看到这具有革命性的伟大意义。他们敏锐地觉察到进化论将为辩证法提供有力的支持,恩格斯指出:“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必将引起自然观和人类思想的变革,为革命开辟道路。马克思预言:“达尔文的《进化论》迟早会成为进步与倒退之间斗争的中心。”当达尔文《物种起源》在伦敦出版时,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说:“我现在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马克思还把《资本论》第一卷送给达尔文。

马克思关注科学技术的发明,预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引起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变革和全面进步。1850年7月的一天,马克思在街上的陈列窗里看到一个电力机车模型,回来兴奋地对李卜克内西说:“这件事的后果是难以估计的。经济上的革命出现以后,随之而来的必定是一场政治上的革命。因为后者只是前者的表现而已。”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将科技称为革命的“伟大杠杆”。在谈到电力、蒸汽、自动纺机等技术成果时马克思指出:这些东西“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在谈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大发明对封建制度的瓦解所引起的革命作用时指出:“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判断,资产阶级依靠科技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同时也必将加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如同蒸汽机促使封建时代消亡一样,更先进的生产力必将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必将开创新的时代。

隆隆的机器声在马克思看来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电,瞬间的火花,在马克思看来这是驱逐黑暗的光明;机器、电、风力、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些新的科学技术都被马克思、恩格斯喜悦地称赞“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的宠儿”。这些“革命家”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动历史前进,必将一个旧世界送进历史博物馆。

谁也无法逃脱马克思的目光,无法逃脱他那把混沌世界洞穿的目光。

责任编辑/张美子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