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探索
2022-06-22张进凯
张进凯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一、引言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始于清华大学1950年成立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之后“对外汉语”被广泛使用。2012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将“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目前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学校一共有376 所。汉语国际教育经过数十年发展,学科地位渐显化,学科研究精细化,学科体系国际化,教学理论模式化,教材教法多元化,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但是大多数新近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在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践安排、就业指导等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2](石琳,2018)。
鉴于此,本文利用“问卷星”对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R”语言处理问卷调查数据并可视化,进而分析总结,以求从在校生的角度探讨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均通过问卷获得,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年级在校生发送在线问卷,共收到1893 份有效问卷,基本涵盖376 所本科院校。问卷随机发出,不设定特定答卷人,不诱导答卷人。
(二)变量标注
本文所标注影响因素,均为问卷调查中的具体问题,主要包含三类,即“学生自身情况”“课程设置”“教师情况”,每个影响因素均包含不同数量的下位水平,下位水平由受访人的答案归纳总结而成,并非由问卷设计者设计。其中属于“学生自身情况”的影响因素有:(1)“报考前是否了解本专业”记作“kmba”,有三个水平,即“了解”记作“kno”、“不了解”记作“unkno”、“稍微了解”记作“lkno”;(2)“是否见过对外汉语教材”记作“ttcfl”,有两个水平,即“见过”记作“sen”和“没见过”记作“unsen”;(3)“是否和外国留学生有过接触?”记作“hmf”,有两个水平,即“接触过”记作“met”和“没接触过”记作“unmet”;(4)“是否有观摩对外汉语课堂的机会”记作“obse”,有两个水平,即“有”记作“obed”和“没有”记作“disobed”;(5)“是否考虑过转专业”记作“machan”,有两个水平,即“考虑过”记作“thou”和“没有考虑过”记作“disth”。因为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千差万别,不能详细描述,因此属于“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只有一个,即“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记作“Curr”,有两个水平,即“认为合理”记作“ratio”和“认为不合理”记作“irratio”“不清楚”记作“notc”。在确定属于“教师情况”的影响因素时,主要考虑到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学经历,即确定两个因素:(1)“否是有本专业学术背景”记作“Acadback”,有三个水平“有”记作“Acab”和“没有”记作“NAcab”“部分有”记作“pAcab”;(2)“是否具有教学经验”记作“Teaexp”,有三个水平“有”记作“HTeaexp”和“没有”记作“NTeaexp”“部分有”记作“PTeaexp”。
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分布于全国各级城市,因此,本研究也考察城市环境和城市地位对学科建设的影响,这一影响因素作为本研究的“反应变量”。根据《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将开设本专业的大学所在城市分为五级,即作为本变量的五个水平,分别记为“fir”“sec”“thir”“fou”“fith”。
本研究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影响因素
教师否是有本专业学术背景(Acadback)有教师情况Acab 209没有 NAcab 1298部分有 pAcab 386教师是否具有本专业教学经验(Teaexp)HTeaexp 206没有 NTeaexp 1301部分有 PTeaexp 386有反应变量 城市(city)一线 fir 480二线 sec 649三线 thir 464四线 fou 212五线 fith 88
(三)数据处理模式
本文采用多重对应分析(简称MCA)对数据进行处理。多重对应分析将数据表格的行变量(具体样例)与列变量(概念变量)间的联系以点的形式表征为概念空间图(conceptual space)[3]。关系紧密的类别点聚集在一起,而关系疏远的类别点距离较远。通过观察概念空间图中各数据点的远近可以判断各影响因素类别之间的联系强弱。
通过各个类聚点的距离来分析本研究中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有过转专业想法的学生是否受到“课程设置”合理性的影响,与学校所处城市的魅力是否有关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否和教师的学术背景、是否有教学经验有关。
三、基于数据分析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样态研究
(一)“学生情况”和“教师情况”所揭示的学科建设样态
通过多重对应分析,本文构建了“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模式影响因素的二维概念空间图(简称MCA 图,即图1、图2)。降维后的MCA 二维图中,两个维度共解释66.97%的差异(第一维度50.03%,第二维16.94%),可有效反应“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模式影响因素的概念空间。
图1 基于学科建设模式影响因素的MCA 图
从图1 可知本研究所选择的影响因素之间出现类聚分布。首先看“学生情况”类影响因素,报考之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了解或者缺乏了解的学生,都出现过转专业的想法,同时没有见过对外汉语教材、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外国留学生,且认为课程不合理的人数较多。反之,报考之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出现过转专业想法的较少,见过对外汉语教材的较多、也有较多学生接触过外国留学生,且认为课程合理的人数较多。
再看一下“教师情况”类影响因素。这一类同样出现了聚类分布。具体来说,具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背景的教师多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经历。反之不具有专业学术背景的教师大多不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经历。
“学生情况”类影响因素和“教师情况”类影响因素之间有一定相互影响关系,特别是不具有专业学术背景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所教授的学生大多数曾有转专业的想法,且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但是,具有或者部分具有专业学术背景和汉语国际教育经验的教师对在报考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了解的学生影响较小。
(二)引入“反应变量”后所揭示的学科建设建设样态
为了考察“地域因素”是否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样态有影响,本研究引入作为“反应变量”的“城市魅力”排行,得到图2。
从图2 可知,学校所在城市的情况对“学生情况”的影响很大。具体来说,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学生在报考之前大部分对专业有所了解,同时大部分认为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且很少有转专业的想法。反之,位于三四五线城市的学生,在报考之前大部分对专业缺少了解,认为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有转专业想法的人较多。
图2 引如“反应变量”后的MCA 图
四、“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困境与对策分析
(一)困境分析
1.学生情况的地域不平衡
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报考前均对本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有转专业想法的学生较少,学生流失情况较少。反之,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学校,学生因为缺乏对本专业的充分了解,入学后大多数出现了转专业的想法,同时也因为没见过对外汉语教材、不曾接触过外国留学生,因此对本专业没有具象化的感受,导致学生只能把就业去向定义为中小学语文教师。但是很多省份都没有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划归为“师范”类,学生考“教师资格证”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有转专业的想法。
2.教师的专业学术背景和是否有教学经验出现不平衡
教师在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引导学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教师,大多不具有专业学术背景,且没有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经历,因此课程设置上大都只能照搬老牌学校,与本土实际脱节。其次,无法给学生提供观摩汉语国际教育课堂的机会,学生所学知识一直停留在抽象阶段,只能“纸上谈兵”。
(二)对策分析
1.加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招生宣传力度。学校应该从专业性质、就业方向、就业前景、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这一工作招生前要做,学生入学后也要做。
2.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学校不要一味照搬老牌学校的课程设置,一定要结合自身及学生情况,在充分考虑“汉国际教育”专业自身性质的基础上,设置包括“教育学”“语言学”“文化交际学”等方面的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素质的同时注重他们的动手、课堂教授实际操作能力。
3.把“专业背景”和“是否有汉语国际教育经验”作为招聘教师的重要条件。
4.制定“积极走出去”发展策略。“走出去”即包括本专业老师,又包括本专业学生。学校应该积极为老师创造条件去境外或者国内其他学校教学或者进修的机会,为学生创造前往海外实习或者见习的机会,最好能建立固定的“海外实习基地”,这样可以每年都由本专业教师带队前往“海外实习基地”实习或者见习,这样学生才会对专业有更具象的认识,才有机会开阔眼界,才能提高本专业的吸引力。
5.积极为学生创造观摩汉语课堂的机会。学校层面和任课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观摩名师课堂的机会,在观摩课程中,要与学生一起边观摩边评论,观摩结束后,要进行模仿操练,让汉语课堂变得“可触摸”。
五、结语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国内开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的困境,提出了五大对策:加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招生宣传力度;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把“专业背景”和“是否有汉语国际教育经验”作为招聘教师的重要条件;制定“积极走出去”发展策略;积极为学生创造观摩汉语课堂的机会。
从问卷调查上看,位于一二线城市的院校问题较小,而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院校的问题较大,很多院校已经出现了“学生流失”现象。本文所提出的对策是建立在科学量化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的,同时也结合了作者的实践经验,因此能够对问题较大的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研究的问卷问题尚未涉及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具体细节,比如“报考前通过何种渠道了解过本专业”“课程设置上哪些课程需要添加哪些课程需要删除”“想转专业的原因有哪些”,因此只能提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性建议。今后的研究将进一步细化,提出更详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