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单元风险辨识与管控

2022-06-22张乾忠张敏

项目管理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交底双重排查

张乾忠 张敏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0 引言

2021年9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施行,明确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当前,国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企业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1]。因此,开展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同时,安全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1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辨识范围

建筑施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风险辨识范围主要包括4个单元,见表1。安全管理单元作为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表1 建筑施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风险单元

(续)

2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管理单元风险辨识与评价

2.1 安全管理单元风险辨识

根据风险评价范围,对安全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通常,对于施工相关的设备/设施,可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辨识与分析;对于施工人员相关的作业活动,可以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进行辨识与分析[2]。但是,安全管理单元的风险辨识与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风险辨识区别较大,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

2.1.1 资质与证照

施工企业应取得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等强制性行业资质。此外,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须具备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质安健环的认证资质等。资质与证照是施工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必备的文件手续,保持资质与证照的有效性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

2.1.2 安全“三项制度”

安全“三项制度”由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员工和工会等相关人员编制,经主要负责人签批后发布,具有法律效力,对企业安全管理具有强制约束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效管理和规范人的行为,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3]。

2.1.3 安全费用投入

安全费用投入不足将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应以《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为依据,按规定比例提取安全费用。其中,涉及分包单位的,应由总包单位按实际工程进度以一定比例支付给分包单位,同时监督分包单位的安全费用使用情况。安全费用须严格按照《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第十九条规定的范围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涉及“三同时”制度规定的、需要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费用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不在使用范围内。安全费用的足额提取和规范使用,能够改善施工现场劳动作业条件,提高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2.1.4 “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须分别取得A、B、C级资质证书。特种作业人员须经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主要负责人必须通过安全培训,取得专业证书。此外,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须满足建筑施工行业的配备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特种作业人员作为高危作业的直接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作业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危险作业的安全性。

2.1.5 安全培训教育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农民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农民工总人数的83.5%,说明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线施工人员占比较高。因此,新入职的施工人员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凸显[4],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或安全培训考试不合格的施工人员不能上岗。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也是重大的安全生产隐患之一。

2.1.6 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提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环节进行辨识,做好应急人员和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可以快速做出响应,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同时,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

2.1.7 安全技术交底

在项目施工作业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作业人员详细介绍施工安全技术要求,交底完成后,由专职安全员、交底人、被交底人共同在安全技术交底书上签字。安全技术交底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须做到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允许施工作业。

2.2 安全管理单元风险评价

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对上述7项风险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由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本文将上述7项风险作为安全管理重大风险,基于此,进行安全管理单元风险评价。

3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管理单元风险分级管控

3.1 安全管理单元风险管控措施

通过对安全管理单元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价,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管理单元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见表2。

表2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管理单元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续)

3.2 安全管理单元风险分级管控

表2中的1~6项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应由主要负责人进行管控;第7项因实际工作的特殊性和风险的严重性,也由主要负责人进行管控。根据“上一级别人员管控的安全风险,下一级别人员应同时进行管控”的原则,该单元安全风险同时由项目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施工人员进行管控。

4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管理单元隐患排查

在对安全管理单元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分级管控的基础上排查风险隐患,以提高安全管控水平和质量[5]。

4.1 隐患排查清单的制定与实施

针对资质与证照、安全“三项制度”、安全费用投入、“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培训教育、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安全技术交底7项风险的管控措施,主要负责人应每季度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安全技术交底的隐患排查应由项目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施工人员根据各自的排查频次结合隐患排查表进行。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管理单元隐患排查清单见表3。

表3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安全管理单元隐患排查清单

4.2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某项目安全管理分析

以河北省某重点建设项目为例。在工程建设期间,根据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该项目编制了包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大部分内容的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手册,将项目涉及的风险划分为安全管理、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4个单元,分别进行了风险识别和评价。

按照风险评价中的管控措施,编制了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各专业、各层级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其中,主要负责人每季度组织项目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和施工人员按照安全管理单元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等进行隐患排查。其他人员按照各自的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五落实”原则落实整改,形成闭环。

通过严格执行双重预防机制的风险管理要求,该项目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顺利交工验收。

5 结语

本文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对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单元进行了风险识别与风险分级管控,全面梳理了安全管理隐患,为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案例实践表明,细化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各项内容,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是企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架构的基础。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能够提前预知风险,及时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实现事故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交底双重排查
自然与成长的双重变奏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施工交底标准化探讨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如何排查并改错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交底工作实践
“双重打击”致恐龙灭绝
基于合同交底的精细化合同管理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