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可移动盲人艺术空间设计研究

2022-06-22张小彤田静雯周洪涛ZhangXiaotongTianJingwenYanNaZhouHongtao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5期
关键词:盲文触觉参观者

■张小彤,田静雯,闫 娜,周洪涛. Zhang Xiaotong & Tian Jingwen & Yan Na & Zhou Hongtao.

(1.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上海 200092)

世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各国持续优化现有生存环境,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将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此时,残疾人群对文化艺术的精神诉求得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根据《“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和《“十三五”加快中国残疾人健康进程计划大纲》为基础,以盲人角度出发,设计既能满足盲人需要,又能服务大众群体更加包容友好的艺术空间是迫切需要的。国内能够为视力残疾人提供可参观学习,并长期设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艺术空间资源屈指可数,特别适合他们认知方式的艺术展览更是少之又少。难以触摸的艺术,难以进入的展馆,时刻限制残疾人参加社会公共艺术活动的机会。因此探索适合视力残疾人适用的艺术空间设计原则,推动国内艺术展览空间无障碍设计理念的普及,辅助盲人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行业前瞻性和设计实践价值。

1 盲人空间认知理论概述

1.1 认知心理学简述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形成发展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新方向,是以研究人的高层级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过程,涵盖意识、感知、表征、记忆、思维和语言等[1]。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一个系统的认知过程,普遍认可认知就是信息加工,以及感知传输、存储和提取的全过程[2]。认知心理学从产生发展到如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类比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即将大脑的加工模式比作计算机的序列加工;第二阶段是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平行加工,这种联结主义认为,大脑各项功能主要依赖于神经网络的整体加工,但此阶段的模型大多是基于算法的计算模型,即人工神经网络,还未涉及具体的神经科学证据;第三阶段是嵌入环境的具身认知理论,即将认知、人体和周围环境视为一个动能统一体[3]。认为认知是在一定环境下,由人体提供认知内核,并由物理属性决定认知加工方式的过程;第四阶段是认知革命的兴起,从神经科学的角度阐释人类认知学习过程,讨论心智与大脑的联系。文章借鉴认知心理学发展到第三阶段的研究方法,主要涵盖认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并研究特定状态下的盲人艺术空间设计原则。

1.2 盲人空间认知方式

触觉是盲人在熟悉物品、了解信息、感知周围环境最常使用的认知方式,由于视觉感受的缺失,失去了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而触觉和听觉则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感觉器官,如阅读盲文时需要用指尖触摸和辨认文字,行走时需要用脚感受盲道的肌理,手持导盲杖探知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等都是通过触觉肌肉记忆的方式认知[4]。通过触摸,盲人可以辨认物体的形态、材质,在质感上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但在辨识物体完整形态上有一定的困难。盲人除了通过触觉感知物体和空间之外,还可以通过听觉判断空间大小、物体移动方向和速度等。听觉是盲人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感知通道,经过听觉信息加工判断周围环境,辅助补充自身其他感官,声音的特征,如音色、音量和音调等也会加强盲人的印象。

1.3 盲人触觉空间理论

盲人触觉感知具有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两种不同维度的反应差异,带有明显特定感受范围内的刺激性质[5]。在认知心理学探讨人类知觉的过程中,Sekuler和Blake通过“触觉栅格实验”论证触觉感知和空间的重要关系。当手指在触觉栅格上滑动时,栅格的空间排列密度大小,直接影响到受试者的感觉判断,表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影响人的情绪体验。同时也可以得出随着空间密度的递增,手指触觉的疼痛感会增加。实验证实复杂触觉判断具有的空间特性,以及在此形成的复杂认知信息加工。基于认知心理学关于触觉感知和认知的研究基础上,现代盲人艺术空间设计遵循DFA(Design For Assistive)理论和无障碍设计理念。其中DFA是从残障人士的特征和需求出发,为残疾人而设计辅助器具最终惠及所有人的一种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关注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同时,运用现代规划设计从基本生活器具到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建设,在通用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适老、适残的设施使用需求,适配符合科技发展的现代互动设备和环境装置,并提供相应配备服务,创建和谐友好、充满人性关怀的现代生存环境[6]。

2 国内外盲人艺术空间概述

2.1 国外盲人艺术空间典型案例

国外盲人艺术空间按照展览开放时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长期设立的盲人艺术博物馆、盲人美术馆和盲人互动工作坊等;另一种是为盲人提供的短期艺术培训工作坊、带有快闪性质的盲人艺术展览、街头互动展览等。这里主要对长期设立的马德里盲人博物馆进行分析总结国外盲人艺术空间特点。

1992年12月14 日,西班牙盲人国家组织(ONCE)成立马德里盲人博物馆,希望为盲人提供无障碍进入博物馆体验艺术展览,减少空间中的视觉障碍[7]。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位于功能性建筑的两层,空间设计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消除或最大程度减少妨碍移动的架构障碍(图1)。照明方面,墙壁的颜色以及它们与其余元素的对比旨在为视力障碍者提供便利。这种引导功能由装饰元素(例如强调通道开口或墙壁穿孔的柱子)和功能性元素(如百叶窗,门等)支持,其中颜色选择对比度最大的,同时选择可以避免眩光的色调和材料。整体空间配有触觉引导系统,人行道的双重纹理将流通区域与展览区域区分开来。每个房间的入口处配有语音引导,提供电梯和入口单元的信息[8]。所有书面信息均以大字体和盲文提供。在每个楼层上都有凸起的定位图,以方便识别空间及其分布。博物馆的构想是让参观者可以看到和触摸展品,且所有展品可以由参观者设计,并根据其生理高度量身定做。

■图1 马德里盲人博物馆室内布置

博物馆常年举办展览,主要展出建筑遗迹模型、盲人艺术家和患有重度视力障碍的艺术家的作品等(图2)。作品介绍为盲文,临时展厅的作品配备QR码,方便盲人和视力障碍者通过手机访问作品信息。同时配备有智能引导信标(Beepcons),旨在使视障人士更容易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识别和定位附近的物体。该工具由ILUNION Tecnologíay Accesibilidad开发,可为视障人士提供有关建筑物中特定点或所展示作品的信息。此外,每个展览入口配有博物馆的触觉平面图,方便观者确认方位(图3)。

■图2 马德里盲人博物馆的建筑模型

■图3 马德里盲人博物馆触觉平面图

2.2 国外盲人艺术空间分析解读

通过调研国外长期设立的盲人艺术博物馆、盲人美术馆、艺术展览空间等公共艺术空间,主要涵盖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雅典触觉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日本盲人图书馆-日本触摸博物馆、布拉格国家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等,提取概括以上博物馆存在的六点共性。

第一,展览整体空间设计采用“无障碍设计”理念规划展览路线。按照展览内容划分展览动线,同时根据展览物品类别划分可互动触摸区域,“无障碍设计”理念深入展馆各个细节。

第二,展览空间均专门设立可供盲人触摸的艺术复制品、艺术辅助品(图4)。复制品可达到原比例复制,用以帮助盲人更加清晰的认知和学习本国文化历史。如达芬奇壁画《最后的晚餐》的浮雕,作品由意大利的安特罗斯博物馆(Anteros Museum)制成,观展者可以通过解释空间模型来触摸作品,欣赏作品的组成、绘画的视角等[9]。不仅可以通过视觉欣赏作品,还可以通过触摸来获得对绘画的新理解。

■图4 盲人触摸的艺术复制品

第三,展览全程配有触摸式和感应式语音讲解系统。当参观者进入特定区域时,会播放当前展览内容。触摸语音播报按钮会对展览物品的材料用途、造型颜色、使用方式等描述性信息介绍,有的展品还会有历史背景简介等,为盲人提供视觉描述语音播报,这种方法也是现今普及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成本较低的服务方式。

第四,其展馆员工需经过特殊人群服务培训、残疾意识培训和视觉意识培训。以消除视力障碍人士进入博物馆的态度障碍,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展览。

第五,运用现代技术与博物馆美术馆展览相结合。如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运用3D打印技术,将图画从平面图形转换成可触摸的三维图像,且三维图像中的色彩与原画相近,形状上含有丰富的细节。2018年布拉格国家美术馆举办Touching Masterpieces展览,使用VR触觉技术为盲人提供艺术服务。西班牙NeuroDigital公司利用数字化重构三件世界著名的雕塑艺术品,《大卫》《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和《纳芙蒂蒂半身像》,使用特别改装的触感手套打造独特的艺术体验(图5)[10]。

■图5 VR 触摸艺术体验

第六,开拓盲人其他感知方式体验展览。2014年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携手多媒体设计师Ezgi Ucar,为馆藏中代表性雕塑的复制品添入“声”和“味”两个元素,让参观者通过触摸、听觉、嗅觉等感官欣赏博物馆的展品。

2.3 国内盲人艺术空间分析解读

中国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文化教育系统成立稍晚,系统性不强,主要面向普通民众开放,忽视特殊群体对艺术的需求。20世纪初西方“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包容性设计”等人性化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的涌入,深刻影响着国内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的更新[11]。2009年《触·觉——法国卢浮宫触摸雕塑艺术特展》在福建博物院展出,来自福建省盲协、盲校的视障人士和众多市民,近距离用手和心感受到雕塑艺术的魅力,该展览触发国内探索特殊群体的艺术审美需求,开启国内感官艺术展览新形式[12]。此后,在2014年南京博物院博爱馆,开始设立长期为视障人群服务的认知学习文化展区,以馆藏复制品为展览内容,可供盲人触摸并呼应展馆主题活动更换。展区内部提供导览盲道、无障碍通行空间、辅助适残设施和全自动助残车等,全方位深度保证参观者可到达预设展点。展区设置考虑到适应不同残疾程度的视障参观者,在以触觉为主,听觉为辅的基础上,增加大字标识和高对比度显示影像,针对性地服务有光感的视障观者(图6)。2019年《黑暗中可见——盲人学校计划》在金陵美术馆2号展厅展览,参观者通过感受盲童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倡导人们使用触觉、听觉和嗅觉,长期被明眼人忽略的感官,体验非视觉为主导的世界[13]。观展者可以解锁新型观展方式,也可以在非视觉艺术作品中重新认知世界(图7)。

■图6 南京博物院博爱馆

■图7 黑暗中可见——盲人学校计划展览,欧阳苏龙《光的形状》

中国盲文图书馆—触摸博物馆《触摸文明》展览(图8),是国内首个专为盲人和视力障碍人群长期设立的博物馆。“触摸文明”是举办的第一期展览,拥有四个展览主题,展现了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提供模型和解说,使视障者能方便自如地浏览和欣赏展品。同时,在展区内增加“黑暗体验”环节,让明眼人体验盲人和视障人群的视觉环境,辅助增强他们的包容心和同理心,促进晴盲互相沟通、互相理解。该博物馆全方位、立体化、现代化为盲人和视力障碍人群提供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的展示,所有展品都配备语音讲解、盲文触摸介绍、触摸模型和互动体验。这也是现阶段国内最顶尖、最齐全的盲人触摸博物馆。

■图8 《触摸文明》展览

3 盲人艺术空间设计原则

总结归纳国内外盲人艺术空间的具体案例,提出盲人艺术空间设计原则,运用该原则形成一个可移动式的触觉艺术展览空间。该空间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运用多感官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对盲人艺术空间进行信息无障碍、空间无障碍地设计,从而使艺术空间、艺术展览对盲人来说是亲切的,可参观的,无障碍的。

3.1 空间无障碍为基础

现有的国内外盲人艺术空间总体来讲,无论是从空间引导、场地布置、展品选择、展览形式等方面,还是停留于明眼人参观的方式,其参观路线、体验模式对盲人和低视力人群不够友好。盲人的空间感基本缺失,因此盲人艺术空间的展览路线规划和盲道铺设必须以无障碍设计为基础,做到“立体化”展览引导,从导航盲道、立体墙面导航符号、语音讲解、触摸式盲文介绍到可触摸展品,形成围绕参观者的立体化沉浸式空间体验。

3.2 信息准确传达转化

盲人缺少的视觉感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认知学习能力的发展,触觉感知物体具有一定的偏差性,因此所触摸物体的信息准确表达转化至关重要。通过盲人触摸艺术展品时,所触摸物体的材质、重量、温度、形状、规格和纹理等,加之语音辅助讲解和环境氛围营造,可以最大程度上辅助盲人进行信息收集,深入了解艺术展品。

3.3 展品选择安全前沿

盲人缺少的视觉感官,不能判断触摸物体的种类、触摸的轻重、触摸的距离等。在选择展品和设计展品时,保护特殊人群拥有特殊认知方式的权利,降低触摸物品伤害性也是重要的设计原则。尽可能使用安全无伤害的软性材料,减少需要复杂认知判断的物体,设计转化科技前沿适用于盲人基本认知,与他们一起感受时代进步发展。

3.4 辅助盲人艺术教育

盲人需要艺术的熏陶,以及得到心灵上的安慰,最重要的是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学习艺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减轻盲人心理问题,减少生活压力的负罪感,达到运用艺术教育治疗情绪和心理问题。将盲人艺术展览空间作为辅助盲人艺术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深入社区、盲人协会、俱乐部等,丰富盲人艺术教育,提升盲人文化艺术素养,宣传和普及帮助特殊群体的基本知识,营造社会友好互助氛围。

3.5 设计方案易于推广

让更多盲人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提出设计需求,真正能够解决现实存在的艺术认知问题,形成一种协同设计方式,并最终产出一种可以真正推广,惠及全社会的盲人艺术空间设计方案。同时建立全球性的线上展品数据库,不断迭代更新,倡导更多设计师、艺术家参与到特殊群体设计实践中,拓展盲人艺术维度,形成公益性群体设计实践,引发社会思考,加快改善盲人生活需求和切实教育问题。

4 盲人艺术空间设计实践

4.1 综合设计

根据上述国内外盲人艺术空间的分析,提取到盲人展览空间多在“大都市”城市中举办,但展览所覆盖到的人员较少,精心准备的展览只能被很小一部分盲人体验到,如果能扩大覆盖的用户范围,将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团队思考设计一种可以移动的艺术空间,该空间设立在盲人集中活动区域,设立在盲童学校周边、公益活动公园等。该设计还需要满足在不同城市巡回展览,使盲人艺术展览能惠及更多的人。

设计灵感来源于包豪斯100周年展览巴士(图9)。在包豪斯成立100周年时,全球的包豪斯理念认同者们,纷纷献上庆祝作品。其中来自柏林的设计团队Savy Contemporary以包豪斯德绍校区主建筑外幕墙为设计母版,运用玻璃幕墙网格和低纯度色彩,搭配“Bauhaus”文字符号组成包豪斯巴士,内部是一个可以举办论坛、演讲的小型活动室,也是一个配备有包豪斯设计理念的专业书籍阅读室。该展览巴士设计理念与可移动式盲人艺术空间需求不谋而合。

■图9 包豪斯100周年巴士

根据展品数量与易于移动的要求,选择20尺的集装箱作为设计的基本空间,通过集装箱运输车的方式实现移动展览(图10)。20尺集装箱是集装箱的最小尺寸,5.69米×2.13米×2.18米,体积为24~26立方米,使用配套卡车运输十分便捷,是非常成熟的运输方式。重点阐述运输车外观及内部空间设计、空间引导方式、展品选择与展品介绍体验设计。运输车外观设计要求有明显的特征,体现盲人、艺术空间等关键元素。盲人艺术空间的标识需要特征明显、醒目,在运输过程中和停留展览时能吸引周边人群的注意,起到吸引参观者,提高宣传传播力度,扩大影响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正面的标识需要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供指向性的信息(图11)。集装箱运输车的外观标识采用了盲文的点状元素,正面右上角为盲文艺术空间的盲文,下方为文字,单个文字与盲文对齐,互相对应。中间采用了色彩和形状结合的方式,以高对比度的亮色指向空间的出入口,下方为英文版的“盲人艺术空间”文字。侧面和背面为高纯度的纯色以及盲文、中英双语的“盲人艺术空间”文字。在选定展览位置进行展览时,除了外观上的标识外,还会有相关的声音装置放置在展厅外进行引导和介绍。

■图10 20尺集装箱卡车运输展示

■图11 盲人艺术空间外观标识设计(正面)

展示空间和展品以触觉为主,听觉和视觉作为辅助。通过多感官的信息为盲人参观艺术空间、艺术展览提供便利,使他们能够自如地在空间中行动,参观展品。多感官展览在近些年中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感官是人类学习、文化熏陶和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超越语言”的全新的识读和交流形式。空间设计以视觉为主的传统展览转变为以触觉为主,关注身体的物质性和非视觉信息的传递。将展览划分为4个区域(图12),分别为A区小型触觉艺术品,B区三维绘画雕塑艺术品,C区多感官视听艺术品,D区触觉学习教育工具。

■图12 展览分区及导览路线平面示意图

4.2 具体设计方案

A区放置盲人触觉认知产品《文本景观》,选取A4大小6幅作品(图13-图14)。该产品是盲人艺术空间主展品,由作者团队设计研发而成。文本景观会生成字母大小的3D文档,直观地描述文本的主题,如城市、风景或人物。这些3D触摸艺术品使内容更加具象,盲人在阅读盲文的同时可以通过触摸了解描述对象的形状。作品包含盲文、语言文字、书法和数字系统的文本变体,以在建筑、景观、肖像和抽象事物中连接文本及其视觉效果。A区的展品放置在软木质感的背板上,背板由6个折面、2个平面组成,该区域特征较明显容易辨别和记忆。展品放置在1.2米高处,颜色上和背板形成对比,易于低视力体验者寻找目标(图15)。背板的中间有横向的条纹,引导参观者按照条纹的走向触摸。靠近展区的脚下铺有盲道砖,为参观者增加触觉方面的引导。

■图13 《文本景观》盲文触摸界面

■图14 《文本景观》触觉城市界面

■图15 A区触觉引导与艺术品布置示意图

B区选取Andrew Myers的《Martini Night》,该作品由螺丝、油漆、木衣架、丙烯酸聚氨酯搪瓷背景组成的无框木板作品。此作品作为国外触觉艺术流行展品,多次在全球巡回展览,强烈的触感对比,刺激参观者的感官,引发感官刺激体验(图16)。

■图16 B区C区展品布置尺寸示意图

C区和D区为触觉听觉共建区域,该区域是多感官沉浸式体验区,配有视频显示器和语音讲解,满足参观者无障碍式体验,参观者走到制定引导区域,会有聚声式语音播放(图17)。整个展区配有地面盲道导览指引,墙面立体触摸符号引导,为参观者提供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不同展区地面与墙面的材质不同,从质感上划分展览区域,提示参观者进去其他区域。展览主色调颜色选取明度和纯度极高的对比颜色,对有光感的盲人起到一定的引导提示作用。

■图17 C区D区墙面色彩对比示意图

D区展品为触觉认知学习工具等,用以辅助触觉认知加深参观者体验印象。主要选取国际通用的触觉绘本和触觉玩具。触觉绘本有Fittle盲文拼图、DK盲文形状和触觉故事绘本。DK《盲文形状》是一本向幼儿介绍阅读和体验触觉的书,通过一个高光泽和浮雕触觉形成可以触摸出来的形状,每一个形状配有押韵的文字,包括文字和盲文。触摸魔方在不同面有触摸标记,方便盲人锻炼触觉认知、空间思维和记忆能力。辅助盲人认知学习,提升触觉判断能力,改善传统盲人认知教育[14]。

综上所述,可移动式盲人艺术空间可以基本满足盲人和明眼人的观展需求,从展览空间的主视觉色彩选择,到室内空间的无障碍导览系统和沉浸式多感官艺术体验,再到具体展览艺术品选择等,充分遵循新时代盲人艺术空间设计原则,可移动式箱体和成熟的运输方式相结合,不仅解决传统艺术展览受众面小、展期短、转场不便、宣传成本高等制约劣势,还可根据转场展出地更换特定展品,满足不同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参观者的观展体验需求。

5 结语

可移动式盲人艺术空间设计研究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空间认知理论,探讨盲人艺术空间展览新形式。一方面,该空间可服务盲人和视力障碍者,为其提供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契机,共享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艺术作品,提升文化艺术修养,辅助普及盲人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展览所到之处可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新艺术资讯和艺术体验,增强全民艺术素质,宣传正确文化导向,善待特殊人群,推进“平等、参与、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最后,为新时代的艺术空间设计提供可移动、多感官、新体验的设计方案,提供艺术空间设计新思路。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社会关注的提升、艺术教育的普及和优秀设计师的加入,将产生越来越多为残疾人群而设计提供的文化艺术资源,实现艺术共享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盲文触觉参观者
基于盲文摸读效率因子评测盲文方案的研究初探
最美的蝌蚪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制作盲文书籍,点亮黑暗世界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船内船外
一种新盲文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