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向左转”意味着什么
2022-06-22江时学
江时学
在日前举行的哥伦比亚第二轮总统选举中,左翼竞选联盟“哥伦比亚历史公约联盟”候选人古斯塔沃•佩特罗赢得总统选举。媒体注意到,左翼政治家当选哥伦比亚总统,在这个南美洲国家是前所未有的。
以1999年查韦斯就任委内瑞拉总统为标志,拉美左翼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但是,2013年3月查韦斯总统去世、2016年8月巴西左翼总统罗塞夫被弹劾,以及委内瑞拉遭遇的持续多年的“四重危机”丫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外交危机和社会危机),使拉美左翼陷入了低潮。
近几年,拉美左翼似乎摆脱了这一低潮,呈现东山再起的新景象。佩特罗获胜无疑加强了这一势头,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参加今年10月巴西大选的左翼候选人卢拉加了一把劲。
拉美的左翼可分为激进左翼和温和左翼。前者的内政外交趋于极端化,后者则呈现出较为务实的特点。无怪乎一些学者认为,在拉美的政治光谱中,左的不太左,右的不太右。就此而言,虽然哥伦比亚大选的结果进一步推动了拉美“向左转”,但这并不意味着拉美会出现“换了人间”的局面。换言之,虽然佩特罗的内政外交会有或多或少的调整,但哥伦比亚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发展方向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新冠疫情使拉美国家遭遇重创。由于拉美国家的非正规部门非常庞大(在许多国家占就业人数的50%以上),因此,一些抗疫管理措施使拉美经济停滞不前。一些媒体认为,拉美遭遇到的“享生疫情”(新冠和贫困),可能会使该地区陷入“失去的十年”。诚然,在一些拉美国家,经济复苏的迹象已出现,但如要彻底摆脱“享生疫情”后遗症,无论是左翼政府还是右翼政府,都需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就此而言,佩特罗上台后也会仿效其他左翼领导人,大力发展经济。
二是,如何魁决腐败问题至关重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曾说,如要用一个词汇形容拉美,那就是“腐败”。因此,无论是佩特罗还是其他左翼领导人,在竞选时都高举反腐败大旗,表示要狠狠地打击腐败。但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所斩获,则是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须知,拉美左翼政客也有不少倒在腐败上。虽然拉美左翼政府的治国理政方式各不相同,但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特点:高举民众主义大旗,以人为本,重视社会发展。这是底层民众支持左翼政府的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几十年,拉美外交的独立性越来越明显,拉美“向左转”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趋势。虽然拉美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美国将继续视拉美为其“后院”,美国在拉美的传统势力范围难以彻底消失。可以预料,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必将继续以“胡萝 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为基础。
一些美国学者认为,最近一二十年,美国“疏忽拉美”以及拉美左翼的东山再起,为中国进入拉美提供了“真空”。这一判断是极其错误的。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网站近日刊文称,拉美的国际关系已经多样化,该地区得出的一个共识是不能成为大国竞争场所。中拉关系的基础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互利共赢。正因如此,才使中拉关系能稳步推进。不论掌权者是左翼还是右翼,拉美国家都不可能在中美博弈中“选边站”。
拉美左翼掌权,是该地区的民主化不断成熟、多元化的表现,也是拉美探求另一种发展道路的有益实践和尝试。我们不妨以实际行动为拉美寻找自己的道路助一臂之力。▲(作者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