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设计研究

2022-06-22刘斯荣孙晓婷

艺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设施

刘斯荣 孙晓婷

摘要: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文章深入探究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的关系,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园景观中,延续城市的特色文化,使城市焕发生机。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园景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5-0-03

1 相关概念阐述

1.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的独特文化,由地域内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等因素在与外界的交流和生产生活中形成,不同地区的文化存在显著的区别,具有独特性[1]。

地域文化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和风土人情等,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文文化和景觀文化。地域文化是特定空间区域的活力和灵魂之源,它不仅是当地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吸引更多人来此地旅游,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例如,在湖北地区,一些城市公共空间体现出的荆楚文化,在提高城市魅力、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地域文化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不容忽视。

1.2 城市公园

公园是指面向大众,以休闲娱乐为主,设施完善,具有生态性、科普教育功能、防灾避险功能的多功能场所。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公园的存在非常必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比如老年人可以在清晨时到公园锻炼身体或是与朋友们演奏乐器、唱地方戏曲,年轻人可以在晴朗的天气去公园野餐,放松心情;再如家长可以带着小孩去公园游玩,小孩在游玩的同时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由此可见,城市公园具有绿色生态性、公共开放性、休闲游憩性的特征。

城市公园的发展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所处城市的生态文明程度与现代化水平。城市公园有别于其他城市灰色空间,如高架桥下空间或城市边缘地带,它以绿色植物景观为主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多功能的公共开放空间,在美化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功能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景观的关系相辅相成。城市公园的建设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也可以充分体现该城市的特色文化。城市公园作为延续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以创新性的方式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特色[2]。

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各城市呈现不同的特征,而这些因素决定了城市的历史、发展方向,因此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对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给予充分重视,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才能促进现代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保护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尊重历史,将历史文化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使地域文化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融入景观之中。

2 城市公园景观应用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2.1 城市公园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目前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使得人们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但是,现在很多城市没有将地域文化很好地展现给公众,公众参与度不高,城市公园逐渐失去吸引力。

在城市公园景观建设中,要考虑如何通过城市公园这一开放绿地空间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公园景观在设计上过度追求形式美,强调视觉效果,忽略了景观的实用价值,空间内功能单一且空间布局不合理,不仅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也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3]。同时,与地域文化结合得不够好,缺乏深层次内涵。城市公园服务于社会大众,服务于不同人群,如果功能过于单一,只满足某些特定群体的需求,就无法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的公共资源,让设计难以实现面面俱到。

2.2 城市公园景观中应用地域文化的意义

以城市公园景观为载体,融入地域文化,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景观。通过建设地域文化主题公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能达到高度的融合与协调,使其具有文化性和自然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为传承历史文化提供了一种长久的途径,简而言之,通过创新的方式使城市焕发生机。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利用本土文化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增强大众保护文化的意识,能够延续城市特有的文化,同时为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注入活力,从而使得城市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3 地域文化应用于城市公园景观中的设计策略

3.1 尊重自然资源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旨在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在人文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自然之美。在景观设计总体规划中,应对设计场地所在的城市文化进行准确分析和总结,并对设计风格的定位、本土植物的保留、原有设施的取舍进行系统研究[4]。保证全新的景观与场地及场地所在城市的最大融合,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不能对场地进行二次破坏,注意城市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有效协调地域文化元素与周边环境。

3.2 融合本土文化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需要从城市公园整体入手,在设计中尽可能保留原生态地域文化,保护本土动植物,让园区内的每一部分都能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从使用功能、形象属性、风格等方面,结合人群的使用需求,对设计场所进行整体定位。根据场所环境、地域文化以及相关理念,对地域文化进行整理和整合,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并将其创新性地运用到设计方案中。例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见图1),其充分挖掘老厂区的历史和文化,将武汉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艺术的形式呈现金融文化的特性。通过老厂区留下的工业设施、设备等充分体现出历史变迁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3 人景交互,文化渗透

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应充分考虑场地周边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有些人需要通过休闲娱乐得到放松,有些人可以在园内锻炼身体或者观赏植物、风景等。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公园景观中,保证其文化特色和元素符合使用人群的实际生活需求,使人们进入公园内能够深入感受地域文化。通过景观空间所提供的文化活动或者主题设施,可以增强人与景观的互动体验。实现人与景观的互动,其关键在于如何吸引人群进入场地,让这些失去活力的空间重新焕发活力。因此,文化元素和互动体验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达到人景互动,加强文化活动与景观空间、人与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以促进文化的渗透。

4 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要素中的表达

4.1 地域文化元素在硬质铺装中的体现

在硬质铺装中,常见方式有雕砖与卵石结合铺地、嵌草式铺地、砖或条石铺面以及以碎石、鹅卵石、石板、瓦片等为主的传统材料铺地。不管是碎石、碎瓦、鹅卵石还是青砖等,它们表面上不经任何处理的自然纹理都体现出自然之美。保留了本土材料所具有的自然纹理、表面和形状,后期不人为改造装饰雕刻,可以感受到古典园林景观非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同时也可以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在景观空间中,人们最直接的感觉来自道路,在道路铺装上不同纹样的选择或是不同颜色的碰撞都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和视觉效果,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空间的作用。然而在不同场地、不同景观设计中,对道路铺装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公园景观中应考虑不同人群在不同空间的需求,如热爱跑步的人群需要一条舒适且专业的橡胶跑道,在考虑舒适性与合理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美观性。在地域文化元素中可提取具有特点的图案纹样,将其拆散、演变、重组然后运用到橡胶跑道上指引人们正确的运动方向,既能体现实用性及美观性,又能烘托园内文化氛围。若在铺装选择上,对以上的每一点都进行充分的考虑,其空间效果会达到高度和谐统一的效果。

4.2 地域文化元素在植物配置中的体现

植物是在景观场所中具有生命力的物体,在景观设计要素中具有生动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根据场地自然条件和对场地的功能要求,以乔灌草组合方式通过各种手法进行植物配置,注重色彩的协调、植物的质感以及植物的气味等。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特点,发挥出植物本身的自然美,创造一个变化的空间,体现层次感和节奏感。

植物在每个季节的生长方式不同,根据它们的生长类型可将它们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有些植物还具有象征性意义,一些生长时间较长的树木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可以成为一种代表地域文化的象征。植物景观除了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还应具有生态性,在植物种植中应充分考虑保护本土自然植被,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多样性植物。

4.3 地域文化元素在水体景观中的体现

在自然环境中,水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元素。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水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不断适应、利用和改造水资源的过程中形成水文化。水文化是随着时代、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不断改变的,人们对水的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城市公园景观中对水的运用不仅体现出该地区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审美。

水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静态,一种是动态。动态的水是活泼的有动感的,给人一种欢快、兴奋的感觉,人们与水的互动也可以活跃空间氛围。静态的水像一面明镜,能形象地倒映出周围的环境,给人带来安静、温和、舒适的感受,在宁静的水面旁边人们可以沉思、放松。由于水是无形的,人们对水也有很多种处理方法。既可以从上流向下形成跌水体现自然之美,也可以由下向上喷出形成喷泉作为公园景观的视觉中心。

4.4 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小品设施中的体现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通过一些符合环境的景观小品和设施可以更直接地表达相应的设计主题及地域文化的内涵。景观设施包括地面设施、休闲设施、娱乐设施、照明设施、服务设施等。

在景观空间中,通过对这些设施进行合理适度的美化、装饰,布置出反映历史典故或地方风俗的雕塑,是表现文化主题景观常用的方法。例如,位于武汉汉阳江滩的大禹神话园,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园内有大量关于大禹治水的景观雕塑(见图2),景观小品如园内垃圾桶外表的设计采用浮雕的形式,景观灯具同样也采用传统元素进行设计,与周边的雕塑作品、小品设施等整个环境景观相融合,毫无违和感。

将这些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小品设施融入整个环境中,给人们直接传递出所展现的内容和思想,同时提高了艺术品位和思想境界,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景观设施在整个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还有一种新的景观设施——交互设施,通过现代化的数字装备,在灯光上、小品上设计出和人一起互动的设施,增强自然、场所与人之间的联系,使得整个场所变得生动有趣。

5 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想法及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创新和追求现代化的同时要保留传统,不忘初心,尊重、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有让人感动的主题,如果一味随波逐流,那么设计就会缺乏灵魂。设计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设计要针对人的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对其他方面进行创新和整合。同时,地域文化的内涵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点,地域文化需要传承和传播,创造性地将地域文化及其元素融入整个景观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陈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探析:以北海疍家小镇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12):119-120.

[2] 张小元.基于地域文脉视角的公园景观改造设计[J].乡村科技,2021,12(9):94-95.

[3] 王琴.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问题及提升措施探析[J].绿色科技,2019(13):48-49.

[4] 李晟.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特色的体现与应用[J].现代园艺,2021,44(7):143-144.

作者简介:刘斯荣(1971—),女,湖北荆州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景观。

孙晓婷(1997—),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生态景观。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