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翻译学视角评析《浪淘沙》英译本
2022-06-22吴洋洋
【摘要】 阐释翻译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研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它挣脱了传统翻译观的束缚,赋予译者主体性。该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提出翻译应包含信任、攻占、吸纳和补偿四个步骤。本文将以阐释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译者主体性层面评析《浪淘沙》的兩个英译本,以期对古诗词英译的后续研究有更多借鉴意义。
【关键词】 阐释翻译学;译者主体性;古诗词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3-011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3.038
一、引言
翻译批评是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Peter· Newmark,1988)翻译批评理论是指导翻译批评的重要支撑。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翻译批评是国际翻译批评界亟待克服的难题。(许钧,2006)当今社会,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活动涉及到农业、工商业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且古今文体差异巨大,因此古诗词的翻译尤为复杂。对古诗词英译本的赏析与评价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近年来,翻译批评的焦点逐渐从译作本身转移到译者本身,现代翻译研究也逐渐从以原著为中心转移到以作者为中心,从注重翻译原则和技巧转向注重语境和文化上。而翻译阐释学理论恰好是对传统翻译学的批判,提倡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译文质量评价和翻译批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当前,也有部分学者以阐释翻译学理论作指导,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本作出赏评,但研究深度不够,且评析译本有限。尤其是刘禹锡《浪淘沙》这首古诗词的英译本,至今仍少有学者对其作过分析。因此,本文拟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译者主体性评析《浪淘沙》的两个英译本,以期丰富该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推动古诗词英译本的研究。
二、阐释翻译学
阐释学也称为“诠释学”“解释学”或“释义学”。阐释翻译学是在阐释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阐释学最先被德国施莱尔马赫提出,并被引入了翻译理论研究。他提出了两种阐释方法,即原文读者至上或译文读者至上。这两种方法鼓励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缩短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距离。乔治·斯坦纳将阐释翻译学理论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他将阐释学的理解观与翻译结合起来,正式提出“理解即翻译”的观点,他对传统的翻译理论中的直译与意译观提出质疑,指出翻译的过程就是读者和译者的理解和诠释过程,包括4个步骤:信任(trust)、攻占(aggression)、吸纳(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杨柳,2009)这四个步骤也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整个诠释的过程,突破了传统的直译、意译和拟作之间的界限,使话语通过理解和阐释来发挥它的指涉作用。(Steiner,1975)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在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上凸显译者的独特性的过程。(刘军平,2008)译者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原作获得重生,以方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审美意蕴和精神文化内涵。阐释翻译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翻译的相对性,使译者发散思维,从更多角度去阐释文本,看到了译者的存在价值,拓展了翻译途径。
三、原诗及其英译本
评析译本,首先需要研读原诗及其译本,然后进行对比。只有对原诗及其译本了解透彻,才能做出最客观的评价。
原诗:
浪淘沙
刘禹锡(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英译本:
(1)Ripples Sifting Sand
Liu Yuxi
The long,long winding Yellow River's paved with sand
Sifted by waves and tossed by winds from far-off land.
Now it goes up straight to the Starry River Way
To meet the Cowherd and Weaving Maid far away.
(Xu Yuanchong译)
(2)After a Folk Melody Called Langtaosha
by Liu Yuxi
The Huanghe River is winding and thousands-of-miles long,
Carrying sand all the way,it ever rolls on and on.
I imagine it runs from the world end and to the sky
Where my heart is just together with Vega and Altair.
(Guo Zhuzhang译)
四、以阐释翻译学理论评《浪淘沙》英译本
一部作品,即使不超越它的语言文化环境,它也不可能把它的作者意图完整无误地传达给它的读者,因为每个接收者都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去理解、接受作品的。(谢天振,1999)由于不同的译者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需要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评析译本,以获取更完整、更合适的作品。阐释翻译学理论自引入中国以来,在我国译学界的接受度很高,也受到了许多译者的拥护。因为它打破了传统上的忠实翻译,赋予了译者一定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下文从信任、攻占、吸纳和补偿这四个步骤具体评析。
(一)信任
信任是阐释翻译学的第一步,信任要求译者相信原文本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对中国古诗词进行翻译不仅有助于世界文明互鉴,而且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刘禹锡这首《浪淘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哲思,对此诗进行翻译技巧和策略上的探讨,能进一步推动诗歌翻译的发展。许渊沖是中国古诗词翻译的集大成者,郭著章在翻译上的造诣也很高。二老对《浪淘沙》的英译本进行精心打磨,一定极其相信这首古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与文学审美价值。
(二)攻占
攻占是阐释翻译学的第二步。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文化差异和心理认知差异,所以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对原文进行合理地再创作,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一过程就是对原文的攻占,攻占不是侵犯,不是篡改,而是对原文的完美阐释。只有当译者既能尽量地保持与原作者同样的创作心态,又能够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对原作的内容含义与文化精神进行再创作时,才有可能翻译出既与原作者达到心灵上的契合,又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好译本(田德蓓,2000)。攻占这一环节抛弃了传统的字对字翻译,不会把原文的内容完完整整地复制下来,但却能使原文的神和意在最大程度上贴近目的语读者。
译文一把末句“同到牵牛织女家”中“牵牛”“织女”英译为“Cowherd”与“Weaving Maid”两个人名,个人认为欠妥。首先,牛郎和织女只是存在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虽然在国内流传度很广,但外国人不一定了解。译文一的译法容易给目的语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其次,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歌颂的是爱情。即使目的语读者可以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但该神话故事容易误导目的语读者对原诗主旨的理解。翻译虽应忠实原文,但译本也要符合读者的文化和语言习惯。译者应充分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信息,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以方便读者理解。译文二则把“牵牛”“织女”译为了“Vega”与“Altair”两个星座名。而星座又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起源于古巴比伦的古阿拉伯。(梁天秦,2019)其历史悠远,足以见得西方人对星座颇有研究,也有属于自己的星座文化。因此,译为星座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风俗文化和心理认知,帮助其跨越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并且,“Vega”在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解释为“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constellation Lyra”,“Altair”在同一词典中的释义为“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constellation Aquila”,两者皆为特定星群中最亮的星。“Vega”和“Altair”这两个意象不仅是对自然界景物的描写,更是蕴含着更深刻的意义,明亮的星体代表着作者对光的追求。译文二从侧面表明诗人内心勇于向上的执着追求,升华了全诗的主旨。
(三)吸纳
吸纳是阐释翻译学的第三步,它指译者能使用目标语言精准表达原作品的主要思想,语言自然没有翻译腔。(陈杨君,2021)在吸纳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译入语的语义场等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合理的翻译技巧将原诗的文化意蕴传达给读者。吸纳包括两个方面,即意义和形式上的吸纳。下面将从文本意义层面的吸纳进行评析。
该诗首句“九曲”一词的重点并不在“九”这个数量词上,该词的使用只是为了突出黄河的悠长和蜿蜒。译文一英译为“the long,long winding”,采取了化实为虚的翻译策略,突出了黄河的绵延不绝。并且,它用了两个“long”,运用重复的修辞,增强语气,把重点放在了“长”这一形容词上。而译文二译为“thousands-of-miles long”,“thousands-of-miles”这一数量词上的出现,势必会削弱中心语“long”的表达强度。所以我认为译文一更为合适。接下来再看“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译文一中“sift”和“toss”二词描绘出波涛滚滚和狂风怒吼的动态画面,使人身临其境。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写作的背景,暗示诗人历经坎坷、官场不顺、壮志难酬的愁绪,不仅译出了诗句的表层意蕴,而且揭示了诗句的深层意蕴。而译文二中“roll on and on”只能译出黄河的波涛滚滚,该句译本并未译出“风簸”一词的意思。相比之下,还是译文一把悲凉的气氛渲染得更加到位。
(四)补偿
补偿是阐释翻译学的第四步。在第二步攻占和第三步吸纳阶段,原文或多或少会出现某些损失,这时需要通过补偿来弥补原文与译文之间出现的不平衡状态,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
张华《博物志》卷十载:传说银河与大海相连,乘筏可游至银河。(降大任,1989)原诗最后两句引用了两个典故,即汉武帝命张骞寻找黄河之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诗人驰骋想象,纵使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也要逆流而上,表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满腔的抱负。译文一复制原文的句式结构,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这种处理方式无可厚非。但译文二采用了意义增补法巧妙地把诗人带入创作背景中。意义增补法是指将原文中省略的信息补足。这种意义的增补不是简单的增词,而是要在具体分析原著的基础上,体会原文省略的信息是否会影响到翻译中意义的完整表达。(顾正阳,2007)由于古诗词每行字数有限,又要考虑到韵律等问题,所以诗人有时会省略一些表达。但若这类表述不经处理,译文可能难以解释原作的深层内涵。此时译者应适当增译,使原诗神完意足。译文二中“I imagine”与“my heart”二词点明了诗人的主观意愿。“my heart”表明诗人渴望能有一番作为的强烈内心。而“I imagine”透露出这只是诗人的美好愿景罢了,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能反衬出诗人对所处之境的无奈之感。
五、结语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创造性地发挥其自身主体性,对原文本作出不同的阐释。翻译评析能够给不同的译本提出合理的建议,推动翻译实践的发展。本文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学理论出发,对比分析了《浪淘沙》的两个英译本,对古诗词英译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利于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不过,这是首次用该理论指导评析此诗的英译本,虽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是初次探索,难免会出现研究深度不够的现象。笔者会在后续研究中搜集这首诗的更多译本,加以比较分析,挖掘出更有价值的内容。
参考文献:
[1]Peter·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Ltd.,1988.
[2]Steiner·George.After Bable: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Oxford and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3]陈杨君.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丘吉尔传》中译本研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1,(11):136-138.
[4]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中的水文化[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09.
[5]降大任.黄河古诗词[M].太原:希望出版社,1989:297.
[6]梁天秦.跨文化视域下中国生肖与西方星座文化对比研究[J].现代交际,2019,(08):68-69.
[7]刘军平.从跨学科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四个维度及其特点[J].中国翻译,2008,(08):52-55.
[8]田德蓓.论译者的身份[J].中国翻译,2000,(06):21-25.
[9]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许钧.文学翻译批评与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1]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吴洋洋,女,汉族,河南漯河人,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