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道德经》三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2022-06-22张俊乐

今古文创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道德经

【摘要】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化翻译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道德经》的英译本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这一视角入手,对德克·卜德(Derk Bodde)、林语堂和赵彦春三位译者的《道德经》英译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及翻译风格三个方面。其中,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主要包含词汇的选择以及句子的理解两个方面。通过对比,总结这三个译本的异同,可为后续其他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策略与方法;翻译风格;《道德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3-010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3.034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哲学巨著,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的思想巨著,《道德经》曾被多位译者翻译过,而不同的译本之间往往会互有差异。究其原因,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种种原因所做出的选择不同。因此,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道德经》不同的译本进行研究有很大的价值。研究《道德经》英译本有助于深入了解道家文化在国外的传播效果,同时,对国内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道德经》的英译本中,德克·卜德(Derk Bodde)、林语堂和赵彦春三位译者的英译本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故在此对这三个译本进行分析。

一、译者主体性

在任何翻譯活动中,原文、译者、译文这三者的联系都是密不可分的。译者作为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媒介,不仅要透彻地理解原文,还要通过自身对原文的理解,结合自身的认知,并采用一定的翻译策略,方法或技巧,进而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以此来达到一定的翻译目的。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郭文娟,2021)。能动性即译者如何理解原文,进而会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受动性是不同译者受到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翻译过程中做出不同的选择,如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为我性则是看译者有怎样的目的,如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或者译者本人想要追求怎样的风格。

译者主体性曾处于边缘地位,其作用受到忽视,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其重要性也就逐渐得以显现。现在可以说它是英语研究,尤其是文化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这在《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中体现得也尤为明显。下面,本文将结合译本中的一些实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二、《道德经》英译本实例分析

从译者主体性的三个性质出发,对比德克·卜德、林语堂和赵彦春三位译者的《道德经》英译本,可以看出他们在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和翻译风格三个方面的异同。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从这几人的翻译文本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分析。

(一)对原文的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原文。但是,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受教育,社会等不同外界条件的影响,不同的译者对相同的文章的解读也会千差万别,进而影响翻译时所做出的选择。这就是译者主体性的显露。这一点在《道德经》三个英译本中具体表现在词汇的选择以及句子的理解两个方面,实例如下:

1.词汇的选择

不同词汇的选择都是译者基于自身理解,对原文的再表达做出的不同选择,这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例(1):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卜德译:The Tao that may be called Tao is not the invariable Tao.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invariable names.

林译:The Tao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the Absolute Tao;

The Names that can be given

Are not Absolute Names.

赵译:The Word that can be worded is not the Word proper;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Name proper.

在这一例中,对于“常道”与“常名”这些词汇的英文表达,三位译者选用了不同的词汇,卜德将其译为 “invariable Tao”与“invariable names”,其中 “invariable”一词表示恒常不变之意;林语堂将其译为“Absolute Tao”与“Absolute Names”,其中“Absolute”一词含有绝对的,纯粹的意思,借此来表达“道”的不可更改之意,其重要性也就由此凸显出来。同时这些词的首字母都大写,来作为专有名词,以此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赵彦春选择将其译为“Word proper”与“Name proper”,用“proper”一词,弱化了恒常不变之意。以上这些译者的翻译很难说出孰好孰坏,这只是因为译者在领悟原文的深意方面有所差异,进而做出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例(2):

原文: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卜德译:Of the invariable Non-being,we wish to see its secret essences.0f the invariable Being,we wish to see its borders.

林译:Therefore:

Oftentimes,one strips oneself of passion

In order to see the Secret of Life;

Oftentimes,one regards life with passion

In order to see its manifest forms.

赵译:Therefore,without senses,one has access to subtlety,and with senses,one has access to demarcation.

在这一例中,对于“徼”字的注解,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徼”通“窍”;另有人认为“徼”是“边际”的意思。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里是指矛盾的对立层面。‘观其徼’就是于‘观妙’之中寻求矛盾双方的本质联系,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王宏印,2009)。对这一词汇的英译,三位译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卜德选择采取“边际”之意,将其译为“borders”;林语堂选择将其译为“manifest forms”含有“表现形式”之意;而赵彦春则选择将其译为“demarcation”,同样是选用“界限”之意,相对于卜德而言,他选用了不同的词汇表达,换用了更有难度的词汇。同样的,这些词汇的选择都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

2.句子的理解

有时,译者会因为采取了不同的断句方式,而对原文内涵的领悟有所差异,进而使不同的译本相去甚远。

例(3):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还是上一例中这一句话的翻译,原文中的这一句话有两种理解,这是由不同的断句方式造成的。若按前一种的断句方式,那么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所以从‘无’中可以观照‘道’的微妙,从‘有’中可以观察万物的端倪”(吴用,2003)。而要是采用另外一种断句方式,则其理解就变成了另一种含义:“常保持‘无欲’的状态,以观察‘道’的奇妙。常保持‘有欲’的状态,以观察万物的特征”(杨鹏,2008)。在此,三位译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卜德选取了前一种断句方式,林语堂与赵彦春则选择了后一种断句方式。但与此同时,林语堂和赵彦春的翻译又有所不同,林语堂将“无欲”理解为没有激情,进而翻译为“strips oneself of passion”,而赵彦春则将其理解为没有感官上的感受,譯为“without senses”。这证明了从句子层面上来讲,译者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对原文内容产生不同的解读,进而造成了其英译本的千差万别,以上同样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二)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的不同,主要体现了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不同译者受到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会在翻译过程中做出不同选择。具体例证如下:

1.归化与异化

对于文中“道”和“德”的翻译,卜德和林语堂都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采用音译的方法,将其分别译为“Tao”“Te (Teh)”,卜德和林语堂的翻译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而赵彦春则采用归化的方法将其分别译为“the Word”“the virtue”。相对于另两位译者,赵彦春则更考虑译语读者,用含有圣经文化的词“the Word”来代指“道”,以此表现“道”的不可言说之意,虽更能让译入语读者接受,却不利于中国文化与道家思想在海外的传播。

2.意译与创译

关于对《道德经》标题的翻译,现存很多种译法,如下表:

不同于其他译者的简单音译,三位译者另外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技巧,例如卜德采取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The Way and Its Power。林语堂则采用创译一体的方法,将其创造性地译为The Wisdom of Laotse。同样,赵彦春也采取了创译一体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The Word and The World。

3.增译

在林语堂的《道德经》英译本中,林语堂基于自身对原文的理解,增译了不少内容,既包含详细的评论和注释,也包含林语堂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每章另加的章名,如“Book One The Character of Tao;Book Two The lesson of Tao”等等,这既贴切各章的内容,也方便了译入语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道家思想的对外传播。

以上这些例子证明了不同的译者会基于不同的考量,进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这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三)翻译风格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译者追求的风格也千差万别,有的偏爱客观,有的追求美感,另有人更喜简洁,这就造成了翻译风格的不同。在《道德经》的英译本中,这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也不尽相同,这些从下面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出。

例(4):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卜德译:There is a thing,formless yet complete.Before Heaven and Earth it existed.

林译:Before the Heaven and Earth existed

There was something nebulous:

赵译:Something of chaos had earlier birth than Heaven and Earth.

其中,卜德的翻译目的是将真实的中国介绍到美国,故其译文更加客观,一方面他的译文严格遵照原文的语序,另一方面他用词更加客观具体,例如他将“物”这一词翻译为“a thing”;而赵彦春的译文在与原文对照的同时,更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感受,同时用词更加精简。这两位译者的译文都与原文相差不大。但林语堂的译文则彻底打破了原文的格式。他采用诗歌的形式,同时多用押韵,使译文既有形式美,又有音韵美。这都是因为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准确达意,更是一种美感,这在其《道德经》英译本中都有体现。与此同时,林语堂的译文还体现了他对于东西文化的整体吸收与融会贯通。例如,他将“有物混成”中的“混成”一词译为“nebulous”,这一词在英文世界常指星云状的、模糊的、朦胧的,在不偏离原文的同时,还更加贴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因此增强了译本的可读性。从这些点的比较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在译文风格这一方面的体现也很是明显。

从上面这些例证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译者主体性的三个性质在翻译过程中的显露。不同的译者在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以及翻译风格这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这说明了译者主体性是研究翻译,尤其是文化翻译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译者主体性还可以从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等方面得以体现,但在本文中涉及的不甚明显,故略去不提。

三、结语

在当今时代,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拾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富含文化瑰宝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繁盛的民族。道家思想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冲刷,至今仍在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其魅力所在。对于当今时代来说,研究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有助于中国文化与思想的传播。译者主体性在文化翻译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本文希望通过以上观点引起大家对于译者主体性的重视,以期为后续的英语研究,尤其是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Lin Yutang.The Wisdom of Laot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9.

[2]郭文娟.译者主体性在《月亮和六便士》两译本中的体现[J].名作欣赏,2021,(5):164-166.

[3]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吴用译注.老子·庄子(中华传世名著精品文库)[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杨鹏.图解老子详解[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彦春译.道德经英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张俊乐,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道德经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