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筝曲《莲花谣》的演奏技巧分析

2022-06-22吴隽玙

艺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古筝

摘要:筝曲《莲花谣》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于1995年创作的。作曲家通过此曲抒发了对莲花的喜爱之情,赞美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经过四年专业的学习之后,笔者在研习此曲的过程中,感觉到其中一些技法的演奏并不像谱例上所写的那般普通,在练习时需要许多细腻的情感处理以及技巧。基于此,文章解析此乐曲各个部分的演奏注意点,并阐述对演奏技法的理解、演奏时应注意的要点与情绪的表达,从而更准确、更深层次地诠释《莲花谣》。

关键词:筝曲;古筝;《莲花谣》;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5-0-03

0 引言

箏曲《莲花谣》结构完整,段落明确,旋律清新流畅,有浓郁的江南气息,采用了西方乐曲的创作技法,具备西方音乐带有引子及尾声的多段式结构特征。全曲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子、慢板、小快板、快板以及广板,前四个部分分别对应描述了莲花“展姿、起舞、博浪、争艳”这四种不同的形态。通过唯美的音乐语言,描绘出这四种不同形态下莲花的形象,表现出莲花千姿百态的特点,并赞颂其坚强圣洁的高尚品格。

1 引子部分的演奏技巧

1.1 泛音的演奏把握

引子部分,从泛音技巧开始,由此引入全曲的意境,因此音色要如同荷叶上的露珠一般,晶莹剔透、干净空灵,特别要注意双手的配合,弹完泛音后双手同时抬手,而后通过气息的持续,将音延长开来[1]。引子部分的泛音乐句共有三句,呈递进趋势,随着音区越来越高,音乐画面像幕布一样缓缓拉开,可以根据演奏者自身的理解,适当加入松紧变化,并结合右手,赋予其相应的强弱变化。同时,引子一开始便体现出乐曲具有动静相宜、虚实相应的美学感,在出现虚的泛音的同时伴有实的和弦,和弦的音域随着乐句的发展不断拉开,与泛音乐句的走向相得益彰,演奏这里时要注意虚实的配合和气息的连贯。

1.2 装饰音的演奏把握

装饰音显示出乐曲意境中含蓄的灵动美,演奏时速度可以略微自由一些,但不要过于拖沓,也可以随着乐句的递进提升速度,同时力度也要随之加大。演奏时可在控制指尖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手腕,使音更加统一、连贯,也可凸显灵动的美感。这样一来,音的路径更加多元化,不再是一条直线,可以发生变化,音色更加丰富。装饰音的两句,每一句都是一整口气连贯而成的,特别是这种对话式的乐句,气息不能松,要直接连到下一句,比较考验演奏者气息的持续性[2]。

1.3 快速指序的演奏把握

快速指序这一句是在右手持续演奏同音的同时左手和弦发生变化。在演奏时,右手慢起渐快,指尖撑住、指根打开,在能清楚演奏单音的同时促进手指加速,要注意每个手指的独立性,保持音量和音色的平衡。此句是一句较自由的弹性乐句,在加速时,要保持每个音之间的均匀性及声音的弹性,加上左手的和声,音响效果十分丰富。

2 慢板部分的演奏技巧

2.1 主题段

慢板舒展悠扬,具有非常强的歌唱性,主题段采用了三声部的织体写作手法,在左手连续切分音节奏型及同音反复律动的衬托下,右手轻柔地将主题展现出来,整个段落要体现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在于和声,它是整个乐句的和声基调,需要持续一整个小节,演奏时要保持住,整体要呈现出一种饱满的状态;第二层次在于小指的拨弦,弹奏的音色要像薄雾一般,这里是同一个音的持续,但是它的节奏是自由多变的,主要可依据右手的旋律线变化;第三层次在于琶音,这个技法时隐时现,并不多见,出现的时候都在右手摇指的位置,演奏时速度要较快,音色要较为轻盈,像水纹一样一闪而逝。

整个段落是由单音构成的旋律,难以连贯,需要演奏者非常仔细、巧妙地带动手腕及连贯气息去完成。同时,在这段,双手的对位是错落有致的,要将这种远近、动静、虚实的状态展现出来,双手要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影响,整体要比较灵动,不能太过死板[3]。

2.2 六连音段

此段旋律转到左手,右手是分解式的六连音伴奏声部,涟漪般地衬托,使双手旋律具有疏密对比、此起彼伏的特点,音乐表达更加丰富,演奏时要突出左手,无论是音量还是重心的分配上,都要将旋律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右手处在高音区,音色是非常通透明亮的,要时刻跟随左手旋律变化,弹奏时四个手指都要保持独立,使声音及音量较为均匀,音色较统一,节奏相对稳定。

这部分有两种演奏方式,一是按照乐谱上的对位来演奏,二是自由演奏。演奏此段时,要像绵延不绝的流水一样,不能有很明显的换弦或对位痕迹。笔者更喜欢第二种演奏方式,可以适当加入弹性变化,这样会使旋律有一些流动的感觉,有助于音的连贯性,减少换弦的痕迹。

2.3 摇指段

此段是慢板的高潮部分,也是整个慢板情感的升华部分,抒发了作者对莲花优美展姿的由衷赞叹之情,主要是由摇指及左手的分解和弦完成的。

摇指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演奏时要注意它的层次变化,可在速度的紧凑及力度的加大上做文章。在摇指演奏的同时会有一些装饰音的加入,这时候不能与之前的旋律脱节,要在保持手型的前提下,巧妙地将其演奏出来,此处需要进行反复练习。在演奏长音的时候,左手的分解和弦要突出,因此摇指的长音要根据左手的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左手变化要循序渐进,音与音之间要慢慢过渡。在音较密集的地方,可以利用手腕的转换,不断转移重心,有助于保持旋律的连贯性,但在稍自由的基础上,段落整体还是要保持其基本的节奏感[4]。

3 小快板部分的演奏技巧

小快板整段活泼并具有舞蹈性,生动地刻画了莲花随风起舞的音乐形象。灵动的音符呈现出明亮舒展的线性旋律,其开头由慢到快,逐渐不断推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最后的快板,在一开始推动时,要适当控制住速度,过慢会使其失去灵动跳跃的感觉,过快则会抢夺后面快板段落的位置。演奏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段落如下。

3.1 两段不同的摇指段

3.1.1 第一段摇指段

此段出现在渐快之后刚稳定速度的位置,占据了小快板非常大的篇幅,同时也是重点段落。经过之前不断的推动后,情感在摇指这部分得到了抒发和释放。

首先,演奏者要划分段落的乐句,共分为四句,第一句是主旋律,第二句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句稍有变化,第四句总结。其次,此段中并不是通篇的摇指,还有许多弹奏的部分,这就要求演奏者要通过带动手腕和保持气息统一音色,让摇指及弹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能出现明显的音头或者音尾,避免破坏整个段落的美感[5]。最后,双手的配合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右手主旋律的时候左手为伴奏,而右手为摇指长音的时候左手就要亮出来;左手主要是一些分解和弦,演奏时要确保每个音的均匀性,要注意手指的循环性,手型要保持住。

3.1.2 第二段摇指段

此段出现在整个小快板最后的部分,是小快板的结尾,并与快板的过渡段连接。段落整体非常自由,由单音到多音的摇指技巧也相对自由,其具体处理的方式方法可以根据演奏者自身的理解及需要进行二次创作。在演奏时,左手的刮奏要与右手的处理相配合,紧跟着右手的变化弹奏。由于左边的琴弦较松,所以在加强加快的时候,左手的手指要撑住。

3.2 节奏变换的段落

此段出现在整个小快板中间的部分,是非常集中的连续撮弦,其整体的旋律性及规律性非常强。在保持低音的同时变化高音,对于这种细微的差别,最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准确性。同时,因为这部分存在非常多相同的音,演奏者在保持快速触弦的时候,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止音,这样既增强了旋律的活泼感,又适度避免了杂音的出现。演奏时可以多运用手掌,把虎口撑住,使声音更加具有弹性。左手起着和声的作用,它的低音与右手的高音形成了鲜明的对话感,可以通过弦位、力度的对比以及气息的松紧变化,使整场对话充满张力和戏剧性[6]。

4 快板部分的演奏技巧

4.1 过渡段

此段落紧接十分激烈、具有张力的摇指段落,作为一个华彩段落,为即将到来的全曲高潮的急板段落作准备。左手采用快速持续的十六分音符,在倍低音区的连续演奏,其音响感觉十分浑厚,为右手的三轮指及琶音作铺垫,烘托了整段的气氛,练习时要注意每个手指的独立性以及每个音之间的均匀性、连贯性,快速演奏时要注意它的清晰度,尽可能避免杂音的出现。右手作为旋律性的部分,可分为四句,通过力度、速度以及松紧的变化,使整段层次更加丰富,句与句之间要有对比。演奏时根据演奏者自身的理解,可选择指尖、指根、手腕等不同的发力方法,要注意触弦的速度,可以提前在空中准备,需要反复进行手感练习[4]。

4.2 急板

整个段落具有非常强的内在张力,展现了莲花在疾风暴雨之中挺立“搏浪”的坚韧。摇指作为主要演奏技巧占据了此段非常大的篇幅。此段的摇指分为常规摇指及弹摇两种,整体以四分音符为基础,虽然带有许多变化,但频率及托劈的音色要始终保持统一。作为旋律,它的位置跨度较大,要提前预估好位置,干净准确地到达,不能夹杂其他的音,且在过弦的时候,节奏要准确。左手的伴奏以大撮技巧为主,旋律持续上行,与右手的旋律部分形成一种抗争性,演奏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推动性,同时在對比两个大乐句时,要有一种模进的效果,双手配合的时候,不能只注意一只手,应时而配合、时而分开,彼此让步。

后部分的点指技巧同样是以模进为进行方式,双手的力量要均匀,独立性要好,把每个音的颗粒感弹奏出来,不要模糊,同时要根据乐句上行的推动,进行相应的渐强处理。最后一句小撮的点指是整个急板段落最后的冲刺,双手的力度要均衡,触弦时要干脆利落,演奏时要一气呵成。

4.3 宽阔舒展的段落

此段作为一个升华的部分,对力量和声音的延续要求很高,撮音部分的左右手比较统一,基本都是相同的旋律,这种相同旋律不同音域的创作手法十分大气、辉煌。因此双手配合时,力量一定要统一,不能过小或者过虚,这样会使旋律缺少低音的震动感,从而影响到整个和声的效果。演奏时,要把全身心的力量沉于指尖,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和手臂的带动,完成这段辉煌的交响乐式旋律的演奏。

5 广板部分演奏的技巧

5.1 摇指段

此段为广板部分的主要技巧,回归了慢板的主题,其歌唱性的主旋律通过调性的转移,得到了升华,变化也十分丰富,这部分的摇指篇幅很长,并且处于整首乐曲的后半部分。对演奏者的耐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演奏时,演奏者可以通过强弱的变化及乐句的呼吸,进行稍微细小的休息,以缓解长时间摇指的压力。左手的伴奏有撮音、琶音、三连音、刮奏等不同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右手的旋律,为右手旋律推波助澜,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7]。

5.2 主题重现段

此段作为尾声,是在与引子相呼应的泛音与连续切分音的节奏中回归平静的,再一次回到静谧而蕴含诗意的意境中来。其重新回归了引子的素材,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其音色要更加空灵、静谧,且依然延续引子一开始虚实相应的手法,只是引子起到的是引入的作用,而尾声是要越走越远,和声越来越低,速度也越来越慢,直至最后消失。演奏时要注意同一个音连续弹奏时触弦的讲究以及细微变化。

6 结语

筝曲《莲花谣》表达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寄托了作曲家自身对莲花的欣赏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在保留传统音乐特征的同时又将西方音乐的创作特点融入其中,为很多新作品的出世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今后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动力。文章解析了筝曲《莲花谣》各个部分的演奏技巧及注意点,为其他演奏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闫妍.筝曲《莲花谣》及其演奏论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59-160,163.

[2] 胡静.现代筝曲《莲花谣》演奏艺术探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

[3] 原卢頔.浅析《莲花谣》的演奏风格与技巧掌握[J].艺术科技,2016,29(12):163.

[4] 刘畅.浅谈筝曲《莲花谣》的曲式结构及演奏特点[J].北方音乐,2018,38(8):87-88.

[5] 董鹤辰.论古筝演奏中气息的重要性:以筝曲《莲花谣》为例[J].当代音乐,2021(4):124-126.

[6] 余佳.古筝曲《莲花谣》演奏技法与音色变化之探究[J].科教文汇,2019(4):177-178.

[7] 苏思璇.从现代筝曲追溯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J].中国文艺家,2019(4):48.

作者简介:吴隽玙(1998—),女,海南三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乐器演奏。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古筝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我的古筝之旅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