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计数单位种子 精心培育度量意识
——以北师大版一年上册《古人计数》教学为例

2022-06-21夏珊珊

今天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位小棒度量

夏珊珊

(泉州市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如果“数的意义”是一棵树,那么“单位”就是它的种子。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把这棵种子深耕于土壤之中,才能让它赋于生长的力量。《古人计数》属于“数量度量”的范畴。首次帮助学生明晰计数单位,学会以“十”计数,建立数位概念,是积累“十进制”概念学习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是一节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1]教师积极创设丰富的操作活动,让计数单位深耕于土壤之中,才能让学生清晰感知“计数单位”的产生、作用及价值。学习过程中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的方法和能力,能主动迁移到后面有关的数的知识的学习,也能直接应用到数的计算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数量度量意识逐渐显现、臻于发展。

1.联结经验孕伏“种子”,感悟度量的内涵

对于计数单位的认识是数感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对于计数单位的认识又是特别难形成的。为了把“计数单位”这颗种子埋入儿童的心里,让它能够生根发芽,并能独立生长,就必须把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给“植根”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中。这样,儿童的生活经验就会作为种子生长的土壤,支撑“计数单位”的种子进行发芽。

[片段一]摆一摆,数一数,一一对应中体会度量单位叠加。

出示主题情境图:

图1

从图中能看出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吗?(小木棍或者小石头。)今天,大家也来当回古人,利用石子和小棒来帮牧羊人记录羊的只数。课件里的羊都关着,教师放一只羊出来,就让学生摆1根小棒,如果一下子出来2只羊就摆2根。

生边摆边数,数到10只羊:现在是几只,还有一只要怎么做?(再添一根小棒)

添上这一根小棒后,一共是几根呢?(11)对,比10多1就是?那比10多2呢?比10多3呢?

计数单位是在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作为数学老师,当为学生创设现实操作环境,为“计数单位”的种子提供有养料的土壤。本环节通过摆小棒数羊活动,让学生边摆、边数,手口一致,既感受“一一对应”数学思想,最重要的是当学生在数数的时候,一个一个地数时,从度量角度感悟到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一”的产生。让儿童充分感知到自然数的度量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累加的运作变换过程,由此初步感悟度量的内涵。

2.亲历创造孕育“种子”,形成度量的意识

“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计数单位,种好这颗“种子”,尤其重要。首先它是“以十计数”的由来;其次是以后加法计算中的“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的重要概念;再次从十制计数来看,十个一是10,十个十是100,十个百是1000等等,都要用到了这个计数单位“十”。那么如何让这个计数单位“十”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植根于儿童的头脑中呢?

[片段二]捆一捆,认一认,经历抽象中感悟计数单位形成

刚才能轻松地用小棒表示羊的只数,可是同样大小的石头不够了,而羊还没数完,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能轻松地表示出所有羊的只数。

(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1:石头没有了,可以换数枝或数叶;

生2:没有相同大小的石头,我们可以找一块大石头

生3:那如果我们把这一颗大石头当成10只羊呢?

师:你们真会思考,想出的方法也定能帮助古人表示羊的只数了。没错,聪明的古人就是用一块大石头表示这些羊,这些是几只羊?(10)对,(贴大石头)以一当十,这方法实在是太妙了。接下来就可以继续数了,最后一只羊也出来了。

师:现在能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分别指着黑板上的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图片(如图2)谁能告诉大家,这两块一大一小的石头表示的是几只羊?

图2

师:我们课堂里没有石头,只有小棒,还能像古人那样表示羊的只数吗?你能从“一大一小的石头”这种表示方法中,受到什么启发吗?(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示范:(拿出1根小棒)这1根小棒表示1只羊,因此这是1个一,拿出2根,这是几个一?(把10根拿在手上)猜一猜这是几个一?带着学生一起数一数,数好后就把这10个一捆成一捆(如图 3)。

图3

全班同学都动手操作捆一捆。

加深体验:这一捆对应的是就是1块大石头,你们能给这一捆取名字吗?(一捆,1个十……)

师:这一捆,我们叫它十,板书(十)。

师:这一捆是几根?(10)刚才的10个一是几根?(10)

师:刚才散根的10个一是10根,现在整捆的“十”也是10根,小棒的根数变了吗?(没有)那我们可以说“10个一就是一个十”。

师:这一捆小棒和这一根小棒合起来就是多少?

逐步形成板书(如图4)

图4

“数(shù)起源于数(shǔ)”。我们将计数单位的感知还是放在数数基础上。[2]本环节通过创设模仿“古人计数”的“数一数”的动态情境,当儿童模仿古人用石头来数羊,数到10后没有小石头,由此感悟到产生新单位的必要和过程。再让学生经历捆一捆、认一认等丰富的多种感官操作活动,让他们亲身经历从动作表征到图形表征,丰富度量单位10的表象,再抽象到符号表征的过程,这样学习符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3]在这个提升和抽象概括出“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时,让儿童慢慢产生了度量的意识。

3.思考辨析孕化“位值”,发展度量的意识

数字本身与它所占的位置结合起来所表示的数值叫做“位值”。[2]当“度量单位”视同一颗种子,有胚有芽,胚、芽不可分离。[2]“位值”就是种子的胚,那么对“位值”的认识,我们能否直接告知呢?这样没有数学思考的学习,太单薄了,肯定是不行的。种子生长是由内向外突破的,如果能将数学思考融合进来,让儿童有了辨析的能力,那么他们对数的感知就会有了质的飞跃。即两个数字合起来想要表达一个新的数。必须有新的能改变数值的规定,也就有了“位值”。这样的体验将是非常深刻的。

[片段三] 理一理、辨一辨,数位辨析中深刻理解位值制。

师∶举起两个一样的红珠子,像这样还能表示11 只羊吗?

生:不能,一个红珠表示1个一,两个就表示2个一,也就是2。

师:有道理,这两个红珠确实很容易让人认为是2个一,而“11”(指着小棒图)是由什么组成的?(11是1个十和1个一组成)

师:对,如果这两个红珠一定要表示出11呢?

生:那就必须一个表示“1个十”,一个表示“1个一”了

师:想想看,(举起其中一个珠子)怎么才能让它表示“1个十”,(再举起另一珠子)让它表示“1个一”?

生:我们能不能给其中一个红珠标上“十”,另一个红珠标上“一”?

(出示计数器)瞧,这叫计数器,是数学家发明的,刚才同学们想的已经非常接近了,咱们为他先点赞!看看,计数器上表示“1个一”的叫什么位(个位),表示“1个十”的叫什么位(十位)?现在你们能用这两颗磁珠在计数器上表示11了吗?最后形成(如图5)的板书。

图5

“位值制”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是特别抽象,也很容易混淆的。课堂中用逼的方法,让儿童不断开动脑筋思考。从刚开始的一块大石头、一块小石头或一捆小棒、一根小棒虽都能表示11,但它们都是属于不同物化方式来表示11。而用两颗完全一样的珠子来表示11,就必须是借助珠子不同的位置(即数位),帮助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又让学生明白了这两个珠子必须分别对应表示表示一个 “十”和一个“一”形成“大小感”,此时“位次感”与“大小感”就整合起来了,最终形成了一种关于“位值”的感觉。[1]因此这一环节的辨析,使得前面儿童动手操作小棒、石头的计数活动、计数器模型的图像表象、语言交流和符号化的数之间建立起联系,很好地让儿童感受到数位的源起,深刻理解“位值制”,从而体验到十进制的度量意识。

计数单位、数位、进率,对一年的儿童来是说,是那么的抽象,那么的难理解。但是只要教师“深耕细作”,把“计数单位”种子深植于土壤之中,给予它丰富的养分,花心思去培育它,夯实种子的生长力。丰富的材料和有挑战性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十进位值制”,建立“数位”的概念。巧妙地从度量角度帮助学生刻画“计数单位”的核心本质,精心培育了学生关于“数的度量”的意识,这个过程具有内在联系,而这些联系的延续性将视为生命的过程。

猜你喜欢

数位小棒度量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迷向表示分为6个不可约直和的旗流形上不变爱因斯坦度量
相同数位相加减
一起数小棒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巧移小棒
对齐数位 看前顾后
地质异常的奇异性度量与隐伏源致矿异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