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2022-06-21刘宸溪
刘宸溪
(朝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朝阳 122000)
阑尾又称蚓突,是一个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介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根部相连盲肠后内侧壁,远端会有游离、闭锁的情况,不同的人体其活动区域也会有所区别,容易被系膜干预,伸展到腹腔的任意位置[1-2]。急性阑尾炎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急腹症,据临床数据表明,近年来全国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时间越来越短,若不采取及时的救治方法,易加重病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引起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包括阑尾腔感染细菌,阑尾管腔出现梗阻,血供发生障碍等,典型症状是有局限性麦氏点压痛,全身发热,出现腹胀,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等[3]。一般情况采用常规检查,可以确诊疾病;然而,一些患者缺少特异性表征,极易与回盲部炎症、尿路结石、妇科疾病、急性胆囊炎等疾病相混淆,加大诊断难度,甚至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有研究认为,发生急性阑尾炎同遗传、便秘、饮食等因素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临床结合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配合实验室检查以诊断疾病,会加大发生误诊概率[4-5]。据调查统计,大概20%的患者因误诊而被切除阑尾[6]。所以,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临床中,多采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虽准确率较高,但检查时间长,现阶段,多层螺旋CT逐渐应用于外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准确率高。为此,本文将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48例患者入院12 h接受螺旋CT诊断。②急性阑尾炎患者年龄在14岁以上。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有明确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3]。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46.32±3.83)岁;发病时间4~63 h,平均(17.96±3.75)h。入院时,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疼痛伴脐周转移性疼痛、轻微发热,且经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本研究获得朝阳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为患者进行扫描诊断前,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仰卧体位,注意不要服用比对剂[4]。将多层螺旋CT扫描机参数设置为:120 kV的电压,250 mA的电流,1.0625的螺间距,5 mm厚的扫描层;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叮嘱患者屏气,保证长达8 s的扫描时间,诊断医师一般取患者腹窗和低窗技术,设置30~40 Hu的窗位,350~400 Hu窗宽;最后把扫描出的影像资料上传至工作站,从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后进行处理,医师从多维度和多方位仔细观察患者的病灶,得出诊断结果,并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分析[5-6]。
1.3 观察指标 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和临床病理诊断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正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①诊断准确性:又称符合率,指实际患病者占患病者总数的比例。②诊断敏感性:又称真阳性率,指实际患病者经诊断试验为患病的比例,比值越大越好。③诊断特异性:又称真阴性率,指实际未患病者经诊断试验为无病的比例,比值越大越好[7-8]。比较48例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包括: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9]。
2 结果
2.1 比较48例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 经多层螺旋CT诊断,6例(12.50%)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50.00%)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12例(25.00%)坏疽性阑尾炎以及6例(12.50%)化脓性阑尾炎;临床病理诊断,8例(16.6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1例(43.75%)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13例(27.08%)坏疽性阑尾炎以及6例(12.50%)化脓性阑尾炎。见表1。
表1 48例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比较[n(%)]
2.2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 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97.92%(47/48),敏感性100.00%(48/48),特异性100.00%(48/48)。
3 讨 论
阑尾是指盲肠下端后部内侧壁位置相连的一段盲管,很容易产生炎症或被堵塞,当众多细菌相混引发感染,或产生严重堵塞后诱发急性阑尾炎[7]。急性阑尾炎是十分多见的一种急腹症,依据病理种类,急性阑尾炎被分成以下种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8-10]。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征是出现恶心、呕吐,右下腹出现疼痛,如果不能及时施予有效治疗,就会诱发严重并发症,即: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腹腔脓肿等。引发急性阑尾炎的因素是阑尾腔发生梗阻,而引起阑尾腔梗阻的重要原因就是阑尾粪石症;引发阑尾粪石症的原因是患者阑尾腔中的粪便、分泌物与细菌等凝聚转变成粪石,而粪石嵌顿于阑尾的狭窄位置所致[11-13]。临床研究指出,对于阑尾粪石症引起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如果无法及时救治,就会出现阑尾腔积液,并且阑尾周围组织发生炎性病变,严重可引起肠穿孔,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4]。
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中最为常见得急腹症,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呕吐以及恶心等,患者疼痛剧烈,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大大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近些年来,伴随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技术被普遍应用于临床诊断各种疾病,提供有效参考用于后续治疗。超声检查的特点是无创,可以反复使用,动态观察,有较高的诊断精准度,能够结合人体不同组织产生的声阻抗差异成像,再分析血流动力学判定患者有无出现炎症[15-16]。尽管此种检查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但是有许多因素会干扰检查,如腹部脂肪、肠道气体、患者本身等,也会时常发生误诊或漏诊。伴随影像学技术不断更新,多层螺旋CT被临床普遍应用。多层螺旋CT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能够一次性呈现取得的有关各层面图像数据信息,此检查方法依托密度不同组织吸收衰减X线存在差异,有着较高的密度分辨率[17-18]。临床医师仅仅全面扫描视野区域内的器官,就可准确判定患者病情,所以,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非典型症状,有极高的应用价值[19-20]。
现阶段,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多选用多层螺旋CT检查急性阑尾炎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势,准确性和检出率高,这意味着大大缩减了医患双方的等待时间,也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且在诊断期间,患者未服用任何药物,避免了药物对患者机体的损伤,显著提升了检查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实际检查期间,只要求患者屏息1次,便可检查患者的整个胃部区域[21-22]。相对于常规的超声检查和钡餐检查,大大缩减了检查时间,且多层螺旋CT检查可进一步诊断非典型的急性阑尾炎,针对阑尾症状不显著或是特殊情况,有效避免误诊现象[23]。同时,在诊断期间可观察和诊断阑尾蜂窝组织中存在的脓肿和肿瘤,借此为临床医师制订科学的手术方案提供客观性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4]。临床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有助于直观评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便于医师及时安排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大大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25]。
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急性阑尾炎患者,其影像学特点是:阑尾出现水肿且变粗,外壁变厚,产生密度不同的同心圆状分层结构,并且外缘密度接近四周肌肉组织密度;阑尾四周炎症处发生模糊的脂肪间隙,回盲肠管浆膜层出现渗液,或产生蜂窝组织炎,有气泡或脓肿围绕在管腔外围,存在条带形状阴影,管腔中积液明显增大;上述这些影像学的特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参考[26-27]。另外,如果在检查当中,发现存在阑尾结石,就表示阑尾结石是引起阑尾炎的重要原因,以下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补充性参考指标:发现明显的折痕出现在阑尾四周的盲肠、小肠或乙状结肠肠壁的位置,四周产生条纹形状的脂肪组织,阑尾四周出现脓肿,或产生蜂窝组织炎,或软组织密度病灶出现在盆腔中或阑尾四周,同时四周存在环形强化[28-29]。
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时,仅需16 s就可以扫描整个腹部,几乎没有呼吸伪影,与此同时,使用重建技术可以仔细探查病变阑尾与四周细小解剖结构,同时拥有各向同性分辨力,在取得常规断面图像信息后,能够更充分、更全面观察到阑尾内部结构状况,通过不同角度旋转,取得更加直观、立体、清晰的内部图像,进而提供可靠参考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30-31]。另外,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基本不会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腹部脂肪、肠道气体,患者只要平躺,全身放松,就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清晰的图像,观察阑尾管腔形状、脓肿、腹部包块与病变的状况[32]。
本文研究发现,经多层螺旋C T 诊断,6 例(12.50%)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50.00%)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12例(25.00%)坏疽性阑尾炎以及6例(12.50%)化脓性阑尾炎;临床病理诊断,8例(16.6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1例(43.75%)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13例(27.08%)坏疽性阑尾炎以及6例(12.50%)化脓性阑尾炎;经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97.92%(47/48),敏感性100.00%(48/48),特异性100.00%(48/48),和周美云等[3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高,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诊断结果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该疾病的参考性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高,图像清晰、分辨率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高,明显提升了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医师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性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