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血管鞘的改良技术在儿童PICC置管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2022-06-21李延芳曹英娟李玉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6期
关键词:穿刺针导丝插管

李延芳 张 红 张 冰 曹英娟 李 雪 李玉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山东 济南 250012)

化疗是目前儿童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治疗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1]。大多数化疗药物是通过静脉输注的。外周浅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极易出现药物外渗、血管脆性增加及血管壁硬化、狭窄等问题,因此,可靠、安全、有效和长期的留置中心静脉输注方法非常重要。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化疗药物的输注[2],PICC导管插入方法已从传统的盲穿逐渐发展为结合影像学技术进行穿刺。改良的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是在血管超声引导下实施的一项常用的PICC置管技术[3],该技术可以准确定位穿刺静脉位置,评估静脉穿刺情况,避免多次穿刺的发生。但是,传统的MST需要使用刀片切开皮肤,会导致血管断裂和组织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及感染的发生,特别是针对儿童[4]。目前成人PICC中应用了新的改良送鞘方法。改良送鞘方法使用改良塞丁格组件的导管鞘的扩张器进行扩皮,扩张器的前端细小、尖锐、光滑、有一定韧度,且和导管鞘之间存在距离,由导丝作为向导,进入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建立了一个细小的隧道,利用皮肤弹性暂时扩张穿刺点,达到扩皮效果后退出隧道,在穿刺点周围皮肤扩张回弹之前,将扩张器与导管鞘组件通过这个扩张后的“隧道”进入血管,使穿刺口与导管紧紧包绕,从而减少局部渗血渗液及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5]。我们首次在儿童中应用了这种改良送血管鞘技术,现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的评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初次行PICC置管的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共496例。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塞丁格技术送血管鞘的PICC置管儿童患者227例,试验组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改良的送血管鞘的PICC置管儿童患者269例,纳入计划接受PICC导管插入术的1个月~14岁的患儿。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20×109/L、体温≥37.5 ℃、父母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参与本研究者均已签署PICC操作前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获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研究工具 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BRAUN 14G穿刺针套件、管超声引导仪等。改良血管鞘组件由PICC插管鞘和14G穿刺针套管组成,见图1。

图1 改良的血管鞘组件

1.3 方法

1.3.1 PICC操作者 本研究的两组PICC操作者相同,共2名,均已接受正式的PICC置管技术培训并获得了PICC置管资质证书。

1.3.2 置入步骤 ①塞丁格技术送鞘方法:首先充分显露穿刺部位并进行常规消毒,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入目标血管,将导丝沿着穿刺针插入血管,在体外保留15 cm的导丝,拔出穿刺针,保留导丝在原位置,穿刺点周围给予2%利多卡因0.1~0.2 mL皮内注射后,扩皮刀沿导引导丝上方做皮肤切开,沿导引导丝送入微插管器,手持微插管器距尖端1/3~1/2处,将其沿着血管走形方向边旋转边向前推进,插管鞘至少2/3进入血管内,拧开扩张器上的锁扣,分离扩张器和插管鞘,同时将扩张器和导丝一起撤出,检查导丝的完整性,左手按压插管鞘末端处上方的静脉止血,大拇指置于插管鞘开口处,将导管自插管鞘内缓慢、短距离、匀速置入,导管进入约10 cm时,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手臂,并低头使下颌贴近肩部,沿插管鞘继续置入PICC导管至预置入长度后,从血管内撤出插管鞘,置管完毕后,用32层2 cm×3 cm的无菌纱布压紧穿刺点,并用透明敷贴固定,24 h后换药,并对患儿予以常规PICC置管护理。②改良的血管鞘置入方法:首先充分显露穿刺部位并进行常规消毒,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入目标血管,将导丝沿着穿刺针插入血管,在体外保留15 cm的导丝,拔出穿刺针,保留导丝在原位置,沿导丝套入改良的血管鞘组件,用一只手绷紧穿刺部位周围的皮肤,并用另一只手将血管鞘插入血管,再将导丝和扩张器拔出。PICC导管通过插管鞘缓慢推进到上腔静脉,最后拔出插管鞘。置管完毕后,用32层2×3 cm的无菌纱布压紧穿刺点,并用透明敷贴固定,24 h后换药,并对患儿予以常规PICC置管护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改良血管鞘的置入成功率、置入过程所需时间、置入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根据Wong-Baker面部疼痛等级评定表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2分为有点痛,4分为轻微疼痛,6分为疼痛明显,8分为疼痛严重,10分为疼痛剧烈[6-7])、局部即刻出血量以及放置导管后24 h的出血量(少量出血为纱布浸润面积<1/2,中等出血量为纱布浸润面积≥1/2或<1层,大量出血为出血量浸润>1层纱布[8],无菌纱布规格:8 cm×10 cm)、置管后7 d内的维护次数以及导管尖端位置(基于PICC插入后的胸部X射线)。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先进行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 两组在置管位置、导管直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外周血管位置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n(%)]

2.2 两组患儿塞丁格技术与改良血管鞘插置入相关观察指标对比 在269例置管患儿中,改良血管鞘插管置入的总成功率为100.00%,单次置入成功率为97.77%,置入过程所需时间为(15.35±0.11)s,7 d的平均维护次数为(1.03±0.01)次,这表明大多数患者在7天中只需要进行一次维护。导管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中下第三处,即根据胸部X线片的T5~T7节段。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塞丁格技术与改良血管鞘插置入相关观察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儿改良血管鞘置入过程的出血情况对比 评估改良血管鞘置入过程中的出血量,试验组发现97.77%的儿童没有即刻出血,2.23%的儿童有少量出血。放置导管后24 h,有2.6%的儿童有少量出血。无论是即刻出血还是置管后24 h,患儿均未出现中度或重度出血。而对照组即刻出血量较大。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塞丁格技术与改良血管鞘置入的出血情况对比[n(%)]

2.4 两组患儿改良血管鞘置入过程中疼痛情况对比 我们使用Wong-Baker面部疼痛等级量表来评估改良血管鞘置入过程中的患儿的疼痛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3岁以上儿童的疼痛较轻,表明与PICC插入相关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改良血管鞘置入过程中疼痛评分对比()

表4 两组患儿改良血管鞘置入过程中疼痛评分对比()

3 讨 论

中国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每年以2.8%的速度在增长,与恶性肿瘤相关的死亡在儿童总死亡人数中排名第2位[9]。患有恶性肿瘤的儿童需要长期静脉化疗,而反复浅静脉穿刺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患儿疼痛。为了避免上述情况,PICC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儿童治疗[10]。PICC是通过外周静脉置入的深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具有留置时间长和易于操作的优点,现已被广泛用于肿瘤化疗[11]。PICC导管置入操作分为3个步骤:穿刺周围静脉,插入鞘管以及将导管推进到上腔静脉[12]。本研究中的外周静脉穿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操作员可以清楚地找到穿刺位置,动态观察血管充盈,及时识别血管畸形。与传统的盲穿相比,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

如何成功放置血管鞘是将化疗药物输送到上腔静脉的重要前提。传统的鞘管输送方法需要局部麻醉,然后使用刀片切开静脉穿刺部位皮肤,手术时间长且疼痛剧烈,年龄小的患儿可能因无法配合而导致置管失败[13]。成人PICC送鞘中是将14G穿刺针套管和PICC套件中的扩张器组合成一个改良的血管鞘组件,该组件可以在导丝的引导下顺利置入外周血管,有效降低置管后渗血渗液的发生及PICC导管的局部感染,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将这种改良技术首次应用到儿童PICC中,我们发现研究入组的269个病例中,改良送血管鞘置入的成功率为100.00%,单次置入的成功率为97.77%,成功率明显提高。本研究中所用的14G穿刺针套管的内径与PICC导管的外径相同,所以插入过程非常顺畅,导管输送过程中没有阻力,保证了送管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中,因为这种置入方法无须局部麻醉和皮肤切开,改良的血管鞘置入时间较前明显缩短,同时麻醉引起的局部皮肤过敏的风险也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我们使用Wong-Baker面部疼痛等级量表来评估送鞘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结果发现,因为无须皮肤切开,年长儿童的疼痛程度多为轻微疼痛,较前明显降低,这也符合我们改良的预期。而3岁以下儿童疼痛改善不明显,可能是由于穿刺过程父母无法陪伴,年幼儿童脱离父母后恐惧造成。总的来说,我们改良的送血管鞘方法显著缩短了穿刺时间,减少了置管过程的疼痛,增加了儿童及其家长的依从性。

穿刺点出血是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14]。长时间的出血可能会导致穿刺部位肿胀、感染及增加静脉炎的风险,严重出血病例可能需要拔除导管,不利于患者的治疗[15]。在本研究中,97.77%的患儿在改良的血管鞘置入后没有局部出血现象,只有少数儿童表现为少量出血。97.40%的患儿在置入导管后24 h没有活动性出血,表明我们这种改良的血管鞘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穿刺部位的出血。究其原因是,改良的血管鞘刺入皮肤是基于钝性皮肤扩张的原理,不会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依赖于皮肤的自身弹性,在撤出血管鞘后,皮肤将自主收缩,这将大大减少了皮肤的损伤。传统的鞘管置入方法使用刀片切开扩大皮肤,这属于一种机械损伤,会导致血管断裂并切断大多数弹性纤维,使皮肤失去弹性回缩功能,从而延长了切口的愈合时间,增加渗出液和出血的量,并增加了感染的风险[16-17]。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在导管插入7 d内仅需进行一次维护,这是因为改良的血管鞘技术可保留原始的皮下组织,包括血管、结缔组织、皮下脂肪、毛囊、皮脂腺和神经,有助于切口愈合,减少置管后期的维护次数,有助于减少医疗费用以及增加患者依从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儿童患者引入了一种改良的PICC血管鞘置入技术,这项技术可避免局部麻醉和皮肤切开,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显著减少穿刺时间,减轻患儿的疼痛,减少了穿刺部位的出血量及维护次数,提高儿童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在儿童PICC导管插入术中安全可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穿刺针导丝插管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超声内镜引导下近端胰管穿刺反向引导支架植入成功1例
用Guidezilla 延长导管与后扩张球囊联合取出冠状动脉嵌顿导丝1 例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绕行钙化斑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开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 例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