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在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21赖丽琨李岚清

微创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肌纤维盆底

赖丽琨 张 静 李岚清

(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广西南宁市 530021)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1]。受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影响,加之既往分娩时导致盆腔支持结构损伤和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绝经后妇女更易出现POP[2-3]。研究表明,约20%的绝经后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POP,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4]。盆底磁刺激是通过利用强大的脉冲磁场,刺激盆底神经而发挥治疗作用。磁脉冲穿透力强,能达到组织深部,进入会阴周围并启动盆腔神经脉冲,引起盆底肌肉收缩,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盆底康复[5-6]。电刺激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盆底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增强或者重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肌肉收缩,配合生物反馈将人体复杂的生物信号通过仪器的处理,转换为患者可视可听信号,让患者体会正确的收缩方式,使POP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7-8]。本研究探讨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POP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00例绝经后POP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2020年版《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版)》的诊断标准[9],患者POP-Q 分度为Ⅰ、Ⅱ、Ⅲ、Ⅳ度;(2)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与本病相关的中西药物治疗;(3)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急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或阴道出血者;(2)有盆腔手术史者;(3)处于癫痫发作期的患者;(4)恶性肿瘤患者;(5)体内有植入性金属或电子仪器者;(6)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肺脑肾疾病或其他慢性病史的患者;(7)伴有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49.24±5.15)岁,BMI(25.80±1.54)kg/m2,分娩次数(1.48±0.61)次,POP-Q分度Ⅰ度28例、Ⅱ度18例、Ⅲ度3例、Ⅳ度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0.26±5.42)岁,BMI(25.08±3.38)kg/m2,分娩次数(1.38±0.57)次,POP-Q分度Ⅰ度29例、Ⅱ度16例、Ⅲ度4例、Ⅳ度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干预前组建干预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制订盆底磁刺激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共治疗15次,总疗程3个月。

1.2.1 研究组 (1)采用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第一阶段(第1~5次)的治疗为单纯的盆底磁刺激治疗,第二阶段(第6~15次)为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磁刺激采用武汉市麦澜德MS080盆底磁刺激治疗仪治疗。治疗开始前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嘱其排尿、排便后坐在治疗仪的座椅上, 开启治疗系统选择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方案,调节治疗频率为10 Hz和50 Hz交替进行,刺激时间为4 s,间歇时间5 s,治疗时间20 min,刺激部位为会阴部。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的盆底肌收缩感适当调整位置或调节刺激强度。(2)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采用中国欧亚迪斯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8,在盆底磁刺激治疗30 min后进行。嘱患者取仰卧位,采用75%的医用酒精将治疗电极片进行常规消毒后贴于患者身体的表面,在阴道探头表面涂抹导电膏后缓慢将其置入患者阴道内,先进行电刺激,激活全身血液循环,治疗时间为10 min,调节治疗初始频率为 2 Hz,脉宽2~3 μs,电流强度以患者盆底肌肉能感应为宜。随后进行生物电反馈,治疗时间为20 min,调节治疗初始频率为30 Hz,脉宽500 μs,调节电流强度至患者盆底肌肉能接受为宜,嘱患者根据模拟图形做收缩、放松阴道动作,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腹式呼吸、收紧和放松肛门及会阴部,以更好地收缩放松盆底肌。

1.2.2 对照组 仅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治疗方法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通过PENIX U4(广州杉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对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测,记录患者早期盆底肌的肌肉电信号、腹部压力情况,以及Ⅰ、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和疲劳度。肌力按国际通用的盆底肌力分级法[10]将盆底肌力分为0~Ⅴ级,共6个级别,分别记录为0~5分,肌力评分>3分为正常。疲劳度0为正常,负值为异常。(2)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评价标准[9]:POP-Q分度降为0度为治愈,盆腔器官分度下降Ⅰ度及以上为显效,盆腔器官下降分度无变化或提升Ⅰ度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重复测量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盆底肌肉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1肌电max、A2腹压max、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Ⅰ类肌纤维肌力评分、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1肌电max、A2腹压max、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Ⅰ类肌纤维肌力评分、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强/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A1肌电max、A2腹压max、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Ⅰ类肌纤维肌力评分、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强/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肉相关指标的比较 [M(P25,P75)]

续表1

2.2 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5,P=0.03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POP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达30%~50%,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负担[11]。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和固有层的平滑肌萎缩,血流灌注减少,导致阴道黏膜脆薄,同时胶原纤维及蛋白的流失对维持子宫正常结构位置的韧带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削弱了盆底肌肉的支持力量,进一步加重了盆底功能障碍,因此绝经女性人群中症状性POP发生率更高,达15%[12-13]。

女性盆底肌根据肌肉收缩能力,可分为慢肌肌群和快肌肌群,慢肌主要为支撑盆腔脏器的深层盆底肌肉,快肌主要为调节排尿排便过程的浅层盆底肌肉[14]。Ⅰ类肌纤维主要分布在女性的深层盆底肌肉群,在24 h内持续保持收缩状态,以维持盆底正常的肌肉功能;Ⅱ类肌纤维主要分布在女性的浅层盆底肌肉群,通过收缩辅助Ⅰ类肌纤维保持正常的盆底肌肉功能。当盆底肌纤维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下降,肌纤维每秒收缩的次数减少,导致盆底肌组织灌注不充分,加速能量耗尽及代谢物堆积,以上情况均会导致盆底肌纤维出现疲劳度异常,而疲劳度异常会影响患者盆底肌肉收缩和排泄功能。另外,通过肌电值可判断患者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状态,肌电值过低会影响患者的肌肉功能[15]。

盆底磁刺激、电刺激生物反馈是治疗POP的常用方法,其中盆底磁刺激是通过利用强大的脉冲磁场刺激盆底神经,致使神经轴突释放乙酰胆碱,导致钠钾泵被激活,运动神经开始去极化,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引起肌肉收缩,而这种神经去极化引起肌肉活动的反复激活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改变盆底肌群的活动[16],是一种非侵入、安全性高的干预方式。电刺激生物反馈通过广泛刺激患者的交感兴奋神经以及受损的肌肉神经组织,经过仪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患者可感知的生理信号,对神经肌肉施加刺激作用的同时,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进而获取循环往复的运动模式信息,使兴奋痕迹产生于皮层,从而促进运动功能逐渐恢复[17-18]。研究显示,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康复疗法可更大限度地影响患者盆底神经肌肉组织的代谢和电活动,进而更好地促进盆底支持组织修复,对改善盆底肌肌力和疲劳效果的作用更显著[19]。

本研究将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用于治疗绝经后POP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肌电值、肌力、腹压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POP效果更显著。这是因为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是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可激活盆底血液循环,提高盆底肌肉的肌力值,降低腹压,缓解患者的盆底肌肉疲劳,改善绝经后POP症状。

综上所述,磁刺激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可有效改善绝经后POP患者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支持组织修复,且其具有无创、使用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肌纤维盆底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microRNA-139对小鼠失神经肌肉萎缩中肌纤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