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思,火眼识“坑”
2022-06-21文/喻洋
文/喻 洋
同学们在解决多解题时被“坑”过吗?多解题虽然“陷阱重重”,却时常有一些“提示线索”,答案就暗藏其中。我们只有认真审题、深思熟虑,方可理清“线索”,避免“入坑”。下面结合3 个案例,老师将谈谈解题过程中如何审慎思考、避免“入坑”。
一、分布区域清楚吗?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的上方有一点P,向左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该点到x轴的距离为7、到y轴的距离为8,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_。
【错解】点P坐标为(10,7)。
【火眼识“坑”】点P与y轴的位置关系并没有被提及,所以点P与y轴的位置关系暂不清楚,需要分类讨论,答案也就不唯一。
【正确解答】因为点P平移后到y轴的距离为8,所以平移后的横坐标为8或-8。又因为点P在水平方向上向左平移了两个单位长度,所以平移前的横坐标为10 或-6。点P的纵坐标因为受条件“x轴的上方”约束只能是6,所以本题有两解(10,6)和(-6,6)。
二、对应关系明确吗?
例2如图1,点A坐标为(-2,2),点B坐标为(2,0),点C坐标为(4,2),点D坐标为(2,-2)。若线段AB和线段CD间存在某种变换关系,即其中一条线段绕某点旋转一个角度后可以得到另一条线段,则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
图1
【错解】连接AC、BD,作AC、B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1,-1),点M即为所求。
【火眼识“坑”】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可知,旋转中心应该在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其中“对应”二字尤其值得关注,但本题并未指明对应关系,故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正确解答】如图2,当点A的对应点为点C时,已求;当点A的对应点为点D时,连接AD、BC,作AD、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2,2),点M′即为旋转中心。综上,旋转中心为(1,-1)或(2,2)。
图2
三、运动位置确定吗?
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0,n)是y轴上一点。把△ABC沿直线AC折叠,使得点B翻折后的对应点B′刚好落在x轴上,求点C的坐标。
【错解】如图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5,再根据折叠的性质有BC=B′C=4-n,AB=AB′=5,则OB′=5-3=2。在Rt△B′CO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n2+22=(4-n)2,可以解得,所以点C的坐标为
图3
【火眼识“坑”】动点C作为y轴上一点,既可以位于y轴的正半轴,也可以在y轴的负半轴,而错解只研究了其中一种情况。
【正确解答】若点C在y轴的正半轴,已求;若点C在y轴的负半轴,如图4,根据翻折的性质,有AB′=AB=5,则OB′=8,又CB′=CB=4-n,所以,在Rt△OCB′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解得n=-6,即点C坐标为(0,-6)。故答案为或(0,-6)。
图4
有时候,问题的“线索”隐藏得巧妙,“坑”也挖得很深,但如果我们平时养成思维严谨、考虑全面的良好习惯,审慎思考,火眼识“坑”,多留意对应关系,多关注“模糊地带”,多观察运动范围,不仅会避免“入坑”,而且还会“填坑铺路”,铺就一条数学的阳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