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是一条弯弯的山路 “一文一书、一文多书”学习初探

2022-06-21兰祥铭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9期

兰祥铭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以上。”杜甫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者余秋雨也指出:“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可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一文一书   一文多书

日本大教育家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一书中写:“教师是‘教的专家’,同时也必须是‘学’的专家,在知识高度化、复合化、流动化的知识社会更应如此。对小学生来说,要看那么多的教辅书籍、课外书籍中,达到一定的量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有困难的,看那么多的课外书哪些才是真干货哪,又有效呢。所以,如果在现在执教每个单元的过程中,都能引导学生读至少一本新书,那么学生的阅读就会使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有所丰富。

一、师生共读,提高课堂深度

我一直相信:所有的课文最起码有一本书与其匹配。要想让学生读,老师必须带头阅读,老师读了,才能给学生精准找到这一本又一本书,师生共读了,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有深度、有宽度。而以这样的思维教每篇课文,多读多写才能真正落实。

我知道,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很难。但再难的事,只要想做,只要想在自己的课堂里试,就不一样。比如以前教《猎人海力布》时,教师先读了黄蓓佳的《猎人海力布》,再研读一下日本安徒生插图奖获得者赤羽末吉、大塚勇三共同改创的《猎人海力布》,课堂就不会纠缠在那“创造性复述”的训练上了。有时候学生读了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后,上课的时候他们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似乎师生之间形成默契,不由自主会达成课程目标。

再比如教《少年闰土》,如果能真把《故乡》看了,能把日本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郞在北大的演讲读了,相信你会用《故乡》的结尾来教《少年闰土》的。你的《少年闰土》肯定会突破当下的教学范式。

再比如,教《刷子李》,全班同学一起把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全本》读完,在上与之相关的课文时,学生饶有兴趣,滔滔不绝,其文章写作,特别是写人要抓住特点,效果肯定超过那两三篇课文的学习。

再比如,教《汤姆 索亚历险记》,让学生把马克吐温的姊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也读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哈克贝利·费恩。在阅读中,感受到两个少年的聪明、善良、勇敢,感悟到马克吐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旧美国社会的现状。

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四季之美》,教完《四季之美》,让学生把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买了,全班同学一起读,读着读着,同学们就会明白清少纳言在日本的地位,就知道她是日本三大才女之一,知道她是日本随笔、散文之祖,知道身边事物都可以入文。这本书能帮助学生爱上写日记,写随笔性的日记。

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老课文《落花生》,教此课如果把许地山的《落花生》这本书读了,把他的《萤灯》读了,把他女儿许燕吉写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看完了,再把文卿写的《落花生:少年许地山》看了,那《落花生》的课文才能真正成为名篇,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否则很难很难!

二、师生共读,提高增量阅读

什么是好的单元教学,什么好的课文教学?

我的理解是,老师在教学之前如能做到,一个单元至少读一本书,一个单元能够读几本书,这个单元教学肯定是好的。教一篇课文至少读一本书,这样的课文教学,同样是好的。特别是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以一带多篇,有效地学以致用,还能腾挪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内的海量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单元整体教学让增量阅读成为可能,从而节约出大量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实,这也是不少国家通用的母语教育理念。当然,这一理念肯定与“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想法是相悖的。这段时间教语文,面对那一篇篇长课文,越发感觉“长文短教,难文浅教”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念。当然,老师的素养才是关键。不是短教和浅教的问题,而是把问题教透,至于孩子们能不能全部掌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思想,让孩子慢慢体味和反思。这就是老师们提高自身素养,教学相长。而一文一书,一文多书的简单思维真正走进了语文教学,深度学习才能走进来,老师才能教明白,学生才能学明白。

三、师生共读,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课内指导的阅读方法,要应用于课外阅读,有时,不能推荐一文一书,但可以做到同文阅读,我在学课文时同时采用“1+1”读书法,每一篇课文学习完后,孩子们都会用上学过的方法,自主自愿的去阅读拓展读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样也有效的完成了“一文一书”的阅读要求,让孩子們在课文中悟法,在拓展读本中练习。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元集中增量,在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后集中用1—2课时的时间,设计好指导方式,采用多种形式读,如默读、泛读、诵读、齐读、赏读等,集中阅读与单元内容相关联的篇目,让学生了解作品原貌,时代背景,阅读与单元主题配套的一些小故事,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桥》这篇小小说,在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写法后,引导学生阅读《在柏林》《雪夜》,进一步感受微型小说设置悬念,结局意外的魅力。这样坚持下去,孩子们的读书量加大了,读书方法的运用也更熟练了。因此学生每天都乐意读课外读物,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请先从这方面着手做起吧!”日本小学课文,一个学期学4-6篇课文,也就是说一篇课文与我们的一个单元相似。有人说,一个学期学4-6篇课文,才读4-6本书,不比我们多呀?佐藤学所言是至少一本新书。其实还有旧书(经典的书)也要有。也就是说,他们的一篇课文之学,要读好多本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