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景教学的几种方法

2022-06-21李明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李明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展开。通过一学年的实践,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创造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一、借助现实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问题意识。如,《方程与等式》这一内容,由于对天平的熟悉,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问题,由此引入课题,并抓住契机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跟小组的同学说说看。”在此,学生带着以有的生活经验,自己去观察、发现,带着疑问,自己去体验、探究、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帮助,使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教学,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问题意识,进而喜欢数学,激发他们积极探索,从而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借助趣味性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教“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通过演示创设如下情境,在一片草地上一根绳子把一只羊栓在木桩上,羊在咩咩地吃草,学生感到很新奇,兴趣一下子就给调动起来,教师乘机引导学生:“看着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积极思考纷纷提出问题:羊最多能走多远?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羊能吃到多少草?是什么形状?等等。学生从观察到的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提出现实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动机,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后去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借助實践操作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诱发学生问题意识的载体。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努力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借助学生自身的活动来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首先把学生分为两组,计算1/2,2/4,3/6这三组算式,并预设: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再请学生进行验证后交流。这一过程我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一连串的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诱”使学生觉察问题。这时候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要求展示自己的认识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比较,得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学生自己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得到的。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学习的全过程。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情趣,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