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价值、原则与特征
2022-06-21罗伟青
罗伟青
【摘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活动的指挥棒,课堂评价指挥棒指挥着课堂活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以课堂作为落实课程建设的关键阵地,课堂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抓手。因此,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挖掘其课堂评价的价值、明确其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凝练其课堂评价的特征,并以课堂评价为导向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对实现思想政治课育人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课堂评价;思想政治;价值;原则;特征
什么是评价?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具有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课堂评价的场域是课堂,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既有教师“教”、又有学生“学”的活动,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需要制定课堂评价标准来实施评价。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都具有学科育人的功能,实施课堂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手段。相对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对促进思想政治学科育人和课堂教学的改进具有重要价值,有其评价的原则,并因学科性质的特殊性而呈现出其特征。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的价值
厘清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查阅《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可知,政治正确、价值引领、素养培育、社会实践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要义。因此,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应侧重于考察其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中心,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实施;二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这种课堂评价活动往往表现为评价内容“过于笼统”、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结果“教评分离”。新课标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的课程性质,明确了该学科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这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评价应在“思”“政”“行”上下功夫,即思想政治课应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教师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为学赋能,为教增值。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的原则
一是价值引领原则。实施课堂评价之前首先要弄清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评价的目的是引领、指导、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正确之处激发潜能,在错误之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是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应注重价值观的引领。为实现价值引领,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引导高中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课堂评价过程中,并基于反馈纠错的思维框架,运用以“评”纠错、以“评”引导的策略,带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科学确定选考学科、规划生涯蓝图,确立人生奋斗之目标。
二是学生中心原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自从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来,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师们的基本共识。新课标提出要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并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这就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评价原则,课堂评价的重心应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改变原来课堂评价的内容,要求不仅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学”的过程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三是情境真实原则。为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高中思政课需要创设教學情境,该情境应是真实的,而非脱离生活的。在此情境下,学生可以基于学科逻辑、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学科问题,完成学科任务。这里所讲的情境除教学环节要设置真实情境外,更是基于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真实情境。尽管不同课堂教学其情境各有不同,但课堂评价不能脱离真实的教学情境而存在。尽管不同的学科、教师和学习者存在差异性,其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是非规范统一的。因此,评价者不应局限于用所谓的“客观评价标准”进行规范性的评价,而应当重视课堂教学实践的情境化特征,尊重师生在真实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主体性和互动性,关注真实性的课堂教学情境并依据符合该情境特征的评价标准,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方法,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效果进行深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去情境化”的课堂评价,以彰显“评价促进师生发展”的内在教学价值。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的特征
一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具有特殊性。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这一论述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的文化学科,既有知识性,更要有政治性和思想性。高中阶段要抛开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的论调,“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不是简单地看学生会做多少题目、考试能考多少分,还要审视学习的过程,重视过程性评价,观察分辨学生是否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突出实践性。思政课教学不能满足于理论的“灌输”,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构建活动化、生活化的学科课程,注重实践性,提高参与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涵盖范围广泛,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逻辑等内容均包含其中,教学内容的学理性、抽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思政教师既要进行学理分析,也要基于学生认知能力把教学内容由抽象转为具体、由复杂转为简单。课堂评价的导向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学习,包括自觉在课前自主探究、收集资料,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主动进行课后延伸等等。客观讲,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的实践性是基于学科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表现,就是要引导学生呈现开展课前准备、课堂探究、课后参与的教育场景和教师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生动画面。
三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强调综合性。高中阶段我们无法绕开高考,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无疑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结果评价一直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方式。《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普通高中主要是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突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而言,政治认同、价值引领、素养培育是其目标追求,“唯分数”和“唯升学”应该抛弃,思想政治课堂评价应从单一性评价转向整体性评价。既要看到教师育人功能的体现与达成,也要看到学生主体发展功能的体现与达成。为下实现这一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应融合“四个评价”,改变“唯升学论”和“分数决定论”,既要“育分”,更要“育人”。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18YQJK34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美兰.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素养化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4):30-34.
[2]李文秀.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政治认同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 人民日报,2020(10):14.
[4]梁德友.论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评价原则建构的三个维度[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35-38.
[5]任长幸.邓恩铭家国情怀与中学思想政治课融入性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6):88-92.
[6]杨惠. 运用红色资源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7]陈亮.新时代学科评估现代化的要义指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10-13.
[8]许世红,耿丹青.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广东省为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1(5):25-33.3474C7BE-F1A4-4F47-A922-BC2102D7B2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