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化与量化考评方法探索与研究

2022-06-21阙清贤,罗如为,成运

计算机时代 2022年6期
关键词:量化管理混合式教学

阙清贤,罗如为,成运

摘  要: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使用线上“超星网络”理论学习平台和线下“教学考”实践操作平台,双平台全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对这些学习数据进行量化和可视化。采用线上线下全过程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线上课程完课率低、线下课程没事做的问题。

关键词: 过程化管理; 量化管理; 混合式教学; 考评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2)06-116-03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process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hybrid teaching

Que Qingxian, Luo Ruwei, Cheng Yun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Hunan 417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he online "Chaoxing Network" theoretical learning platform and the offline "Teaching and Test" practical operation platform are used to record students' learning data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these data are quantified and visualized.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online and offline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solved the problems of low completion rate of online courses, and nothing to do for offline courses.

Key words: process management;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hybird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很多课程开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课程教学视频等资源的开发,实现了教学过程可重现,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监督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过程化管理与全过程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管理模式,解决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痛点:①线上课程完课率低的问题;②线下课程没事做的问题;③学习兴趣的可持续性的问题。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1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过程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课程主要完成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线下课程主要完成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

1.1 线上课程的教学实施

随着我校超星网络学习平台的投入使用,大量的课程开始线上教学,课程资源主要包括PPT、微视频、动画、习题等。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从2018年开始尝试线上教学,主要以微视频方式开展教学,内容涵盖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办公软件应用、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新技术(如3D打印、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线上课程主要实现两个教学目标:基础理论的视频学习、各视频对应知识点的测试(单选题)。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周为单位发布学习任务与考核要求,并督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以周为学习周期,随时随地使用PC端或移动端完成线上课程的学习任务。

1.2 线下课程的教学实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线下教学主要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答疑为辅,教师的工作重心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学习效果监控等方面。实践操作主要通过自主研发的“教学考”平台FCRE(Folk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来实现。实践内容分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每一模块各设计有50个左右的操作案例,每个案例包含10个左右不完全相同的知识点。平台具有操作练习题的自动评阅功能(按步骤评分)、答卷查阅功能、单项练习成绩查阅功能、个人汇总成绩统计功能、学习预警功能(低分警示)等。学生通过学校局域网内的任意一台电脑登录到平台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查看历史练习记录、查询学习成绩汇总、查询个人排名(班级、全校二类排名);教师使用FCRE平台进行实践操作类知识点的讲解与操作演示、查看学生个人的操作练习单项记录和汇总成绩、班级全体学生的汇总成绩。

2 过程化教学管理

2.1 线上课程的过程化管理

线上课程的过程化管理主要解决线上课程完课率低的问题。每一门线上课程,均由大量的教学资源构成,其中微视频制作是老师投入时间与精力最多的部分,也是课程知识点最核心的部分[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三类不正常的学习行为,一类是采用“刷视频”的方式完成视频学习,获取课程学习积分;一类是采用期末集中突击的方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还有一类是课程学习期结束了,才发现有学生没有参与进来。究其原因,还是课程教学管理不够细致。为确保线上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完课率,我们采用分层管理、学习预警、落实到人三个环节加强线上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分层管理是指一个课程负责人联系教学团队的任课老师,任课老师联系几个班的学习委员或班长,学习委员或班长负责班级学生的线上学习进度督促;每周发布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数据(视频有效学习时长、在线测试得分等),并通过超星网络平台对没有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发送警示信息;对于及个别多次没有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采取面对面的沟通,确保完课率。

2.2 线下课程的过程化管理

线下课程的过程化管理主要解决线下课程没事做的问题。实践类课程通常采用模块化、案例化、项目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前教师布置实践任务,课中学生完成实践操作或设计,课后教师评阅实践结果。这类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学习好的学生完成速度快,学习差的学生完不成,形成“吃不饱”、“消化不了”的现象[4];二是实践结果评阅工作量大,评阅结果反馈速度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线下教学,我们借助了FCRE平台实现过程化管理,将线下实践教学分成六个模块,每个实践模块包含有50个左右的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各模块分别完成10个以上不同编号的实践项目(多次做同编号的实践项目,只取其中的最高分),实践任务完成越多,实践成绩累计越高(如图1所示)。FCRE能对学生的实践任务进行即时评阅,并返回评判结果,结果中包含得分或失分的考核点及分值,如果是失分,提示失分原因,为学生纠错指明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积极性,同时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评阅工作,教师的工作重心不再是辅导、答疑、纠错,而是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的监控与管理。这种任务驱动与实践成绩量化的策略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吃不饱”、“消化不了”的问题。

3 量化考评机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线上线下学习过程均进行量化考评,期终成绩=线上成绩(20%)+线下成绩(30%)+期末无纸化测试(50%)。其中线上成绩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视频学习(40%)、在线测试(40%)、分组任务(10%)、课堂活动(10%),并对每个考核项目进行量化评价,具体量化标准如表1所示。

线下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任务完成率及准确率,以FCRE平台记录的各项数据为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将实践操作任务分成六个模块:基础理论(以选择题展示,2分/题),文件操作类(10分/题)、邮件与浏览器使用类(10分/题),文字处理类(25分/题),电子表格类(20分/题),演示文稿类(15分/题)。每个模块内含50个左右的实践题目,学生可随机选择题目去完成,FCRE平台对学生提交的每个实践题目进行自动评阅,并以答卷的方式实时给出评阅结果(含得分,出错点),每个实践题目可重复操作,但只取重复提交的最高分计入实践成绩。实践操作模块取10个不同题目的最高分累加(选择题另计),六个模块总成绩为1000分,学生的线下实践成绩得分为:X/1000*100,再乘以30%计入课程最终成绩。下面以某学生的线下实践数据为例介绍其量化过程,如表2所示。

期末测试内容涵盖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所有知识点,在FCRE平台中进行无纸化考评,满分100分,乘以50%计入最终成绩,为了避免线上线下刷高分、期末测试考低分、最终成绩又及格的现象,要求期末无纸化考试的卷面分数必须大于等于60,既强调过程化管理,又体现教学质量监控。

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与线下实践结果均以数字的形式量化,进入学习平台后,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累计成果,还可以查看学习排名,有些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班级排名和全校排名,自觉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入双s平台进行学习,这种全过程的量化与成绩可视化的考评机制很好的解决了学习兴趣的可持续性问题。

4 结束语

我校每年开设本课程的学生人数是4000人左右,线上超星网络平台访问或学习40万次(人均100次),线下FCRE“教学考”平台使用或学习30余万次(人均80次),基于線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环境的构建,基本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并通过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更加精准的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尝试发现,运用双平台实现全过程化管理,有效避免了期末考试突击学习的现象,减少了期末考试带来的压力,通过日常学习过程的“数字化”监管,使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提升得到了强化,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使得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加强,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化与量化考评方法充分发挥了考核评价机制的促进、激励、监督、提效等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国宇.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化考核方式探索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4):132-134

[2] 王杨.基于“雨课堂”项目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与评价[J].职教论坛,2020(2):70-75

[3] 陶星珍,肖明华.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教学设计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7):228-230

[4] 龚轩涛,陈昌平.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公共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1,3(15):91

[5] 韩晓琴.浅析大数据背景下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变革[J].中学生英语,2021(10)

猜你喜欢

量化管理混合式教学
班级管理中的人性化探索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图书馆编目工作量化管理及其他的利与弊
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化管理
科研单位支出预算量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