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卫市沙尘污染天气分型及气象条件特征分析

2022-06-20张泽瑾李晓攀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卫市过境沙尘

张泽瑾,李晓攀,杨 苑,杨 贵

(1.中卫市气象局,宁夏 中卫 755000;2.宁夏气象台,宁夏 银川 750002)

中卫市地处宁夏中西部,当大气不稳定或遭遇大风时极易起沙,造成大范围沙尘天气污染,已然成为社会与政府关注的焦点。PM10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不仅会使能见度变差,更不利于公众的身体健康,对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诸多不利影响。

有研究表明:沙尘天气的首要污染物均是PM10,其变化曲线呈正态分布,春季中度及以上污染日均出现在污染日当日或次日[1],沙尘暴的发生离不开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及沙源影响[2],且多发生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中,并伴随有能量的积聚和释放[3]。

沙尘天气是影响中卫市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故沙尘天气分型与气象条件分析是预测沙尘天气的基础。本文利用2015—2020年中卫市沙尘污染天气过程的高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PM10监测数据,分析沙尘污染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对中卫地区沙尘污染天气的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天气形势展开研究,分析其特征并分型,为中卫市沙尘污染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1 数据资料来源

2015—2020年PM10浓度数据来源于中卫市环境监测站,气象要素数据来源于中卫国家基本观测站,环流特征资料来源于欧洲中心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

本文利用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2015-2020年中卫市沙尘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大气环流与沙尘污染之间的关系,找寻预报关键点。通过对典型环流场及相关物理量的诊断分析,总结出发生沙尘污染时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3]。

2 结果分析

2.1 时空变化特征

从PM10污染年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图1),2016—2018年沙尘天气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2019年沙尘天数最少,其原因之一是气候背景发生了变化。2016/2017、2019/2020年冬季分别为 1961年以来宁夏的第一暖冬和第二暖冬,气温偏高加之降水偏少,若地面有蒙古气旋活动,高空配合有冷空气下滑,遭遇大风时裸露的地面极易起沙。

图1 PM10年变化特征

从月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图2),中卫市一年四季均会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春季(3—5月)发生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 57%,冬季(12—2月)次之,达23%,秋季(9—11月)较少,为 15%,夏季(6—8月)最少,仅占4%。在春季3—5月中,5月年均出现沙尘暴2.6 d,次数最多,3月、4月平均为 1.4 d。这是因为春季冷空气活跃,气温回暖,土壤解冻,地表裸露,多气旋活动,在北方气旋前后部大风的影响下极易形成沙尘天气,造成PM10污染。

图2 PM10月变化特征

从日变化来看,沙尘天气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前后或傍晚前后到夜间。冷锋下午和傍晚过境要比上午过境造成的大风沙尘天气强度强,且影响时间相对长[4],这是因为下午到傍晚近地层增温会破坏大气的稳定层结,上下层空气容易发生湍流交换,加大了天气影响强度。

2.2 环流特征分型

PM10浓度大于150 μg/m3时为轻度以上污染,从6年的资料中,选取PM10质量等级轻度及以上污染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中卫市沙尘污染的环流类型主要有以下3 种:脊前西北气流型、西风气流型、冷槽过境型。从表1 可以看出,沙尘污染发生概率最大的天气类型为脊前西北气流型。

表1 分型结果

2.2.1 脊前西北气流型污染机制 500 hPa 以经向环流为主,中卫市及上游地区为一致的西北气流控制,等高线密集,高空风速大,温度脊明显(图3)。地面上中卫市位于冷高压的前部,受太阳辐射影响,白天地面升温,近地层空气上升引起上下层空气垂直交换,动量下传形成大风,午后风速较大,容易引起浮尘、扬沙天气,造成PM10浓度升高(图4)。

图3 500 hPa 天气形势

图4 地面天气形势

2.2.2 冷槽过境型污染机制 500 hPa 以经向环流为主,蒙古到河西走廊为槽区,蒙古高原南下冷空气使得槽后有较强冷平流,河西到河套为明显的高空锋区(图5)。地面上蒙古低压强烈发展,冷锋过境,冷高压前沿的梯度大风卷起地表沙尘,PM10浓度升高,造成大风沙尘天气(图6)。

图5 500 hPa 天气形势

图6 地面天气形势

2.2.3 西风气流型污染机制 500 hPa 以纬向环流为主,中纬度气流较为平直,中卫市处在西风气流里(图7)。地面表现为均压场,气压变化小,风力弱(图8)。天气形势稳定,不易发生对流,大气水平、垂直运动都较小,一定厚度逆温层的存在使得污染物堆积不易扩散[5],造成PM10浓度超标。

图7 500 hPa 天气形势

图8 地面天气形势

2.3 气象条件分析

2.3.1 气象要素特征 PM10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关系密切,沙尘天气过境时,气象要素变化剧烈。

2.3.1.1 气压。天气过程的强弱与地面气压的大小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冷暖气团的势力强弱[6]。发生沙尘暴天气时,前期气压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沙尘暴来临前,地面受低压控制,过境时气压猛增。

2.3.1.2 温度。冬春季PM10浓度较高,夏季PM10浓度最低。冷空气过境时,PM10浓度增加明显。沙尘暴发生前后地面气温呈现先降后升再下降的态势。

2.3.1.3 相对湿度。PM10浓度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沙尘天气到来前期,空气相对湿度存在一个较明显的下降过程,沙尘暴天气结束后天气相对干冷。春季气温逐步升高,地表迅速加热,蒸发作用加强,空气相对湿度减小,利于起沙。当冷空气过境时,中高纬度有南下干冷空气,相对湿度再次下降[6]。

2.3.1.4 云量。过程前期以晴好天气为主,云系较少,有利于地面升温,沙尘天气出现时,PM10浓度升高,随着冷锋后云系移入,云量增加,削弱了太阳辐射,从而抑制了光化学反应。此外,云中的水汽对颗粒物有着“清除”作用。

2.3.1.5 风向风速。沙尘天气到来前期,风速较小,以偏南风为主;沙尘天气出现时中卫市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持续时间与最大风速之间成正相关,在大风的裹挟下沙尘被输送,风速越大,上游源地的沙尘会被输送的越远,当平均风力达到5 级时,地面扬尘被吹起,使得空气中PM10浓度增加。

2.3.1.6 能见度。过程前期能见度较好,当沙尘天气发生时能见度较差,这是因为白天日照强、地面气温较高,大气层结易不稳定,当锋面过境时风速增大,乱流较强烈,助长了沙尘对能见度的影响,能见度最差,随着系统移出,沙天气结束,能见度转好。

2.3.2 物理量场特征 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是形成沙尘天气必不可少的条件,2019年5月11日夜间,中卫市出现了1 次大风沙尘天气,平均风普遍在5 级以上,阵风 7~9 级,11日 22 时至 12日 05 时大部出现了沙尘暴,最低能见度出现在中宁站,为762 m。选取此次典型沙尘天气过程对其物理量场进行分析。

2.3.2.1 动力条件。沙尘暴作为一种强烈的对流天气,辐合辐散分布显著,用散度和涡度表征沙尘暴天气的辐合辐散,可很好地了解其动力学特征。

从散度分布场可以看出(图9a),沙尘暴天气发生时中卫市形成了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流场形势,抽吸作用明显,有利于对流活动。最大散度负值在850 hPa 附近,散度“0”线在 600 hPa 附近,最大散度正值出现在350 hPa 附近,说明在此高度上气流辐散达到最大,对垂直气流的发生极为有利。

从涡度场分布场可以看出(图9b),过程前一天中高层为正涡度区有气旋式环流,600 hPa 以下为负涡度区;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涡度值随高度变化比较小,700~250 hPa 为负涡度区,有反气旋式环流,极值出现在600 hPa 附近,850 hPa 及其以下为涡度正值区,有气旋性涡柱,利于垂直运动发展。

从水平速度场可以看出(图9c),高空风速先增大后减小,从低层到高层存在垂直风切变,高层西风急流明显,伴有强辐散,动量下传作用使得中低层和地面风速加大,急流使得冷锋和沙尘暴移速较快,加强了中低层的斜压不稳定性,触发地面气旋发展。

从垂直速度场可以看出(图9d),冷锋过境时上升运动明显,冷锋过境后地面受冷高压控制,受下沉气流控制。

图9 动力场分析

2.3.2.2 热力条件。从假相当位温场可以看出(图10a),沙尘天气到来前假相当位温随高度递减,锋区附近水平梯度大,大气表现为热力不稳定状态,会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

从温度湿度场可以看出(图10b),沙尘天气到来前层结上冷下暖,上湿下干,低层温度高、相对湿度小,空气干燥,大气层结不稳定,有热对流发展,高层强烈的冷平流利于大风形成。

图10 热力场分析

2.4 沙源及地形条件

除了动热力条件,沙尘源也是沙尘天气发生必不可少的因子之一。影响中卫市的沙源可分为本地型、外来型和二者结合型,沙源十分充足。宁夏从西面、北面到东面都与沙漠接壤,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当大气层结不稳定或有大风天气时极易起沙[7]。此外,上游新疆到河西走廊一带还分布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强的西北风会携带大量沙尘,经阿拉善高原东移影响中卫市。

而中卫市地处宁夏中西部,西北部紧贴腾格里沙漠,无山脉植被的阻挡,出现偏北大风时,常伴随有沙尘天气,且中卫市位于贺兰山南端口,受南支绕山气流及沙尘暴过山气流的共同影响,对沙尘的发展有放大作用。

3 结论

一是中卫市沙尘污染季节性明显,多发生在冬春季,从日变化来看,沙尘天气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前后或傍晚前后到夜间。

二是中卫市沙尘污染天气环流类型分为脊前西北气流型、冷槽过境型、西风气流型,沙尘污染发生概率最大的天气类型为脊前西北气流型。

三是沙尘天气过境时,气象要素变化剧烈,风力强劲、气压猛增、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气温下降、露点骤减、能见度转差。

四是内外部沙尘源、动力条件、热力作用及本地地形共同造成沙尘天气的产生。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地面蒙古气旋及冷锋强烈发展及锋后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产生辐散大风。

猜你喜欢

中卫市过境沙尘
春风过境,人间温暖(组诗)
2005-2018年中卫市炭疽流行因素分析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发现西夏窖藏铁器
辨云识雨 等
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
“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课题介绍
可怕的沙尘天气
中俄简化过境哈萨克斯坦货物运输通关程序
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