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中部地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评价
2022-06-20陈为
陈 为
(辽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111000)
笔者对辽宁省中部地区的蔬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监测,从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入手,经过系统检测分析,得出检测结果如下:
1 试验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带双检测器(FPDl和FPD2);DIAX900型匀浆机;分别装有DB-1非极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53m×l.5μm)和DB-17中极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53m×1.0μm),配备自动进样器、化学工作站;AO-SYS型12位氮吹仪;飞利浦HR2839型组织捣碎机;漩涡混合器。乙腈、丙酮、氯化钠均为分析纯,丙酮重蒸,试验用水为蒸馏水。
1.2 原料
新鲜上市蔬菜。
2 抽样方法
2.1 抽样地点的选择
随机抽选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被抽样的农贸市场、超市和蔬菜生产地数量要求每次不少于5个,抽样过程中注意所抽样品的代表性,具体监测范围(见表1)。
表1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范围(2010~2012年)
2.2 抽样品种的选择
检测的蔬菜品种为大宗蔬菜,在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生菜、甘蓝、丝瓜、白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菠菜、豆角中选择。如抽样地点没有以上品种,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同时有5个蔬菜品种的,在全年抽样检测中应是相同的。
2.3 抽取样品的时间与数量
根据蔬菜不同品种在其种植区域的成熟期来确定,每年在1月、4月、7月、9月、11月5个月份分别抽样1次,全年抽取5次检测。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抽取样品数分别不少于25个,每次抽取样品总数量不低于100个。
2.4 抽取样品的原则
抽取的样品不以单株(或单个果实)作为检测样品,应能充分代表产品的特征。抽样时避开病虫害、受损或其它非正常植株,抽取的样品应是成熟或即将上市的蔬菜。抽样人员不少于2人并随身携带记录本、抽样单和调查表等。
2.5 样品运输与处理
为减少运送过程中蔬菜质量的变化,样品应在24h内送到检测实验室。按《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GB/T 8855-2008)抽取蔬菜样品,取可食部分,经缩分后,将其切碎,充分混匀放入食品加工器粉碎,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于-20℃~-16℃条件下保存,备用。
3 检测方法
采用《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NY/T761-2008)的色谱分析法,对蔬菜中常见的禁用农药和非禁用农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检测的农药种类包括7种有机磷类农药,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4 评价标准方法
4.1 评价标准
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结果评价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 18406.1-2001),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蔬菜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浓度限值表(单位:mg/kg)
4.2 评价方法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评价方法采用样品检出率、样品超标率。对于禁用农药,一旦检出则判定为超标;非禁用农药则根据表中给出的浓度限值进行判定,检出值小于或等于浓度限值判定为不超标,检出值大于浓度限值判定为超标。
5 抽样检测结果分析
5.1 抽样检测结果总体分析
2010~2012年,分别从辽宁省中部3个蔬菜批发市场、9个农贸市场、7个超市和40个蔬菜生产地共抽取蔬菜样品1872个,涉及种类12种,抽样检测的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2010~2012年辽宁省中部市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总体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2010年辽宁省中部蔬菜农残超标率为6.9%,2011年为5.2%,比2010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2012年蔬菜超标率为3.2%,比2011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辽宁省中部的上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
从农业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来看,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7.9%。与我市2012年的3.2%超标率相比,略高于国家公布数据,说明辽宁省中部上市蔬菜总体质量是安全的,但仍然有待加强。
5.2 不同时间蔬菜农药残留测结果比较
根据抽样检测方法要求,每年1、4、7、9和11月进行5次定点抽样检测。2010~2012年每年5次定点抽样检测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时间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统计表(%)
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2010~2012年,在1~4月监测指标中,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冬春季节辽宁省中部上市蔬菜主要靠外地调入,因此在控制本地蔬菜质量安全的同时,要加强对外地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的监测检查工作。
图1 不同时间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趋势图
4~7月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也相对较高,原因是每年4~7月进入夏季,气温逐渐升高,病虫害发生严重,用药次数相对增多,农药用量相对增加,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率水平较高。7~11月农药残留超标率相对较低,原因是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病虫灾害减轻,打药次数和农药用量相对减少,农药残留超标率降低。
5.3 不同农药种类超标检出结果比较
2010~2012年,辽宁省中部蔬菜中禁用农药和非禁用农药的总检出率统计结果见表5、表6。
表5 2010~2012年辽宁省中部市蔬菜监测禁用农药检出次数统计表
表6 2010~2012年辽宁省中部蔬菜监测非禁用农药检出超标次数统计表
从表5、6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辽宁省中部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非禁用农药,占农药残留超标总数的93%。非禁用农药的使用相对来说是安全的,但是由于农户对农药使用量的不规范和未达到安全间隔期即上市等不合理使用而造成了农药残留超标。
从表5中可以看出,2010~2012年抽样检测中,禁用农药仍有检出,三年来甲拌磷检出4次,氧化乐果检出2次,甲胺磷检出1次。对于此,应该加大对禁用农药的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执法力度,必须严格杜绝禁用农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由表6可以看出,非禁用农药菊酯类农药超标率较高,这表明菊酯类农药在蔬菜种植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5.4 不同抽样地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比较
2010~2012年,不同抽样地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见表7和图2。
表7 不同抽样地点农药残留超标率统计表(%)
图2 不同抽样地点农药残留超标率比较图
从表7和图2可以看出,2010~2012年,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生产基地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下降幅度最大,但仍相对较高。分析原因,由于加强了蔬菜生产基地的规范监测检测管理,农药残留情况基本得到控制,至2012年,超标率仅为0.32%。但对于一些蔬菜种植散户的监管难度较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流入农贸市场,从而造成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较为严重。
3年来,从超市的抽检蔬菜样品农药残留超标率来看,下降幅度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蔬菜销售柜台中名、优、稀、特品种占有一定比例,此外还有一些大型超市为全国连锁规范管理,随着管理的日趋完善,蔬菜农药残留情况也得到改善。
从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农药残留超标情况还有待改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在冬春季节,以调入外地蔬菜为主,由此可见,应当加强对外地蔬菜进入本市的管理和监测。
5.5 不同蔬菜种类农药残留量检测结果比较
按照抽样检测涉及的蔬菜种类,把它们归纳为绿叶类、茄果类、豆类、白菜类、甘蓝类和瓜类,其抽样结果(见表8)。
表8 不同蔬菜种类农药残留超标率统计表(%)
从表8可以看出,2010~2012年,6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综合排序为:豆菜类>茄果类>白菜类>甘蓝类>瓜果类>绿叶类;2010年农药残留超标排序:豆菜类>茄果类>白菜类>甘蓝类>瓜果类>绿叶类;2012年农药残留超标排序:豆菜类>茄果类>白菜类>甘蓝类>瓜果类>绿叶类。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类蔬菜3年内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大体一致,豆菜类、茄果类农药残留超标最为严重;其次为白菜类、甘蓝类、瓜果类;绿叶类蔬菜最轻。分析原因主要是绿叶类蔬菜生长迅速、生长期短、病虫害发生较轻,从而用药次数少,用药量少,相比超标情况不很严重;茄果类、豆菜类和瓜果类生育期和采摘期较长,易染病虫害,用药次数多并且安全间隔期内的用药难以控制。白菜类为最常见的大宗蔬菜,分析其农药残留较为严重的原因主产区为传统生产基地,由于地面长期用药的蓄积及相对落后的管理监测手段导致污染较为严重,此外,种植散户的用药不规范和监测监管不到位导致其农药残留超标。
综上所述,对辽宁省中部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辽宁省中部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有所下降,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主要为非禁用农药,但禁用农药甲胺磷、氧化乐果和甲拌磷在蔬菜生产中仍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