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东村傩戏的文化记忆研究
2022-06-20陈兵李雪明
陈兵 李雪明
[摘 要]具有“中国傩文化村落”之称的陈东村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西郊,在这个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完整保存有明清古建筑群的村落社区,傩文化艺术团常年排演十大傩戏剧目,每逢重大节日都会以傩戏祭祖拜灵。傩文化记忆在陈东村的宗教信仰、节日传统和日常生活中逐渐生成并不断发展,成为陈东村经久不衰、与众不同的奠基性文化。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以“社会—文化”范式探讨陈东村傩文化记忆的生成,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在古老村落现代性流变中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东村傩戏;文化记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技能、传统知识、传统节日礼仪及民俗活动等领域1。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通过唱腔、动作、台词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演出者内心世界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包括说唱、戏剧、歌舞、音乐、传统体育竞技等几大类2。表演艺术可以在婚礼、葬礼、节庆、宗教仪式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展演,其形式“可以是世俗的或神圣的,经典的或流行的”。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积淀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艺术的瑰宝,直接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和审美价值。《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傩戏是多种宗教文化的混合产物,它是汇聚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结晶,面具是它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陈东村是一个以壮族和汉族居民为主体的村落,以其创作的反映稻作文化祭祀的傩舞《大酬雷》而名扬国内外。作为陈东傩戏的第23代传承人,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团长陈亚弟肩负重任,希望能有更多人学习这项传统的民间艺术,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傩戏这一项宝贵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探讨傩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影响,为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村落的未来展望以及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思考借鉴。
一、“社会—文化”范式下傩文化记忆的生成
世居广西的壮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技术的民族之一。农耕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长期依赖于自然的先民征服自然的愿望愈加强烈,但因受制于现实因素,便将这一愿望寄托在宗教仪式上,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稻作傩俗。傩,即祭祀礼仪,是壮族先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祭祀天地诸神的仪式。这一“仪式通过定义超越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目的的视野,指向一个更高级、更普遍的领域,这个领域以象征的形式出现”1,在中国古代,“傩”寄托着稻作民族对祖先神灵的敬仰与崇拜,蕴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逐鬼驱疫、祈福消灾的宗教仪式。
傩戏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时期最为盛行。南宁陈东村的傩戏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间文艺基础,它既具有娱神的祭祀宗教功能,又具有娱人的文艺观赏价值。陈东村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陈裔祠堂、陈氏祠堂、花婆庙等被列入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四邻八乡交往密切,感情深厚,村民信奉师公教,信守乡规民约,长期以来民风淳朴。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创作排演的傩戏剧目常年在重要的节庆时展演,包括《大酬雷》《四值功曹》《隆冬冬》《二十四孝》《杨家将》《八仙贺寿》《桃园结义》《颜曾思孟》《九男进士》等。其中稻作傩舞《大酬雷》1992年在广西国际傩文化研究会上被来自世界各国的傩学者誉为“中国稻作文化图腾的活化石”,2012年纳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酬雷》使得陈东村傩文化享誉国内外,是传统村落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文化基石。
“社会—文化”范式认为,有关文化记忆的研究长期以来呈现多中心、跨学科的特征,而“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路径中有关社会、文化等概念,实际上存在着一个隐而未彰的“社会—文化”研究范式。其中,“社会”意指涂尔干对“神圣社会”的定义,强调社会中规则和结构的制约,而该社会规则或“社会框架”在记忆建构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根据扬·阿斯曼的定义,“文化”意指精神层面稳定性和一致性的一种符号,具有某种内在约束力。以稻米为食的壮族祖先,对丰衣足食的向往受制于当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便寄希望于宗教活动以获得精神层面的慰藉,在这“社会框架”之上,“一种跨越的、结合的、去除短暂性的、且在形式的媒介中得以稳定的知识变得可见”②,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志逐渐形成多样的稻作傩俗仪式,傩俗仪式周而复始,历经时间的洗礼,广西儺文化日渐成型。
“文化”被认为是社会(社区)的特殊生活方式以及编织意义的网络。文化有两项任务:一项是协调性,即通过创造同时性使交际成为可能;另一项是实现持续性,它从共时维度转移到了历时维度。壮族先民在祭拜神灵、祈福解厄、驱鬼逐疫的仪式中实现共时性交流,并通过代际传递使之周期性地发生,傩文化的可持续性得以实现。而“记忆是实现历时性和时间延续的器官。从本质上讲,它有两个不同的功能:储存和重建”③,傩文化就是在这种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维度中不断生成并储存为记忆,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重新建构以焕发新的活力。“回忆中潜藏的力——记忆力,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个方法和暗能量,其背后是社会力”,即“社会规则对人们的约束力”④,傩文化正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下日渐生成,代代相传,并逐步转化为阿斯曼所定义的文化记忆,即“长时段的、人类逐渐积累的固化记忆”⑤。
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展演的傩戏,已逐渐演变成当地村民和附近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传统民间习俗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本课题组在陈东村实地调研采访当天,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的陈亚弟团长正带领团队成员在陈东村新建居民楼前的操场上进行新居入住祈福仪式,祈福仪式开始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当晚11点,艺术团的演员们在认真地化妆、穿戏服、戴头饰、背台词,伴奏乐队在置放锣鼓、二胡、锵锵等乐器。陈团长介绍说,陈东村傩戏是师公戏,属于武教,要奏五乐鼓:一为朝拜乐,感谢共产党领导;二为路乐,感谢各路列祖列宗;三为礼乐,感谢先祖英烈;四为请乐,五为送乐。陈团长是陈东村傩戏第23代传承人,剧本台词口口相传,由他再传授给团员反复演练,伴奏乐队的乐谱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即将入住新楼的村民在楼前欢天喜地地准备着祈福的餐食,剪纸,写对联,人人脸上洋溢着宁静平和的神采。EC425519-08BA-4075-8538-77CAC8D4019D
二、傩文化的多重功能
从远古一路走来的傩文化,也在不同时代展现出不同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祭祀、娱乐、教化。
(一)祭祀功能
记忆的建构性更容易发生在具体记忆层面,比如,属于亲历者的,表现为栩栩如生的记忆,而记忆的抽象性则是符号性的存在,比如,基督徒的宗教信仰,其内核更不易随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傩文化的民俗活动最初源自祈求吉祥、驱逐邪恶的祭祀仪式,通过逗引神灵的表演方式来娱神,从而达到神灵降福人间的目的,这一祭祀仪式是壮族先民信仰神灵的表达,被日后的子子孙孙所继承发展。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传统保留剧目《大酬雷》的前半部分生动地展示了五方雷神掌管人间风雨,给一年到头在田间地头辛苦耕作的先民以风调雨顺的庇佑,展现了祭祀仪式和先民的原始信仰。傩戏的祭祀功能不仅支撑着人们的原始宗教信仰,同时也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促进人们尊重神灵,敬畏自然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不仅如此,傩文化的祭祀功能还融入了节日习俗之中,每逢农历的春节、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陈东村的村民都会以傩戏和傩舞的形式郑重其事地祭祖拜神,祈福还愿等。尽管今天傩戏的祭祀功能和神灵崇拜可能有所减弱,但流传至今的传统依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二)娱乐功能
傩文化民俗活动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祭祀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渐渐融入娱人娱神、人神同娱的娱乐功能。以傩戏或傩舞作为祭祀的表演已逐渐演化成为民间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例如古傩舞《大酬雷》由宗师、五方雷神和日月神共同出演,在表现农耕生活场景的表演中,五方雷神脸上身上画满了绿红白黑黄五种油彩颜色,展现出上山伐木、耕田犁地、播种插秧、耘田收割等生产劳动场景,熟悉的生产生活场景满足了在场观众的审美期待,其娱乐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欢声笑语以及唱和共舞的场面随处可见。观众和表演者都在傩舞表演中获得身份认同和族群认同,这种认同感,使集体中的个体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找到共同的文化空间,找到想象的社群共同体,并依靠这份代代相传而来的集体文化记忆产生力量,由此产生民族文化自信。傩文化的发展不仅继承了原始农耕时期为提高社会生产力而萌生的传统宗教信仰观念,发挥着祭祀的功能,还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逐步发展出娱乐功能,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傩戏保持了其最初的抽象性记忆,祭祀的核心功能不断传承,内核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在具体记忆的建构方面,为了满足当代民众更高层次的需求,则融入了娱乐功能,这也是时至今日傩文化依然焕发着活力的根本原因。
(三)教化功能
作为壮族先民文化雏形的组成部分,傩文化展示了壮族稻作农耕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傩文化传承至今,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还融入了现代价值理念,发挥出社会教化功能。南宁西乡塘区传统节日丰富,月月有节,如正月十二“吃粽节”,二月二“花炮节”,三月二十九“双忠节”,四月八“敬牛节”等,每逢节日,就必有傩俗活动的举行,这些民俗活动反映了稻作民族最质朴的自然观、生态观,通过民俗活动来规范健全人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品质。例如傩戏《隆咚咚》展示了稻作民族祭祀、劳作、敬牛、报龙母恩的习俗,颂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彰显了稻作民族与人为善、与人相亲、以诚相待、助人为乐、感恩包容的精神品格。傩文化弘扬感恩和向善的传统伦理和礼俗,具有当代教育意义。
“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活动。例如西乡塘区文体局把傩戏引入南宁市新阳路小学、南宁市壮志路小学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傩文化的保护传承,也有助于小学生树立尊老爱幼、感恩向善的正确价值观。生活的文化空间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多重时代印记,通过“非遗”把前辈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并使年轻一代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一环。随着“非遗”内容不断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必将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也会为传承人队伍的发展壮大储蓄后备力量。
三、傩文化神圣性与世俗性——节日与日常
“所谓神圣化的原理就是规则中的规则,它是‘标尺这个概念最原始的抽象意义得到强化的结果。神圣化的原理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无限约束力,从而达到一致性。”1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群体所尊重的规范性和定型性的价值,它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借助仪式来赢得一致性和连续性,参与到神圣和永恒的宇宙生活当中”②,这种文化才具有神圣性,从而形成某种文化记忆,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永续存在。
文化回忆中具有某种神圣的因素,文化现时化往往都带有节日的性质,节日的作用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对奠基式的过去进行现时化,回忆着的群体通过忆起过去,巩固了其认同,這种认同是某种庄严隆重的、超出日常的东西,即神圣性。傩文化中的祈福、还愿、祭祀等仪式,在各类节庆活动中周期性地进行,民众崇拜自然神灵,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念日益巩固、不断强化,傩文化在对过去的回忆仪式中神圣化。神圣性,不仅在于某些超越日常的东西经典化,还在于神圣性的规则蔓延到生活各处,形成世俗性。“节日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晦暗的存在重新照亮,神亲自将因忽略和遗忘而变得自然平淡的秩序重新擦亮。当节日把时间的河流加以结构化和节奏化之后,它就创立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时间秩序,日常生活在这种秩序中才找到自己的位置,文化记忆显示了日常生活世界中被忽略的维度和其他潜在可能性,从而对日常世界进行了拓展或者补充,并由此补救了日常中遭遇的‘删减。”③
在陈东村,傩文化传承保护情况良好。每逢农历正月至二月初二的“春傩”日,村民都沿袭古训,举办系列的祭神求雨活动,虔诚地向东南西北中五位雷神求风求雨以保佑他们一年农作顺利,收成满满。陈东村农历三月初二至初六也举办民俗祭祀活动,一直保持着比较原始、古朴、完整的傩文化。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在节日中形成象征意义,影响着村民的价值观念,还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课题组第二次到陈东村实地调研时,碰上一位长者的诞辰,村民在陈氏老宅设宴,叠元宝祭拜先祖,共同庆祝长者的诞辰,还盛情地邀请课题组成员留下来一同用餐。节庆仪式活动延伸至日常生活之中,村民之间亲近有爱,邻里和睦,远亲不如近邻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座居于城市之中的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依然保持着古朴纯粹本色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实在难能可贵,这也恰恰是稻作傩俗的节日与现实生活相互交织的结果。文化记忆的神圣性与世俗性并非相互割裂,神圣性规约着世俗性,即节日指导着日常,节日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作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为日常生活指引方向。EC425519-08BA-4075-8538-77CAC8D4019D
四、傩文化记忆与陈东村凝聚性结构
稻作傩俗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内涵反映出稻作民族的价值理念,“人只有在文化和社会的框架中才可存在,认同在这一基础上产生”④。目前陈东村拥有陈裔宗祠、陈氏老宅、花婆庙等五个市级文物保护点,完好地保留了明清傳统特色的房屋建筑以及古老的传统习俗。作为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的诞生地,陈东村傩文化历史悠久,傩文化习俗影响深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陈东村村民的认同感。“每种文化都会形成一种‘凝聚性结构,文化记忆对认同的缔造及其效果都指它,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层面上:社会层面和时间层面。”⑤扬·阿斯曼认为:“从社会层面来看,凝聚性结构可以把人和他身边的人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象征意义体系,从而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并且为他们指明了方向。”1陈东村每个个体通过傩俗活动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个有着共同文化记忆和未来期待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与人形成情感的链接,产生共同的身份认同,获得归属感。陈东村的村民过去铭刻于心的文化记忆不断被忆起,并通过定型性的仪式、舞蹈等在当下发挥着现实作用,从而指引着未来。在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基石之上,陈东村的每个村民成为“我们”,凝聚性结构在陈东村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这正是文化记忆本身所具有的内聚力。
为了更好地保留陈东村的文物点以及傩文化记忆,陈东村正在全力创建“历史文化名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进行城中村改造,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同时不忘保持傩文化的艺术本色,通过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的培养,巩固壮大傩戏传承人队伍,尽力保护好村内的明清建筑;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文化馆,建好傩文化传承场所和民俗文化空间。为响应《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形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要求,西乡塘城区正在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傩文化的底蕴深植于这片土地,全力将西乡塘城区打造成“中国傩文化之乡”。
结语
以表演为特征的傩戏,无论是舞蹈还是说唱形式,都生动地再现了各种民俗事象和地域文化。作为民间草根文化的代表,原为镇妖驱邪、祈求平安幸福的傩戏,逐渐融进许多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由此丰富了这份宝贵的民间文化形式,如今更是增添了许多与时俱进的社会和审美内容,成为驱鬼娱神、娱人化人的世俗艺术表现形式,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来自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和保护。
记忆贯穿每个人的过去,是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链接,而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正是建立在文化记忆的基础之上。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陈东村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依然保持着清醒的“自我定位”,将传统傩文化的底色融于现代化的涂层之中,不仅很好地保护了这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形成了陈东村坚实的凝聚性结构,这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村落当下发展和未来之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以及与传承地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保持本色,增添活力,向阳生长。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陈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的文化记忆及其价值的现代转型和重构,在讲好广西故事的大背景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文明互鉴交流领域,向世界推广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的文化和价值,对于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EC425519-08BA-4075-8538-77CAC8D4019D